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雪开
作家曹兄,写了一部长篇小说《仙庾岭》。仙庾岭作为湘东名胜之一,我考察观光过几次,近在咫尺,当然熟识。曹作家把她写进小说了,觉得新鲜!
然而,曹兄几次打电话约我帮他看看手稿或清样,我只好直说:一是我是写散文的,也写过这方面的评论,但近几年,沒有读过长篇小说,中篇都很少看,更遑论发表看法;二是我近十几年研究湖湘地名,而《湖湘地名纪事》第1~第4卷正在写作修改中,时间分配不过来。但我答应在开座谈会时发个言,以不枉费曹兄一片苦心。说实在话,曹兄在株洲作家群中,无论其人品其创作实力,是屈指可数的,有“作家雷锋”之称,在省内评论界有较大影响。写了一辈子了,著作等身,不容易!
读了《仙庾岭》(以下简称《仙》),有如下三点感受:
其一,作品结构独特。一是作品用人文地理“仙庾岭”(亦名婆仙岭)地名,充分发掘名山“仙”的元素,并以游客熟知的13个人文地理小地名,作为人物话动的舞台,将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场景冲突,布局在极有地方特色的人文地理环境中,如我陋见,这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实属少见。其具有结构方面的独创性,值得肯定。二是框架结构也有特色。仙庾岭是一座纵横几十里, 历史上誉为浏(阳)、醴(陵)、湘(潭)、善(长沙县)的“四邑名山”。显然,故事情节安排在没有政治、军事背影的名山中,遍地开花,是不妥当的。作者独辟溪径,釆用珍珠贯线的并联式小说结构,作为人物活动的舞台。在这种结构中,又根据单个人物生活逻辑和性格逻辑, 使人物形象得以充分展开。整个结构主次分明,层级清晰。人物活动舞台虽小,但读来不局促,不迂缓。一滴水亦可映射太阳的光辉,实属难得。
其二,成功地塑造了人物性格。一是作者长期生活、沉浸在基层小人物之中,接触过现实生活的各种人物,很可能对同一类型的人物性格进行过研究。加上曹兄知识丰富,阅历广泛,对佛、道知识的积累,更使他在人物塑造中如鱼得水,真正做到写佛如佛,写道如道,写主为主,写客为客。在阅读中,总有一些人物形象刻在心底,挥之不去。如《仙》作中的李慈惠、小兰、小红、石嫂子、柴秀、胡才、张三花旦、石砌匠等,尤其是小兰、小红、石嫂子、柴秀等年轻女性形象,更是令读者过目不忘。二是地名景物,为人物塑造推波助澜。作家在《仙》作中,有意安排一些如文昌阁、小戏台、天圣泉、木鱼岭、莱小墓、东山坡、望月亭、鸳鸯树、慈善堂、蝶屏梦、桃花雨,作为人物活动的场景。据我所知,这些地名或地片名至今仍在流传,读者觉得新鲜亲切 。作者恰到好处地利用其中的如佛教、仙道、故土、技艺、流寓等人文元素,让人物在本地的生活土壤中活起来,性格逐步丰满起来。这一方面体现了作者较深的写作功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作者对地方历史文化人文关怀,以及对生活于斯的山水情结的眷恋。
其三,小说的语言亦具地方特色。一是讲究用词遣句。我的原工作单位就在荷塘区。荷塘区本地人,说话语速急促峻急,声调顿挫激扬,口语多用短句子。或受其影响,作家在《仙》作中,很讲究句式的精短、准确,常省略谓语、虚词,甚至少用形容词,而在具体描写中又多写实之法,多用暖语软语,使读者暖意盈胸,可谓深得用字之秒,具有唐宋笔记小说之遗风。二是句式之间,松紧有度,各样短句交替组合,环环相扣,不雍不塞,读起来有一种畅快的感觉。在刻画人物性格的语句中,讲究精准达意。尤其在人物行为活动的描写中,更是心细如丝,遣词用句,恰到好处。三是作家在描绘风物、塑造人物时,讲究“在场性”。有什么景致,就写什么景;见什么人物,就说什么人话,充分体现“原生态”。如在《仙》作第1章第四节中,浅蓝色罗裙美女——小兰,在黑暗中发现草房中被瘟病夺去生命的“一双脚冰凉冰凉的”的人时,师傅和另一女徒要小兰快讲摸进草房情景,其时小兰“喘着粗气,老半天都说不出话来。她用一只手压着自己起伏的胸脯,一只手扶住门前的一棵小树,只觉得脑袋里一阵发麻,两条腿也一阵发酸变软,快站不稳了。”小兰的恐惧心态,到此毕现无余。只有对人物心理熟烂于心,才有此等刻画。
《仙庾岭》长篇小说,其故事情节,围绕唐代仙庾岭发生瘟疫而展开。各类人物为此纷纷登场亮相,人与人、人与疫、人与事、人与景、人与物,交结一块,为了救治病人,各呈其姿,体现了苦境中的人间大爱。小说是一部表现大难时有大德大爱的成功之作,也是对当下一些作品脱离社会生活“自我玩赏”“零度抒写”的反叛,具有较强的现实警示意义。
当然,《仙》作由于对唐代乡里制度了解研究不够,在“仙庾岭”发生大瘟疫的救治活动中,见不到地方政府或乡里主政人物出现,是不符合唐代乡村治政和里正人物职责要求的。或许作家在有意回避,但这种回避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另外,唐代开放,风气领先,女性多以胖为美,这在《旧唐书》《新唐书》《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残片、唐诗、唐代小说、阎立本的仕女图以及唐代其他文献资料中,多有所见。然而,《仙》作中多是“窈窕淑女”,婀娜多姿,这似乎有违唐代女性的审美观,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人物表现力。我希望《仙》作再版时加以修改,使她更亮丽动人,更好地活在读者的心中。
(责任编辑:黄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