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家 风 俗
文/侯清麟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各地有各地的风俗,奇俗皆全。许多风俗如不及时抢救保护,就可能像今日某些动植物种类因缺乏保护而逐渐消失。
我的老家在安仁县,风俗亦然。一个县到底有多少种风俗,很难说得清楚。就我所知,老家的诸如“山海席”、“五海席”、“开堂”等风俗已经遗失。为此,我欲就自己所知,说说老家风俗,权作拾遗补缺,为志在全面研究保护者提供点参考。
首先,说说节俗之异。这里通行的农家节日与外地比之不同的有:元宵节安仁人很少吃元宵,有不少的人家,用粘米掺些糯米臼成粉,加水搓成粉砣,然后凭着精巧的手艺捏成各式各样的小动物,如鸡、鸭、鹅、狗、猪、牛等,再点上红绿颜料点缀,蒸熟,既可以用小竹棒支起让小孩子玩耍,又可以吃,昭示来年五谷丰登。端午节除吃棕子和办好菜外,大人爱吃雄黄酒,不吃酒的小孩,大人就用雄黄涂在他们的额头、肚脐眼上。中秋节与其他地方无异,只是吃月饼有个传说,说是古代为号召全民杀妲己(纣王之妃),而将字条放进月饼里,蛊惑全民起来讨伐祸国殃民的“狐狸精”。过年是农家最大的节日,一般在除夕的前一晚,家家刨肉煮肉,肉汤煮米粉,又香又甜其味无穷;汤中捞出的肉再过热油锅,有条件的还用油炸些红薯干、米粉片等,浓香四溢。三十日早餐吃稀饭,中午或晚饭算正餐,除夕晚上一家人围着火坑守岁,且睡觉前火种封住,然后放鞭炮——关财门;初一很早又放鞭炮——开财门;初一不杀生,不动火,均吃除夕的剩菜;有条件的新年初二杀鸡煮酒祭拜神灵……
与城里有异的农家节日有:立春日,一个生产队派出德高望重的老农,牵牛套犁饰红,象征性地放鞭炮开犁,预示一年收成丰厚。插秧:生产队宰猪分肉。尝新:即第一顿新米饭,也是煮肉烹鸡,非常隆重。农历七月半曰鬼节,各家从十二日起就得餐餐敬饭,直至七月十五日放鞭炮,烧纸钱送已逝长辈回阴间。
待客风俗:有客人到家,例行三步曲,一是茶开水或水酒加瓜子、花生、红薯干等为迎客;二是一碗米粉,米粉中要么三个荷包蛋要么几块肉或几块鸡肉;三才是正儿八经地吃饭,吃饭时很少再吃酒。做客的风俗:吃饭时只能挟自己面前的菜,米粉中的蛋或肉也只能吃三分之一,否则就是不懂礼节。做客坐位,如果只一桌,则主宾即年龄或辈份最高的坐第一的位置,农村是四方桌,每桌坐八人,进右出左为第一;如两桌,则靠正中上方,进右出左为第一,另一桌的正中上方进左出右为第二,不可乱坐,否则会为不懂礼仪而受到责备。
过生日的风俗:小孩过生日,一般能吃上一个蛋就不错了。如做生日的话,也有男不做三十女不做四十;且一律做“一”即三十一岁、五十一岁,依此类推。做生日由嫁出去的女儿买鞭炮,如鞭炮放得多意味着女儿家境不错,为父母争了光。
红白喜事:红喜与城里相似,只是不坐小车而步行等。农村里把高寿老人西去誉为白喜,办丧事与城里有天壤之别。先说守灵:请些人用一面铜锣挂着挨着鼓敲着唱着,有自编的词也有固定的词带着哭腔“唱”,据说此俗来自两千多年的“庄子”,只可惜城里已不存在,农村因男劳力外出有些地方已近消失,那词的内容非常丰富,唱到悲处会引来守灵奔丧者泪如泉涌。上山安葬的先一天晚上整晚“开堂”(音如此),须请乐队,司仪折腾一宵;天不亮即将灵柩“偷”(悄悄地)抬出大门;抬棺的八个人要好酒好饭伺候着;故亡者“上山”后,一般每户来一人吃正席“包子饭”(音如此)……
对待“叫化子”:农家住得分散,有化子来,有稀给稀,有干给干,如是红白喜事,还要打发点;但“叫化子”进堂屋,不得超过第三根楼樑。
诸如此类的习俗也许还有很多,无奈笔者在老家只生活了二十来年,孩提时不懂事初中、高中读书在外,真正在农村待的时间不长,且只知道当地风俗,因而题目冠以“老家”似有不安。不过笔者意在抛砖引玉,寄望于各地务必在县志中写上风俗篇,让好的风俗,例如尽孝、恭友、敬老、爱幼等发扬光大,而对已遗失或即将灭绝的风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至少也不算是什么坏事!
(责任编辑:黄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