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佐棠
朱熹和张栻是理学闽学派与湖湘学派的主要创始人。
乾道三年(1167年)十一月十三日,朱熹和张栻同游南岳,经株洲来到朱亭。朱亭原来叫蒲湾,朱熹、张栻应学生钟震的恳切要求在此停留住宿。人们在岸边用芦苇盖起了一座亭子,两位理学大师在此讲学。为此后人作了两首联云:“车停朱子,榻下陈蕃,”“昔人曾一宿,古镇历千秋”。又将港上朱张讲学经过的桥命名为“朱张桥”。在朱亭建立了“朱子祠”,在祠前建“朱子阁”,还在朱张桥畔边建一苇亭。为了纪念朱熹、张栻在此讲过学,还把蒲湾改名为朱停,后演化为朱亭。故《湘潭县志》称:“朱亭昔遁翁(朱熹)经过讲学,因以名亭”。
为了纪念朱熹、张栻在朱亭讲学,他们的学生钟震在朱亭建立了“主一书院”,后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龙潭书院。主一书院是南宋湖南较有名的书院之一。
十一月中旬,朱熹与张栻离开朱亭,在南岳游览了七天,互相唱和、作诗149首,汇成《南岳唱酬集》。然后于十六日下山,离开南岳,再经朱亭于二十三日来到株洲,在资福寺(在株洲市南湖街资福里)住宿了一晚。资福寺为梁武帝时建造,是当时株洲的四大名胜之一,也是当时全国著名的禅宗佛寺之一。
二十四日朱熹与张栻告别,朱熹写道:“丙戌(乾道三年)至槠州(今株洲市),熹与伯崇、择之取道东归,而敬夫自此达长沙矣。自癸未至戊戌凡四日,自岳宫至槠州,凡百又八十里,其间山川林野,风烟景物,视向未所见,无非诗者”。后面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南岳至株洲,沿途秀丽的山川,林野和景物是他们很少见过的,无一不成为写诗的好素材。
张栻在株洲资福寺写了《诗送元晦尊兄》一诗,诗云:“尽收湖海气,仰希洙泗游。不远关心阻,为我再月留。遗经得紬绎,心事雨绸缪。超然会太极,眼底全无牛”。
朱熹在资福寺也写了《二诗奉酬敬夫赠言并以为别》,其诗云:“昔我抱冰炭,从君说乾坤。始知太极蕴,要眇难名论。谓有宁有迹,谓无复何存。惟应酬酢处,特达见本根。万化自此流,千圣同兹源”。以上几首诗是对朱张会讲的总结,既描述了朱张之间的深厚友谊,也记述了他们所讨论的中庸之义、太极之妙和乾坤动静等哲学问题。朱熹对此感受很深,收获很大,亲题并手书《二诗奉酬敬夫赠言并以为别》,被后人刻成四块碑,原碑拓本存湖南博物馆。
为了纪念朱熹与张栻在株洲的袂别,元朝的谢一鲁在株洲建宁港南岸城隍庙旁建立了“分袂亭”,欧阳元题了匾额。民国七年(1918年)凌树臣捐资扩建分袂亭,湖南才子雷飞鹏书写了一幅对联:“昔圣离别地,历代感萦怀”,表达了株洲人民对朱张这两位大学问家的歌颂与怀念。分袂亭原建在屈公祠旁,扩建后的分袂亭,比过去更为雄伟壮观。亭分三层,盘旋而上,重檐飞角,琉璃屋面,在阳光照射下,金碧辉煌。当时,分袂亭是株洲的最高建筑。
朱嘉与张栻在株洲分袂后,朱熹取道东归,途经醴陵,应学子和士子之请,在醴陵学宫进行讲学。绍熙四年(1193年)十二月,南宋光宗任命朱熹为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他于次年四月从福建启行途经醴陵,在此第二次讲学。并写有《自题肖像》一诗为证。其诗云:“苍颜已是十年前,把镜回看一自然。恰深履薄量无己,且将余日付残篇。”为纪念朱熹的讲学,人们在醴陵学宫建立了朱子祠,祠内嵌有朱熹画像碑。碑上方刻有朱子的《自题肖像》诗,下方则刻有朱子坐像:昂首盘坐于石台上,宽袍润袖,神态安然。石台边花草丛生,相映成趣。
朱熹、张栻在株洲及湖南各地的讲学,促进了理学和书院及湖湘文化的发展,并为当地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责任编辑:骆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