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新田
东山书院前身为清代震阳书院,其创办年代,现已无从查考。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邑令张范“以震阳在郊外不便课士,遂以攸江公署易之”。命名为“梅城书院”,“而以震阳为文昌祠。”由此推测其创立应在梅城书院之前。
梅城书院在城里办了22年,到嘉庆十八年(1813年)邑令张春源,又以梅城书院近市嚣尘,改为文昌祠,督绅士修茸震阳楼,更名东山。这是东山书院的正式命名。绅士文炳若负责修茸后的东山书院,颇具规模。《东山书院记》对当时的旧校舍是这样描绘的:“外为辕门,稍进为头门,门两翼为看守人屋,又进为讲堂,堂后为迴廊,再后为震阳楼……环楼为斋房,其后为朱子祠,旁厨舍、厕、炉之属,罔不备具。院之内植松柏,院之外缭以墙……表里交辉。”
同时还极力赞美:“是地也,左萦黄甲(黄甲洲,现在的白毛洲——笔者注),北峙鸾山,洣河之水静幽,南城之炊烟密绕。渔歌梵唱(灵龟峰诵经声——笔者注),与书声相应答。”这里是一个风景优美宜人的办学场所。同时东山书院办学经费又有“兴贤堂”雄厚的田租作后盾,因此,东山书院的朗朗读书声历百年而益盛。
清光绪戊戌(1898年)维新,废科举,立学堂,县府改东山书院为南云学堂,攸县最后一届的秀才龙文蔚等,便是南云学堂第一班的学生。清末举人,留日学生易秋涵先生曾任该校教员。后循省设大学,府州设中学,县设小学之例,改为南云小学。民国初年,南云小学设为攸县第一高等小学。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暴发,一高师生,热烈响应,校长贺芷麟率领进步学生唐有章、吴伟华、黄弼教等100多人,走上县城街头,游行示威。1924年至1926年攸县甲种师范学校只办了一个班便停办了,亦与一高同设于此,校长为张熙。
1928年,攸县乙种师范讲习所由万寿宫迁入东山书院,改为攸县乡村师范学校。原攸县一高与二高合并,仍称一高,校址设在二高所在地——现东北街小学所在地址。1933年2月,攸县乡村师范学校并入茶、攸、安、酃联立乡村师范学校,迁到茶陵洣江书院。攸县县高级小学由攸宜医院迁入东山书院。据《龟峰五老情》记载,古代迎接官吏的接官亭,紧毗东山院,据传为宋代所建。1938年攸县在城关攸宜医院设立青年补习学校,缓解了当时适龄青年失学之困境,第一批招收了120名学生,深受社会的赞许。这所学校于1939年迁入接官亭东山书院后,才正式改为攸县初级中学,简称攸县县中。书的作者龙新叔、龙燕初、刘源扬、邹乃山、汤建国,是当时县中一二班学生。他们5人中至今有3人健在,龙新叔94岁,龙燕初93岁,汤建国95岁,而刘源扬于84岁病故,邹乃山亦于84岁病故。他们大学毕业或肄业后,分别在北京、沈阳、桂林、长沙、武汉工作,事业有成,建树颇丰,为母校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为后学提供了成功的借鉴。
1943年攸县沦陷,次年外地一些大学教授和省立高中的老师,回县避难,县里一些有识之士,决定将县中迁往黄丰桥(山区),兴办临中分高中、初中、简师三部分。1945年,抗战胜利后,临中迁回至靠近县城的六轮陂。当交通恢复,高中老师大部分离去,高中停办,恢复原有县中。现在年近90的“夕阳发明家”,原籍丁家垅的天津南开大学丁守谦教授就是当时毕业的一个学生。
解放后,攸县县中回到人民手中。1951年原私立丹陵初级中学由县接管公办,原县中改为攸县一中,原丹陵中学改名为攸县二中。1958年上期,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攸县 一中创办了高中部。自此,学风文风日新月异,数十年为攸县培育了更多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振兴中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几年,攸县一中的创新班办得很有特色,高考业绩骄人,攸县一中成了攸县的一所窗口学校。
至于东山书院原有建筑物,震阳楼和环楼的斋房,因年久腐朽,已于1952年拆除,兴建成新校舍。富有古文物意义的“东山书院”匾额“文革”时被毁,旧志所载的“大门”和“讲堂”也于1977年拆建。
而今的攸县一中校舍已焕然一新,校园面积是往昔的数十倍,比早年的东山书院更婀娜多姿、妩媚动人了。
(责任编辑:钟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