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名校史册 >> 新群学校:一座名符其实的人才摇篮 >> 阅读

新群学校:一座名符其实的人才摇篮

2019-10-30 10:28:43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873


 

文/李佐棠        


  新群学校于1921年5月10日,由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湘潭籍校友毛泽东、黄笃杰、王宏伦、刘继庄、陶诗衡、言志超、宫廷璋七位发起人组成董事会、合伙出银洋1000元创办,1918年,毛泽东在长沙创立新民学会群体时,是根据《四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后来的毛泽东同志评价道:“新民学会起过联共党的小组的作用。它是湖南——不限于湖南——共产党的前身,因而是很值得纪念的。”1921年,毛泽东同志创办了新群学校,亦是以上述《四书》所说为依据的。《新群学校校歌》云:“新、新、新、二十世纪之文明群,大家努力奋斗前程。昭山挺秀潭源话,维吾青年之象征。兴民族、建新邦,立志作新民,人群改进从兹始,群策群力促其成,日新又新,小群大群,蔚为东亚之英。”歌词体现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创办新群学校的伟大胸怀。新群学校。初为小学,当时七位发起人曾摄影留念。创办新群学校的目的是“振兴教育、作育人才,造福社会为职志”。新群学校创办后,发起人兼教员,只拿生活费,艰苦创业,勤俭办教育。新群学校在湘潭开办时,设立初小,刘继庄任校长,因无固定校舍,三度迁徙。1930年秋才购得莼香园为固定校址,于1931年迁入,增办了高小。
  1933年黄笃杰复任校长,1934年增办幼稚园。1935年学校被当局评为甲等小学。1936年派学生代表十人参加全国小学手工艺作品比赛,获得甲等奖。1937年校园扩展,建立了体育馆,使学生在德智体得到了全面发展,1938年小学部扩充到16个班,学生增至1180人,并开办了初中,是年因避日寇飞机轰炸。幼稚园一度停办,中小学分别迁入乡下。
  1939年,秋瑾烈士的儿子王重民答应,将株洲大冲秋瑾故居——槐庭捐作新群学校作校舍,但应设“秋瑾堂”以追念母仪,王重民任新群学校董事。1941年新群学校初中部迁入株洲大冲秋瑾故居——槐庭,1944年新群小学迁至马家河红花山。株洲大冲秋瑾故居——槐庭,环境优美,山清水秀,九郎山就在此,最适宜办学,新群中学学生去入学时,发《新群好学生手册》,对德智体全面发展都规定有具体的要求。周萼辉写有《临江仙、怀念母校》一词:“白把垅中王第,秋瑾烈士灵堂,新群曾此设黉庠,雄风慈雨里,桃李竞芬芳,五十八年岁月,三湘沃土沧桑,陶腴喻瘐性初良,师仪犹在目,情景两难忘。”但在这里办学也是十分艰苦的。据王理煌回忆:日寇飞机到了株洲轰炸,我们在山谷里上课,在树林深处读书,学校弦歌不断,学习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李国清写有诗云:“倭寇当年时局艰,移校址避乡间,再迁始得槐庭驻,不断弦歌苦亦甘。”新群中学师生继承发扬了秋瑾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抗日的宣传教育。学生主动建立起学生自治会,办农民夜校。向农民宣传抗日救国。每逢星期日,还组织抗日救亡队,将抗战捷报和日寇侵华罪行,写成大海报,配上抗日漫画,去清水塘、株洲镇张贴。在重大节日和校庆日,师生们在清水塘或在本校举办海报剧会演或文艺晚会,向群众进行抗日宣传,新群中学学生冯树良于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推为全校学生代表,参加组建湘潭县学生抗日后援会,深入农村。开展抗日救国宣传,以及慰问前线来潭伤病员等活动。
  1945年上期新群中学重迁锦石,是年下期,日本无条件投降,新群中学又迁回株洲大冲秋瑾故居——槐庭。1946年下期,增办高中。1948年,高中部迁回莼香园。1949年至1950年12月,喻秉诚任校长。1951年1月30日,湘潭市人民政府派唐士义接管新群中学,合并化民、宏达两校,成立湘潭市立中学,唐任副校长。1954年改称湘潭市立第二中学,唐士义任校长。新群学校自1921年创办,历时三十载,其间时局多变,兵患连绵,但学校历任董事、校长及教职员工与广大学生,克服重重困难,在流离转徙中坚持办学、教学与学习。乱局中,不但弦歌未断,而且学校不断发展,成为湘潭县一所由幼稚园到高中,规模最大,毕业人数最多,设备比较齐全的学校。
  毛泽东是新群学校的创始人,他与黄笃杰等七人共出银洋1000元办学,他们是领导人员,又是教员。只拿生活费,这种出资办学,不计报酬和艰苦办学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新群学校的优良传统,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继承与发扬。
