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文化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启示
张雄飞
2007年底,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探索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道路。湖北省的随州市和湖南省的株洲市分别是炎帝的出生地和长眠之地,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则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初创中华文明的重要活动区域。两地同时被定为“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意义十分特殊。建设“两型社会”,虽无既定的模式可依循,但从浩瀚的中华文明史中,可寻找和总结出诸多有益的指导思想。譬如,炎帝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所蕴含的民生思想、生态意识、资源观念、创新精神,对指导“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炎帝文化蕴含着“民生为先”的民本至上思想,是“两型社会”建设应继承的民生思想
上古时期,生产力极欠发达,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低下,民生问题突出。炎帝不畏艰难,发明创造,初步解决了先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问题,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治麻为布,制作衣裳,解决了“衣”的问题。炎帝时代初期,“衣皮毛”。炎帝神农氏“治其丝麻为之布帛”(《皇王大纪》卷一载),“公耕而食,妇织而衣”(《商君书·画策》),治麻为布,制作衣裳,使百姓衣着趋于文明,抵御风寒的能力增强。
二是刀耕火种,荤腥熟食,解决了“食”的问题。“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逸周书》)。“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韩非子·五蠹》),炎帝“钻燧生火,以熟荤腥,民食之,无滋胃之病,而天下化之”(《淮南子·齐俗训》)。粟谷栽培成功,结实率高,耐旱,为先民解决了吃饭问题。钻燧生火,以熟荤腥,食而健康营养。
三是建屋造房,台榭而居,解决了“居”的问题。面对经常流徙不定,“穴居而野处”(《易·系辞》),或沿水源而居,炎帝“为台榭而居”,“相土停居,令人知所趋避”(《路史》),率部众建屋造房,台榭而居,基本居有定所,不再受一般性自然灾害的困扰。
四是遍尝百草,发明医药,解决了“医”的问题。炎帝“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淮南子·修务训》),“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帝王世纪》),以“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畏恶,恶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路史》)。先民在采集野果和猎禽兽时常常得病有了医药。也为后世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是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发明弓箭,解决了“侵”的问题。《吴越春秋》载:“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役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歌曰‘继竹、续竹、飞土、逐突’之谓也,于是神农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力,以威四方”。剡矢御侵凌,有效地打击了外来部族的侵犯,保卫了先民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六是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发明音乐,解决了“礼”的问题。“琴,神农造也。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昔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于是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神农氏为琴七弦,足以通万物而考理乱也”(《新论·琴道篇》),“神农乐名《扶持》,亦曰《下谋》”(《通典·乐》),音乐的发明,陶冶性情,教化百姓,祭祀天地,衍生礼仪。
上述大量典籍记载证明,在原始社会极其艰苦的环境中,炎帝作为部落领袖,有强烈的民本思想,将民生作为先行任务解决,“忧民之利,除民之害”,使民生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
“两型社会”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具体举措,继承炎帝民生思想,将民生民本为先意识贯穿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只有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才能建好民生工程,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让“两型社会”的建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惠及子孙后代。
二、炎帝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平衡意识,是“两型社会”建设应树立的生态意识
“天人合一”是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事相通、相类或统一。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并存、协调发展,体现着和谐自然的生态平衡意识。炎帝虽没有提出“天人合一”,但他的发明创造中却包含了此命题,展现了朴素的生态平衡意识。
首先,炎帝注意保持食物链的平衡。炎帝之前,“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神农以为人民众多,禽兽难以久养,乃求可食之物”,“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管子》),“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管子·轻重戊》),“财用足而力作者,神农也”(《韩非子》),炎帝驯化谷物,成功推广谷物种植,九州之民有了稳定的食物源,温饱问题获得缓解,自然生态基本保持平衡。
其次,炎帝注意饮食环保。“神农后稷,藏种之方,煮马屎以汁渍种者,令禾不虫。”(《论衡·商虫篇》),食物天然环保营养可靠。
其三,炎帝注意总结生态自然规律。炎帝发明“立历日” (《竹书纪年》),利于播种、收获、储藏和先民生活。《路史·禅通纪·炎帝纪》载:“三朝具于摄提,七嚁起于天关。所谓太初历也。”炎帝发明太初历,遵循生态自然规律发展农业,为农耕时代的开创提供了条件。
炎帝“天人合一”的生态平衡意识,朴素地表明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是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一重要源头。
建设“两型社会”,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解决破坏环境,影响生态平衡的问题,防止生态恶化,修复生态失衡链,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因此,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牢固树立“天人合一”的生态平衡意识,有极强的时代意义和针对性。
三、炎帝文化蕴含着“尽物之性”的资源利用观念,是“两型社会”建设应倡行的资源观念
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也可以从炎帝的创造发明中找到答案。炎帝通过发明创造,“尽物之性”,使物得以实现其价值,物尽其用,物有所值。
第一,炎帝发明了耒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用易·系辞下》),发明了耕种工具。使土地得到深翻,有利于增加产量。运用生产工具,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劳动对象,能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从而实现人类的种种需求乃至梦想。
第二,炎帝“治斤斧”。 斤斧的制作发明,提高了劳动效力,降低了劳动程度。
第三,炎帝“耕而作陶”。陶器的出现,大大便于谷物的炊煮,食物的运输、贮存;用陶器储存谷、水和液态食物,还有效防止储存过程中的损耗、污染和霉变。
第四,炎帝首创“日中为市”。“众金币、通有亡,列裹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路史》),使资源得以交换整合,减少重复劳作和资源浪费。肇始于炎帝时代的交易,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地区部落的融合交流。
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大量事实和数据证明,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大规模消耗导致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能源危机、水资源短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迫在眉睫,是现实之需。因此,大力倡行物尽其性的资源利用观念,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四、炎帝文化蕴含着开拓创新精神,是“两型社会”建设应发扬的宝贵精神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天地之道,不在创新中更生,便在因循中死亡。炎帝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创造了耒耜、弓箭、音乐、商贸、医药、陶器、斤斧等许多东西;发明种植,开启了农耕文明,做出了彪炳千秋的功德勋业,引领了华夏文明的发展方向,其精神逐步衍生成了感召天下的开拓创新的精神。
“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国家赋予了先行先试的权利。先行需要开拓,先试需要创新。开拓创新,即打破常规谋发展。既致力于发展理念创新,改变传统粗放式、环境污染的发展观念,培育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两型发展新理念;又致力于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行政体制改革的新进展、土地制度改革新突破、环境体制改革的新进步,适应“两型社会”发展要求;致力于科技创新,突出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对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责任编辑:刘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