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溯源沿革 >> 茶陵晓塘越楚古城(一) >> 阅读

茶陵晓塘越楚古城(一)

2018-12-27 17:31:55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291

文/段立新 

  晓塘越楚古城修建于战国中晚期,是茶陵历史上七座古城中修筑时间最早的一座,也是株洲市乃至湖南省境内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楚国战国古城。现将它的基本情况简介如下,以期方家指教。
  一、居民眼中及族谱记载中的古城围
  在被考古工作者发现并正式命名之前,当地人把晓塘越楚古城叫做“古城围”,或者“晓槎古城围”。
  古城围之所以叫古城围,是因为这里有一座夯筑古城。它位于秩堂镇晓塘村小槎片瓦子邱、大屋场两个自然村落后面的小山上,在当地人口耳相传中,这座小山叫“后背坳上”。后背坳上是一个山环水隔的地方。民国时期,一个风水先生在这里察看山形地势,说是古城围西南一角的山盘踞如虎,后背坳上蜿蜒如蛇,古城围东面一带的山迎水伸展如鱼。这样一来,古城围所在之地的后背坳上又有了一个颇为新奇的名称:虎蛇鱼。
  “虎”呈东北——西南态势两头延伸,“鱼”沿西北——东南走向扩展,两两交互,汇聚于“蛇”的北面,在“蛇”的东、西、北三面形成三道屏障,将“蛇”环护在其中。虎蛇鱼的南面地势开阔,坡道平缓,茶溪自东边的茶山蜿蜒而来,将南面山丘与对面黄泥坡、天马山等山岗丘峦一分为二。茶溪水清流急,横亘在这里,形成了虎蛇鱼南面的另一道天然屏障。如此一来,小小的虎蛇鱼便得了地利之先,易守难攻了。
  大概是看中了这样的地利吧,古人在这个小山头上修筑了一座夯筑土城,当地人把它叫做“古城围”。在茶陵及秩堂方言中,“围”即圆形、方形及其它周边环合的墙。“古城围”兼具叙述和描述两方面的意义,它告诉人们:这里有“城”无“市”,只是一堵略呈长方形、大致为坐北朝南方向的夯筑城墙。
  茶陵历史上先后有过7座古城:晓塘越楚古城、火田莲溪茶王城、唐代金州城、高陇马王城、思聪大兴金州城(或宋代金州城)、秩堂鄂王城、南宋古城。现存的嘉靖四年版、嘉庆二十二年版、同治九年版3部《茶陵州志》对其它6座古城均有过或直接或间接的记载,而对晓塘越楚古城则只字未提,尽管晓槎古城围至今残城尚存。对于关注这座古城的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至今无解的谜。
  现今能看到的有关古城围的最早记载也许是 《毘塘谭氏族谱》,族谱编纂于民国年间,相关文字(原文无标点)如下:
  古城围为一大环形,其中有塘,广可百亩。四周皆山,南缺二口,东、北各缺口,想系古代城门。西面之山,似属天然,其高处曰“寨里”,必立寨之所。东部之山有如半环,与西、北相连各合,实则为一长堤,显然城墙遗址。城外皆绕田,城堤是古之垫河间断成者,一见了然,但不知始自何时。《州志》无可稽考,惟塘内处处瓦片层积,皆白色而有纵纹,瓦片之下常见灰烬,又似被火灾而倒塌者,岂其昔日守斯城兵溃而被敌人纵火耶?村人掘土得一炮弹,其圆如球,重约斤许,至今尚存。又得铜镞两枝及铜官刀等件,惜未收存,已经散佚。又似秦汉以前物也。据《湖南通志•茶陵地图》(笔者加注:版本不明)所载有“城塘关”者适当其处,今以名义考之,此关无疑。盖城北有村曰塘下,非以城塘之下而为名耶?塘下有市曰“雄关”,以关名,非此而谁?湘赣交界处曰“吴楚雄关”,必指此关而言也,余此宁有它关耶?西南十里许有地名曰“关头”,是关临近之谓也,无关安有此名?由是推之,古城围即城塘关明矣。然年烟代远,真相莫明,姑志以俟博于古者考证焉。
  这可能是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有关于晓塘越楚古城的最早文字记载。这一段记载,文字通俗浅显,没有作翻译注释的必要。但其中有三个问题要略作说明:
  其一,文中提到的“关头”即关头亭,秩堂民间俗称“官头亭”,今称“学士亭”,位于高彭公路石垄路段。清代道光28年,茶陵知州葆亨有感于此地明清两代一连出了三个大学士,援笔题赠“三大学士故里”。人们将葆亨的题字镌刻成碑,并特地建有凉亭对石碑予以保护,此亭门额题额为“关头亭”。