  毛泽东同志提出新群学校应“以振兴教育,作育人才,造福社会为职志”的办学宗旨,就是要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建立人民的教育制度,把振兴发展教育,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放在优先的战略地位。振兴发展教育,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国家、社会、人民服务。这些光辉的教育思想,仍然是我们今天进行教育改革,大力振兴,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为新群学校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王宏伦,又名王自中,是新群学校创始人之一,任过董事、校长与教员,为新群学校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后来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事业,负责筹建中原大学,并任教育学院院长,为革命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黄笃杰, 新群学校另一位创始人,长期担任新群学校的董事和校长。为了办好新群学校,他广泛联络社会名流,使董事会成员逐渐增加。几十年来,他与陶诗衡、王本善、王洪波、刘继庄、言志超、符石安等和衷共济,对学校重大事情,随时商讨。他聘请了一批著名的优秀教师来校任教。他热爱学生,对家庭贫苦的年轻人特别照顾与提携。在王笃杰任校长期间,学校经费拮据,开支繁浩,为了解决这一困难,他还经营粮店赚钱,用作学校经费开支,有时向社会募捐或向亲友借款,以解决学校经费不足的燃眉之急。
  陶叔瑜,即陶诗衡,也是新群学校创始人之一,他既是学校的董事、校长,又是教员,既教书,又育人。在上历史课时,结合讲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的史实,向学生灌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鼓励学生长大后投笔从戎,立志报国。他的讲课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后来一直在零陵师范学校任教历史课,为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喻秉诚,1937年参加了以黄笃杰、宫庭璋为首的新群中学董事会,任教导主任,兼史地课的教学。学校工作重担大部分落在他的肩上,他在战乱时期的艰苦岁月里,坚持在秋瑾故居——槐庭办学,坚定领着全校师生和国家民族共兴亡,同命运,坚持了教育事业和教学工作的正常发展,多育人才,支援抗日前线。他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教绘地图,将我国版图比作桑叶,将日寇比为蚕虫,要同学们好学本领,坚持抗日救国,恢复大好河山,保持祖国版图的完整。1949-1950年,他任新群中学校长。
  蒋竹如,新群中学的语文和历史教师,新群校友王理煌回忆称,他曾在胡氏宗祠新群学校校门两边写了一副对联。其联云:“恶衣恶食,其可耻乎?大丈夫当以天下为怀,效圣贤划粥断斋,后乐先忧,负其兴亡责任;美奂美仑,未遑安矣!好河山正被乌夷所扰,愿诸君卧薪尝胆,复仇救国,辟开生日关头。”校友杨公林写有《忆蒋竹如老师》一诗:“大块文章讲授情,三年教诲记犹新,耳提面命颁师德,常忆槐庭一片心。”
  符石安,新群中学的语文和公民课老师。1948年,他是中共湘潭地下党文教支部的负责人。他利用课堂教学宣传革命进步思想,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情景时,慷慨激昂,声泪俱下,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和激愤。1948年春,新群中学高中部由株洲秋瑾故居——槐庭迁入湘潭,高中部的教学与行政工作由符石安负责,他常说:“不为人表,焉为人师。”他在教育事业中耕耘了一辈子,默默奉献着,培养出了一群德才兼备、经世致用的人才。
  新群学校创办30年,培养出了5800余名毕业学生,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加拿大和美国等地,服务于军界、政界、文化教育界、工商界和农业部门等。新群学校师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甘智钢)
相关文章
2011-11-10 10:12:17
2019-10-30 10:29:20
2011-07-18 23:56:12
2015-10-15 17:56:34
2012-07-20 16:35:21
2012-07-20 16:34:09
2012-07-20 16:33:33
2012-10-13 20:19:52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