文/李栗山
渌口接龙桥在渌江北岸、渌滨东路的一总、二总连接处,现在已经成为渌口镇有着一定历史底蕴的老地名,附近还有接龙桥码头,也因接龙桥而得名。但我问人们见过接龙桥没有时,多是摇头不知。我访到嫁来此地已70余年的老娭毑,她说接龙桥在路下的江岸边。那是去年的秋天,阳光和煦,凉风清爽,我顺着老娭毑指的方向,从接龙桥下到渌江边,向西行几十米,就见到江岸边有一堵石墙护坡,全由长形条石垒砌而成,中间有一部分呈拱形凹陷进去,看上去就像一座石拱桥。凹陷进去的一面墙体,上面弧形部分似是由三合土筑成,下面方形部分仍由长形条石垒砌,一端还留有石孔。石拱上部嵌一块横石,上刻“接龍礄”三个端庄的楷书大字。横石之上是路面,临江一侧有花岗岩栏杆。石拱底部向渌江而下约40度角铺有水泥凹槽。我远远地向老娭毑指手示意,问这就是接龙桥吗?老娭毑点头称是。
看过接龙桥,起初我并不在意,倒是觉得那石刻上的字写得真好,又左右打听,有人说那是大清三杰之一彭玉麟写的,原来接龙桥旁立有石碑以纪之,后来石碑不知下落,这事也就说不清了。彭玉麟当年曾为空灵寺赠梅花图,并题诗 “神工劈出空灵岸,稳坐菩提自在身。写树梅花作清供,琼瑶一色静无尘。”后人将此梅花图刻石藏于空灵寺。因此,说彭玉麟为接龙桥题名,倒也有几分可信度。
一年后,我却对接龙桥生出些疑惑来,于是也有了考证的兴趣。渌口民间有顺口溜“无水一座桥——接龙桥”,但我以为,接龙桥似桥非桥,只是一个地名。
渌口接龙桥之名,清同治和民国《醴陵县志》都作“接龍橋”;实地查看石碑上桥名题字,作“接龍礄”。《说文解字》:“橋,水梁也。”《说文解字注》:“橋,水梁也。水梁者,水中之梁也。梁者,宫室所以关举南北者也。然其字本从水。則橋梁其本义而栋梁其假借也。”从这个解释可见,古时之桥,一定是“水梁”,是建在江河、溪流、沟渠、塘坝等水上的。民国《醴陵县志》录桥647座(含铁路桥1,浮桥3),其它都是“水梁”,都注明了所经之河流,但唯有渌口接龙桥未标注所经之河流。从实地来看,接龙桥为白螺山渌滨东路下凹陷的石拱,依附于山体之上,自然不可能有河流穿山过石拱而来,所以接龙桥当然也就没有所经河流了。既然不是“水梁”,那么接龙桥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橋”。
有人说,桥的材料各不相同,木料建桥为“橋”,石料建桥为“礄”,这个说法也是错误的。虽然古代桥梁确实都是先从木料开始的,“独木者曰杠,骈木者曰桥”,但发展到用石料建桥后,一样称“橋”。古代各种石桥,在典籍记载中,在题字碑刻中,都作“橋”,暂无发现作“礄”的先例。“礄”在《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中都没有记载,可见是后来新造之字,且仅作地名用,如湖北武汉有硚口区,四川有硚头,再无其他义项。接龙桥的正式桥名就刻在石碑之上,作“接龍礄”,清同治《醴陵县志》:“接龙桥,治北九十里,渌口新增。”接龙桥为“新增”,“礄”字为新造,两者时间都在清康熙之后到同治之间,这也印证了接龙桥题字作“礄”而非“橋”,是因为它本就不是桥,仅为地名而已。
接龙桥虽然不是桥,但却有建筑实体,且似桥。株洲县政协文史委编《渌湘寻古》载:“接龙桥跨渌江北岸圹山水,为石梁桥,长18米,宽2米。”这个大小实际上就是条石垒砌的斜坡墙体上的凹陷部分。《说文解字》“圹,堑穴也。”据接龙桥居委会当地老人说,接龙桥所在之处原来是凹陷的大坑,东头为一总,西头为二总,因“堑穴”所在,渌口一总、二总原来并未连接。后人依白螺山坡面垒砌条石,将一总、二总连接起来,修成了一条麻石路,路下石墙处留有凹面,砌成石拱桥状,是为“接龍礄”。接龙者,接拢也,接龙桥连通了渌口一总、二总,打通了渌口八总的工商贸易,其作用是至为重要的。民国《醴陵县志》:“接龙桥,在(醴陵县)治北渌口镇一总,距城九十里,桥长三十丈(约90米),宽六尺(约2米)。”这里记载的其实是条石垒砌成路面的整体长宽,它虽与《渌湘寻古》的记载有出入,但后者是指凹形石拱的长宽,二者并不矛盾。如果接龙桥是石拱“桥”,恐怕也难得有这样长的单拱跨度。要知道,赵州桥全长才50.83米,主孔净跨度才37.02米呢!民国《醴陵县志》在接龙桥备注中说“入渌水”,既无河流,那是什么入渌水呢?我记得所见凹形石拱下石条之间留有孔隙,向渌江又铺建水槽,应为排水之用。白螺山上有雨水流下,一总、二总原来周边商铺有生活用水,应该就是这些积水从此地下排水体系排出的。
关于接龙桥的建造时间,《渌湘寻古》说“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78年)”,民国《醴陵县志》载“清光绪十年(1884)重修”,而清同治九年(1870)刊《醴陵县志》即载有渌口接龙桥。由此可见,此桥建造时间应不早于清康熙年间(“礄”字《康熙字典》未予收录即为佐证),不晚于清同治九年(1870),《渌湘寻古》所言建桥时间据今人撰《株洲县交通志》,其可信度不大(清光绪十六年为1890年,不是1878年)。网上有人说,据渌口易佳临老人著《古镇千秋》所载,接龙桥兴建于明朝,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此说更不可信,殊不知从明朝建立到现在也才648年,又何来的“一千多年”呢?
(责任编辑:黄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