  其二,关于古城围于“ 《州志》无可稽考”而“塘内处处瓦片层积,皆白色而有纵纹,瓦片之下常见灰烬”的问题。首先,这里所说的“塘”,指的是古城围东南角地势低洼之处,这里自然积水成塘,并不是人工挖掘的水塘。其次,这里所说的“瓦片”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用以盖房子的瓦片,而是指残破的陶器。陶器“皆白色而有纵纹”,提示为绳纹白陶,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后面又说城区出土“铜镞两枝及铜官刀等件”,也就是青铜箭镞、青铜短剑,则更能证明古城围的建成历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等使用青铜器武器的时期。这对于古城围的断代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再次,古城围内有炮弹出土,提示这座夯筑土城荒而不废,在城毁之后还被后人使用过。
  其三,关于古城围是不是“城塘关”的问题。在明清两代的方志中,“塘”与“汛”并称,指的是县与县交界处的一种小型边防驻军机构。据《湖南通志•茶陵地图》所载有“城塘关者适当其处”,族谱据此推断这就是历史上的“城塘关”。这个“城塘关”是否就是晓塘古城围呢?
  光绪丁酉年(1897年),彭年孝作《湖南全省舆图说》记载茶陵境内的军事要隘,云:“(茶陵)州东界江西,形险四塞。东北九渡,又东关城塘为边防唇齿,迤南视渡关;又东秩堂为屯营要地;城隍界(县东北)为吴楚重关……”这一段记载说明,清朝人对于茶陵境内位处湘赣边界的关隘是区分得十分清楚的。从作者的描述来看,文中所说的“关城塘”“为边防唇齿”,也就是后面所说的“屯营要地”,它位于“秩堂”。由此推断,这个“城塘关”字面意思是濒临古城的塘汛、关隘;指的是今秩堂镇晓塘村的塘下组。塘下组位于界头岭,清代同治年间,赵焕联为了阻击太平天国军,曾经在这里深挖战壕,高筑关隘。这座关隘就是 《毘塘谭氏族谱》记载的“吴楚雄关”。
  二、考古工作者眼中的晓塘越楚古城
  1986年10月27日,文物普查工作人员在晓塘村境内发现了一座古城,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古城围”,或者“晓槎古城围”。
  在工作人员眼里,这是一座残破的夯筑古城,东南段残存的城墙长300米左右,城墙最大宽度为10米,内外护坡最宽4米,残墙最高处约6米。城墙上窄下宽,部分墙体切面明显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由单一的红土夯筑而成,下层由灰土与红土混合夯筑而成;上下两层之间夹着灰褐色泥灰缝层,里面搅杂着陶片。
  城墙残缺不全,其中相对完整的为东南段。城内东南角地势最低,积水成鱼塘,残存的城墙被人当成了鱼塘堤坝。但是,整个古城的轮廓却清晰可见:古城呈长方形,城基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古城面积在6万平方米上下,隐约可见东南北三面的城门模样。当时,在丛生的杂草小树中,依稀可见东面的门洞。城墙外,在城墙与农田房舍之间,有数段彼此分隔、大小不一的水氹环绕在古城东、南、北三面城墙之下,当地人称之为“塘”,最大的一处叫“竹园塘”。在考古工作者眼里,这些“塘”是古人挖掘的护城河。
  在城内,工作人员发现了不少陶器碎片。陶片烧制的火候不一致,火候低的软陶,全部为泥质灰陶,有筒瓦、豆、钵几种器形,其中绝大部分是厚胎压印绳纹筒瓦碎片,豆、钵均素面无纹饰。火候高的硬陶,有的为泥质灰陶,有的是泥质红褐色陶,依稀可以辨别为罐、鼎等器形,上面带有明显的蕉叶纹、米字纹、米字方格复合纹、小方格纹等拍印纹饰。其中的小方格纹拍印陶片是汉代遗留下来的。这些小方格纹拍印陶片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两千多年之后的考古工作者:一直到汉代,这座古城还是一个人烟袅袅的场所。
