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揽胜觅踪 >> 拜谒炎帝陵 >> 阅读

拜谒炎帝陵

2018-12-27 17:52:11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83


文/黄禹康
        
很早就有去湖南株洲炎陵县寻根访祖的愿望,很早就想去拜谒炎帝陵。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我终于如愿以偿。
汽车从省会长沙出发,跨湘江,过株洲,经醴陵、茶陵,一路直奔湘、赣两省交界的井冈山下的炎陵县塘田乡鹿原陂。沿途一座座漫山翠绿的山峦从车窗前一晃而过,我尽情地呼吸着金秋原野瓜果飘香的清新空气,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一位手持拐杖背着药篓的老人,他作耒耜,尝百草,削桐结丝,剡木为矢,把文明的火种播向华夏大地的大江南北。这位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百姓除病消灾、最终因误尝了一种有剧毒的草药(断肠草)而魂归天宇的老人就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始祖——炎帝啊!
有关炎帝的传说,正如炎帝陵前汨汨流淌的洣江水在我的脑海掀起阵阵波澜。炎帝在鹿原坡下、洣水之畔,始做耒耜(一种像犁的农具),降牛耕田,教民稼穑,发展了原始农业,创立了以原始农耕为代表的炎农文化,因此被尊称为“农业之神”。炎帝还在此创立了人类救死扶伤的中华神农医药。关于炎帝发明医药的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特别丰富。《淮南子•修务训》里记载有“古者民茹草钦水,采树木之实,食嬴龙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的《帝王本纪》文中也记载说“炎帝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这些记述,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炎帝在为先民病疗疾、创立医学的过程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的情景。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炎帝为了给先民疗疾治病,不辞劳苦,踏遍了神州大地的山山岭岭,遍尝百草,才尝出了三百多种中草药可以治病。据说炎帝当年在采药尝草、研究医药期间,曾一日遇七十毒。140岁那年,他登上天台山采药时,因误尝小狼毒(俗称断肠草)而为民捐躯。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德,便根据他对草药的长期研究整理出中草医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炎帝也因此被尊称为“神农氏、医药之神”。至于炎帝为什么被称为“太阳之神”,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炎帝得到丹雀鸟送来的嘉禾后,开始教民稼穑,但因不懂阴阳有差,种下后,禾苗只开花不结谷。于是炎帝便乘骑五色鸟不远万里飞临东海,经过千辛万苦,最后终于从东海抱回了太阳,从此大地便五谷丰登。透过这个美丽的传说,我们可以看到太阳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无论是传说还是史记,人工栽培粟谷,世界上公认中国是最早的国度。《管子•轻重》篇里说:“神农氏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淮南子•修务训》也说,神农“始教民播种五谷。”至于炎黄结盟的故事,是说为打败强大的蚩尤部落,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了部落联盟,从此便互相通婚、繁衍生息,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他们的后代便被称为炎黄子孙。由此可见,虽然时光已过去了五千多年,虽然炎黄子孙散落生活在全球各地,但我们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乃是同宗同祖的一家人啊!
  在鹿原坡一带还流传着炎帝出生后仙鹿喂其奶、神鹰蔽其荫的传说。炎帝去世后,天下万物为之哀恸,神州大地的白鹤和大雁从大江南北纷纷赶来参加葬礼,有的飞禽因路途太远误了时辰,白鹤、大雁飞抵鹿原陂时,炎帝灵柩已落葬,于是群鸟悲痛而哭,哭得形神全变,成了“白鹭”。而今,位于炎帝陵山顶的鹿原亭和位于炎帝陵皇山碑林内的白鹭亭就是这些美丽传说的生动写照。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百姓告诉我们说,每当夕阳西下时,成群结队的白鹭从四面八方飞来,栖息在炎帝陵山头的苍松翠柏之间。远远望去,一派葱绿的炎帝陵区的崇山峻岭间像绽开了一簌簌白花。人们说这是飞禽戴孝,青山默哀,向炎帝虔诚致敬。这些美丽的传说既是对炎帝那彪炳千秋的功绩的膜拜,也是对炎帝一生致力开创、不懈奋斗于华夏民族的农业、医药和奉献于华夏民族繁衍生息、幸福安康的崇高精神的颂扬。
