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九湘
株洲是解放后发展起来一座城市,其电影放映厂矿俱乐部放映的比重较大。1950年,株洲铁路工厂首开株洲单位放映先河。1979年底,株洲的厂矿放映单位已发展到101个,平均每4个厂矿就有一个,在全市的电影发行收入中,厂矿占了51.6%。
1951年6月,株洲建市时尚无正规影院。市政府成立后,于1952年集资建成人民剧院(66年改为人民电影院),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有厅座702个,楼座245个。这是株洲市第一家电影院,它放映了第一部电影——苏联战斗片《沙漠苦战记》。此外,人民剧院还设立了第一家院外售票厅;成立了第一家放映技术培训基地;第一家利用防空洞冷气进行剧院降温;创办了第一家观众托儿间;发行了第一份电影月刊《人民影讯》等。
1962年1月,株洲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即电影公司)成立时,全市仅27个放映单位,包括1958年先后兴建的株洲电影院、株洲影剧院(原红星剧院)和工人文化宫影剧院。1957年为隆重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省文化局、省中苏友好协会在株洲首次举办了“苏联电影周”,放映了《革命的前奏》《青年近卫军》《水银湖上的魔影》《美丽的一天》等四部电影。当时的票价:故事片2角,包场1角8分,学生1角;纪录片1角5分,包场1角2分。
株洲所属几个县区的电影起步较早。1950年10月,醴陵市(县)就将原“民乐戏院”改建成人民电影院,并于1955年建成第一个电影队。株洲县渌江影剧院于1972年落成开业,到1978年末放映单位已发展到88个。民国15年,攸县福音堂的外籍牧师用无声电影传播圣经,为境内电影放映之始。1966年初,攸县电影事业已发展到1站(电影管理站)1院(电影院)、7个国办电影队和20个厂矿放映单位。1959年茶陵县政府拔款兴建了第一家35毫米电影院,有座位1150个;60-70年代国办电影院已增至6个。炎陵县(酃县)于1964年9月建成电影院,有座位858个,配备54-35型提包机;同时,炎陵作为全省发展8.75毫米社办电影队试点县之一,已成立第一批10个社办队。郊区素有“新城项链”之称,1970年12月,市郊建成第一个16毫米放映队。
1965年前的电影,可被看作闪光的“片头”。“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影厂“断奶”,片源匮乏,株洲电影也受到冲击。那时,由于大批的影片遭禁,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电影院也只能放映一些应时的新闻纪录片和《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以及《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等老片子,境内出现放映史上空前的单调和萧条。
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株洲电影呈兴旺景象。一是市电影公司着手抓放映员培训。1971年11月下旬举办了第一期放映员培训班,20人参加,历时2个月。之后,放映员从60年代的不足200人发展到2970多人,增长了14.8倍。1972年3月,根据省公司革委会的安排,市公司对纪录片《收租院》进行了删剪修改,这是我市第一部按通知进行删剪修改台词的影片。
二是观影人数、票房收入大幅上升。1973年度全市共放电影13850场,观众1259.01万人次,发行收入完成30.87万元。1978年放电影30636场,观众2498.95万人次,发行收入107.22万元,首破百万大关。1988年2月16日晚,举办了株洲首届“迎新春除夕通宵电影晚会”。参映单位有株洲电影院、人民电影院、株洲影剧院和红旗路影剧院四家,放映了《霹雳舞》《黄河大侠》《逃港者》三部影片。观众14000余人,发行收入一晚高达4887.92元,平均票价6角5分。
三是市区又陆续兴建了天桥影剧院(原清水塘影剧院)和红旗路影剧院,形成了以专业影院为骨干、厂矿俱乐部为主体的电影放映网络。1989年底,全市拥有城乡各类放映单位921个,其中35毫米的69个,16毫米的410个,8.75毫米的442个(89年后逐步淘汰);放映总收入728.34万元,发行收入356万元,名列全省第一。醴陵的个体电影队从1982年至1985年共发展207个。攸县到1989年已有8座电影院。茶陵在1988年7月,首座个体户电影院开业,至1988年底,已拥有固定售票放映点18个,其中农户办的3个。炎陵于1979年1月在水口镇率先建起了全县第一座35毫米国办集镇电影院;1989年全县已有电影单位40个,放映设备45台,从业人员60人。郊区到1989年已有放映单位17个,设备21台,人员26人。与此同时,农村电影网也有了较大发展。1977年实现了社社有电影队,到1984年底,全市农村每2.3个村,平均2700人就有一个放映队,放映点平均放映79场,为全省之冠。
四是这一时期由于《燎原》《怒潮》《雷锋之歌》《吉鸿昌》等50多部影片“解放”上映,加上引进了100多部欧美影片,观众耳目一新,上座率激增。1979年城区放电影40756场,为1965年的5.5倍,观众上座率82%,净增4.7倍,发行收入152万元,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尤其是1982年5月底放映的《少林寺》,观众高达56.15万人次,相当城市人口37.17万总数的1.51倍,是株洲电影放映史上观众人次最高的一部影片。
五是改革开放以后,针对电视机进入家庭、看电影的人数减少的情况,电影公司转变经营模式,率先对俱乐部试行责任承包制。1984年市公司与51个工矿放映单位签订了经营承包合同,承包金额46.6万元,实际完成57.7万元,超计划23.4%。同年,发行收入比1982年增长49%。