  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当地居民向工作人员提供了这样一些信息:20世纪70年代,当地有人在城内挖出了7把青铜剑、一只小青铜鼎,还有一小捆铜箭镞。据此,工作人员在走访中收集到了两把带有明显越式风格的青铜短剑。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株洲市文物局会同茶陵县文物局对这座古城及以这座古城为中心,包括黄泥坡1号楚墓、荒塘坳2号越人古墓在内的考古发掘对象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考古发掘。
  早在发掘之前,被当地人称为“烟榻上”的黄泥坡1号楚墓已经被人盗挖,古墓破坏严重,荒塘坳2号越人墓也在建烤烟房时被挖去了一角。对这两座古墓而言,这是一次抢救性发掘,《株洲晚报》《株洲日报》及株洲电视台、茶陵新闻网等新闻媒体对发掘情况作了专题实时报道,株洲市文物专家及场地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就考古工地进程和发现,还有初步考古结论等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作了详细介绍。
  在这次考古过程中,考公工作者还有计划地对古城进行了勘探发掘。勘探发掘集中在两个区域进行,一是城墙北段,勘探发掘北城城门附近的墙体及城墙护坡,二是开挖探方,勘探发掘城区东北角生活区的古井群及相应的文化层。
  勘探发掘显示,晓塘越楚古城墙体是用夹板夯筑的方式筑造而成的。夯筑的时候,先在地上按设计好的尺寸立好柱子,再把夯筑夹板安放在柱子中间,然后逐板夯实泥土。从第二板开始,在夯筑之前,先要在夹板下面安放好支撑的横木梁。就这样,古人一板接一板夯筑成了古城城墙。
  探查表明,每一板城墙约60厘米厚,各夯筑层泥土约6厘米。为了增加城墙的牢固性,古人特意在泥土中加放了竹条木片,就好像现在浇筑水泥构件时加放钢筋构件一样。
  在城墙护坡中,考古人员发掘出了不少破碎的陶器,有的属于软陶,有的属于硬陶。这样的发现有明显的断代提示作用。考古工作者据此断定:这是楚国于战国中晚期修筑的古城。
  在城区探方内,考古人员发现了3口井,这3口井中,有2口分布在同一个探方内,彼此相隔约1.6米,井下有洞口相通,井底出土了大量残破陶器,主要是古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陶器。还有一块完整的砺石。
  而在城外黄泥坡1号楚墓,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一座中型楚墓,墓中残存的文物以礼器及墓主生前的生活用品为主,其中有提示墓主身份的金丝楠木棺椁及随葬的玉璧、青铜带钩。据此,考古工作者推断,墓主很可能是一个身份不低的文职官员。这座古墓因此被命名为黄泥坡1号楚墓。
  荒塘坳2号是一座合葬墓,也是迄今为止湖南省境内发现、发掘的最大的一座越人墓,出土文物以青铜剑、青铜箭镞、青铜戈等武器为主,此外,还有原始青瓷罐、青铜肖形印章等少量生活用品。据此,考古工作把这座古墓命名为荒塘坳2号越人墓。
  综合古城及城外古墓的勘探发掘,考古取得以下成果:一是弄清了城墙的结构及古人夯筑城墙的方法。二是找到了战国中晚期楚国的东南边界,确定了这一时期楚国统治和疆域已经深入到了罗霄山区的事实。三是了解到了这一时期楚国境内民族、文化分布状况,肯定了当时茶陵境内楚越民族及楚越文化共处共存的社会生活现实。四是初步认定了这座古城为这一时期楚国东南边境的一个重要治所的史实,这个治所承担了在军事上维稳一方,在政治上治理一方,在经济上开发一方、发展一方的重任。据此,这座古城正式定名为“晓塘越楚古城”。
    (责任编辑:钟莹峰)
相关文章
2015-10-15 16:49:03
2012-02-02 14:16:34
2015-10-15 16:46:04
2018-12-27 17:30:25
2012-10-13 20:23:22
2012-10-13 20:22:53
2012-10-13 20:21:33
2012-10-13 20:20:44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