汽车缓缓地驶进了炎帝陵所在的鹿原陂,眼界陡地开阔起来。这里咪江水绕山环流,山峦迭翠,古树参天,景色独特。茂密的山林下,一座明清风格的陵殿气势雄伟地矗立其间,这就是名扬四海的炎帝陵。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缓步来到大殿外。在麻石块铺就的台阶上,两头雄壮的石狮把守着威严的大门。我轻轻抚摸了一下石狮,就像抚摸布满沧桑的历史。
炎帝陵共分五进。第一进为午门,门上嵌有白色大理石正楷书写的“午门”门额,左右分列戟门和垂花式掖门;在午门内竖有一尊高大的巨龙缠绕的汉白玉碑,上面镌刻着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炎帝陵”三个镏金大字。第二进为行礼亭,庑殿式结构,是过往香客祭祀处所;亭上悬挂着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培源手书“民族始祖光照人间”的横匾;行礼亭左右为石刻碑房,硬山卷棚式结构,内竖有自汉唐以来历代著名书法家留下的的祭文石碑。第三进为主殿,重檐歇山式结构,黄色琉璃瓦覆顶,殿堂正中厝放一尊巨大的香樟木雕朔的炎帝神农金身祀像;殿内外竖立30根花岗岩大石柱,支撑高达19米的庞大屋顶;殿的正面为木质雕花格门,其余三面,为红色砖墙;斗拱和横梁上绘制着以金龙和玺为主,辅以龙草和玺、龙凤和玺及旋子式、苏式彩画,共绘彩龙一万条;三重飞檐尖端饰以龙凤造型,昂首翘尾,气势磅礴。第四进为墓碑亭,四角攒尖结构,中置高大的汉白玉墓碑,上面“炎帝神农氏之墓”几个镏金大字系胡耀邦同志手书。第五进为炎帝陵墓,整个建筑以青、绿、红为底色,衬以金色图案,显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
  我在第二进炎帝神农氏金身祀像前虔诚地鞠了三躬,望着慈眉目善、一脸祥和的始祖,我感到格外温馨和亲切。椐史料记载,炎帝陵自唐代开始即有奉祀,至五代而辍。宋太祖赵匡胤于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建庙以后,“三岁一举,率以为常”形成定例。元明两代,祭祀活动从未间断。进入清代,炎陵祭祀更加频繁。2000年10月8日,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率全省各界公祭炎帝陵,极一时之盛;2008年10月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周强再次率全省各界公祭炎帝陵,同时邀请了港、澳、台同胞及新加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的华侨一同参入,声势浩大,十分隆重。每次祭祀,鹿原陂上人海如潮,奉圣寺内晨钟暮鼓,梵音饶梁,白鹭纷飞。数里之内,殷殷若有雷鸣之声。当地老百姓说,每次祭祀炎帝,都是天高云淡,阳光灿烂。远的不说,就说自2000年以来,湖南省党政主要领导杨正午、张云川、周伯华、周强、徐守盛、杜家豪等亲自主持的几次大型公祭活动,祭祀前还是阴云密布,细雨蒙蒙,当祭祀的鼓乐鞭炮一响,顿时雨歇云开,暖风徐徐,一片祥和。当地老百姓都说这是炎帝显灵。而我宁愿说,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一股相互吸引的磁力,是炎帝精神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是“尊我始祖,爱我中华”的共同心声,驱散了乌云。我看到几位满头白发的台湾商人跪在炎帝祀像前,十分虔诚地祈祷两岸早日统一。一对刚从美国归来的老年华侨夫妇告诉我,他们长年在国外总有一种飘浮的感觉,只要一碰到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双手自然而然地就会紧紧相握,一切皆在不言中。“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这句由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先生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我的中国心》中的歌词,不正是天下所有海外赤子最真切的心声吗?
  炎帝陵前,香烟袅袅,人流不息。在炎帝陵前,我恭恭敬敬地点燃一束香,再次跪拜在墓前,向我们伟大的华夏始祖叩首致礼。五千年漫长的岁月转瞬即逝,曾经以创立了原始农业、神农医学而使中华民族提前进入了文明社会的伟大始祖啊,您可知道,历史已经进入了21世纪初期,您的13亿多炎黄子孙正在完成一个古老而神圣的使命,那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您知道吗?华夏儿女不负祖先、不辱祖命,我们的载人飞船已经几次遨游太空。我们的国防、民用科研成就硕果累累,我们伟大的祖国蒸蒸日上,正在大步迈向辉煌的新时代。华夏始祖啊,如您一般勤劳、勇敢、聪明的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正在意气风发地谱写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黄声波)
相关文章
2018-01-29 22:15:39
2011-04-21 23:34:58
2018-01-29 22:01:09
2018-01-29 22:00:09
2010-03-30 16:27:32
2014-08-10 10:30:14
2014-08-10 10:29:49
2012-07-20 16:25:23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