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揽胜觅踪 >> 千秋家园炎帝陵 >> 阅读

千秋家园炎帝陵

2010-04-18 21:58:17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 浏览:234

千秋家园炎帝陵

/ 张雄飞

很小的时候,我就在乡土教材上读到过关于炎帝老祖宗的传说故事,那则炎帝误尝王药断肠草而崩的故事记忆犹新。

今天,当车绕着汤汤洣水行进时,这则故事又一次在我脑海中回放,是那么清晰而深刻。

那天,炎帝老祖宗一路遍尝百草,寻找疗民伤疾的良方,来到了白鹿原附近,在一处石崖下发现了一种藤状植物,绿叶黄花。他拔出一株放进嘴里品尝,一尝结果中了剧毒。服用了各种解毒药仍然无效,腹部疼痛难禁,额头上冷汗直冒。在驾鹤西去前,他没有丝毫的退却和后悔,只要求前来看望的百姓做两件事。一件是反复告诫大家记住这种毒草的样子,今后千万不要误食,以免伤了性命;另一件是吩咐百姓将他安葬在茶乡之尾的白鹿原,那个白鹿仙母哺育过他的地方,以感恩母爱。老百姓遵照他的要求,在附近为老祖宗安筑了一个陵墓

从此,这座陵墓,就像一座精神丰碑,几千年来即便一路风雨沧桑,也没有在芸芸众生的心间倒下或抹去。

根据史料记载,鹿原陂西汉已有帝陵,然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军兴,邑人担心陵墓被盗,遂将陵墓夷为平地。唐代,陵前建了一座名曰"唐兴寺"的佛寺,可找到具体的奉祀地点方位,人们到此奉祀有加。至五代之时,不知何故却荒落了。以致西汉之后宋代以前,人们只知炎帝陵墓的大体方位,却找不到准确位置,但人们寻找它的脚步一直没有停顿。大宋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奉炎帝为感生帝,遂遣使遍访天下古陵。这位特使爬山涉水,多方打听,寻找线索,弄得蓬头垢面,累得脚都起了泡,不辱使命,终于公元967年在茶陵县南一百里之康乐乡鹿原陂觅得炎帝陵墓。“爰即立庙陵前,肖像而祀”。同时,诏禁樵采,置守陵五户,专司管理陵庙职事。

当时觅得的还有炎帝神农氏后妃亲宗子属之墓葬二百余坟,可惜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他们只能在大山深处默默地等待,守望后来者的发现和谒拜了。

宋王朝建立的炎帝陵庙,香火一直很旺,除每年举行籍田、腊祭之礼(农事结束后,以劳动成果祭祀祈祷的活动)之外,每三年还派遣钦差大臣到炎帝陵举行一次御祭。以后的元明清各代承袭了宋代这一炎帝陵祭祀制度。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宋时的那座高高的陵庙早已躲进了历史的某一角落里,不知所踪。但始于大唐奉祀的那柱香,经大宋王朝的传承演绎,承载着历史的风雨沧桑,一路走来,从未熄灭,延续不断。

为感谢炎帝神农氏的“护佑”,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业兴旺,居住在炎帝陵周围的百姓,每年从大年三十开始,纷纷提着各种各样的祭品,冒着严寒雨雪,甚至步行几十里赶到炎帝陵朝拜祭祀。有的人为图新年吉利,争得正月初一早晨“敬头香”的好兆头,年三十午夜子时一过,便上路赶往炎帝陵。在春节的这几天,炎帝陵殿内殿外,人流如潮,杀鸡宰猪,虔诚祭拜,钟鼓鞭炮之声响彻数里。春节致祭,年年如常,颇有我国古代蜡祭之遗风。

我到这里看到的是几座明清风格的建筑。这些亭台楼榭庙宇,是改革开放后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扩充完善的,共有五进格局。第一进为午门,第二进为行礼亭,第三进为主殿,第四进为墓碑亭,第五进为陵墓。工作人员告诉我,复原后的炎帝陵更加宏伟壮观,有一位将军功不可没。

1940年,刚刚经受日军侵犯之困的长沙城,因日军犯西南,一时没有战事,身陷水深火热的人们开始踏上回家的路。和所有找家的人一样,时任国民党29军第9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在办公室从窗户向远处望去,几缕阳光斜射在他的脸上。他是多么渴望时局安定一点,少一些战火纷飞。他和幕僚共同商议后,决定新修省府机关办公大楼及员工宿舍,将家迁往数百里外的酃县炎陵山,以远离日军的骚扰。

他同时拨款对炎帝陵殿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修复,这次修复工程的施工图纸,就是今天的建筑物恢原的参照之一。薛将军同时还主持修筑了茶陵至炎陵山的简易公路。一条不断延伸的回家的路。

遗憾的是,工程竣工后,他内心虔诚向往的家园,他的脚步却没能到达,他未能亲自到场祭祀一番。不过,那条简易公路后来成为了许多人拜谒老祖宗,走向精神家园的必经之路。

岁月蹉跎,当年的路经过多次改造、整修,或加宽,或改道,大多已变换了模样。我想,那条承载过无数车轮马蹄的路,虽然默默无语,但它们曾经目击的一切已经凝固于历史的深处。

停停走走间,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炎帝神农氏之墓前。这是一座封土高4.6米,周长50米的墓冢。陵墓的位置相对较高,放眼望去,旁边树木葳蕤,洣水河就在不远处汤汤而流

我站在古人也一定站过的墓碑前,点燃一柱高香,向老祖宗三鞠躬,追寻五千年民族根,遥祭五千年炎帝魂。用最简单的仪式,表达和完成了一次穿越时空,慎终追远的“心祭”。

这里,多少人来过,又有多少人前来,恐怕只有历史这个大熔炉能丈量。

许多远离桑梓故地者,他们翘首以盼回来。

为了回来,有的人殷殷企盼了一辈子,终找不到路。

为了回来,有的人苦苦守望了几十年,才踏上旅途。

作为炎黄子孙,我是光荣而幸运的,因为我到了这神圣而伟大的墓冢前。

有一位来自台湾的朋友,他已经年近七旬,才有机会来到老祖宗陵墓前,三鞠躬,三跪拜。媒体采访他,年纪不小了,为什么千里迢迢亲自前来?他说,我等了60年,终于顺利踏上回家的旅途,不管路途多远,只要我还可以走得动,以后我还要来的。我来到这里,是要告诉我的后辈,勿忘民族始祖。

有一所台商子弟学校,建了一座 “思恩堂”,堂内供奉了一座从鹿原陂上请来的炎帝神农氏圣像。每个星期,学校负责人都要率老师在此虔心祷告一小时.老师面对老祖宗,开展默默地对话和反思。有人质疑这位来自台湾的学校掌门人,这样是不是迷信?他说,我们这样做,是炎帝神农功德勋业的崇敬追慕,是想告诉我的师生,常怀感恩之心,永远铭记老祖宗的功德,秉承老祖宗的那份坚守、执着、拼搏、创新精神。

听到这些故事时,我的心潮澎湃不已,为这两位来自台湾的先生而感动。

道理很简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现在,历经几千年风雨沧桑的炎帝陵,就像一颗“血容量”巨大的心脏,源源不竭地提供着源头活水和力量源泉,成为炎黄子孙共有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黄声波)

相关文章
2010-04-18 21:55:49
2010-02-03 11:40:15
2010-04-18 21:55:08
2018-01-29 22:17:59
2018-01-29 22:16:54
2018-01-29 22:15:39
2015-01-06 19:07:14
2015-01-06 19:06:36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