六是大片效应立竿见影。1994年,株洲引进第一部美国大片《亡命天涯》,好评如潮,观众激增。1998年4月,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株洲放映14天306场,观众11.31万人次,总收入147万元,创历史单片之最。2000年9月上映的国产反腐大片《生死抉择》,又创株洲电影史上放映场次、观众人次和放映收入的最高纪录。
七是电影单位创先争优。上世纪80年代,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最早购置宽银幕镜头、立体镜头和金属屏幕。株洲电影院投资35.66万元,改造影厅和更新设备,成为全市第一家立体声和放映收入突破100万元(100.3万元)的甲级电影院。株洲电力机车厂俱乐部与天桥影剧院先后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授予“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先进集体”称号。1992年5月,中宣部和国家广电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建党70周年献礼片展映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市电影公司和攸县电影公司被评为“优胜集体”,罗九湘被评为“优胜个人”。红旗电影院和株洲影剧院,从1994年起连续4年被省文化厅评为全省“十佳”电影院。醴陵市公司、攸县公司和炎陵湘山电影院,分别于1982、1989年荣获全省电影系统先进集体。
八是电影宣传多姿多彩。1979年,市公司建立了1716个影片的宣传资料档案,把影片分成八大类;全年编印《株洲影讯》(1976年元月26日创刊)24期,印发77100份,印发电影歌曲16500份,其它电影资料62610份。市公司及影院除了通过长期的海报宣传招徕观众外,还适时举办一些宣传活动。此外,电视、报纸、广播也展现了媒体的独特功能,为电影宣传推波助澜。从80年代起,株洲还活跃着陈海沙、龙普成、黎福清、贺为民、马小锋、罗九湘等一批影评人士,他们写的影评文章常见于各类报刊。一些放映单位与社会团体还成立了影评小组,开辟了影评专栏,像工人文化宫、株洲影剧院、株洲电影院以及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等等,他们的宣传为电影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株洲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为适应业务管理的延伸与开拓,公司下设发行、技术、宣传、财务、片库和办公室等职能部门,管理员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38人。1990年,公司有库存35毫米影片680多部,16毫米影片4830多部(含县);固定资产从开始的几百元增加到100多万元,28年累计上交发行收入2421万元。1992年9月8日,市文化局决定将红旗路影剧院划归市公司经营管理。市公司经理分别由楚仕富(1962年)、言清华(63)、冯早春(84)、王振海(89)、胡尚能(97)等同志担任。他们与全体员工一道披荆斩棘,为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世纪后,株洲电影在改革中前进。首先是电影部门的变更。2005年8月,由电影公司、株洲影剧院、人民电影院、天桥影剧院整合资产,组建了株洲汇文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1月,通过转企改革又改名为株洲市电影放映戏剧演出中心(即影剧中心)。同年11月,市文广新局成立了负责电影相关职能管理的电影管理办公室。
其次,商业电影进入市场。“千金影城”,是2001年市文化局与株洲千金药业公司共同组建的。通过“改制”与“改造”,它拥有现代电影厅7个,可同时放映宽银幕、遮幅幕、普通银幕等多制式立体声电影、3D立体电影、高清晰数字电影。2003年开始营业,头一年电影票房收入就达292万元,为“双改”前的4.2倍,创历史新高。2007年,“千金影城”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国家五星级电影院,湖南仅此一家,被誉为“千金模式”。随着数家院线落户株洲,“千金影城”“万达影城”“中影影城”等10余家影院的 “中国巨幕”(14.5m×24.5m)闪现株洲,数字化放映、星级式服务加上院线制下片源的多元化等一系列改革启动。2014年,影剧中心精心打造了广场文化休闲项目——株洲汽车影城,占地近万平方米,采用目前国内首创的活动式收放巨幕,全钢铸造的近200平方米(8m×24m)户外高亮大屏,可同时容纳60余台车辆观影。2015年,该项目全年收入263537元。到年底,全市(县)数字商业影院已经实现全覆盖。
第三,公益电影增多,社会影响扩大。从2014年开始,市文广新局积极组织开展“公益电影社区行”“全民电影、影动株洲”等一系列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使城镇低收入群众享受到了电影公共服务,也让更多的人喜欢上电影。目前全市共有固定放映点20个。
第四,2015年中国电影110周年之际,全市电影票房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看电影,聊电影,守侯新片,蹲点首映,业已成为当今市民不可或缺的休闲活动。
电影常青,株洲不老。株洲电影从上世纪50年代起始,致力于开拓和进取,在繁荣与创新中,彰显出她独特的个性与魅力。 (责任编辑:黄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