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一座新兴工业城市,一块英雄辈出的红色热土。一代伟人毛泽东13次来到株洲,在株洲这片红色热土上留下了珍贵的足迹。他的每次路过、每个脚印,都记载着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工农革命斗争、建立武装割据、建设苏维埃红色政权的革命探索之路,都闪耀着当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煜煜光辉。
第一次:考察醴陵农民运动
1927年1月27日,毛泽东从长沙出发,乘坐火车(系邮政车厢),由株萍铁路总工会负责人吴汉卿护送到醴陵农民协会所在地先农坛。在中共醴陵地委书记罗学瓒、县农协委员长孙筱山的协同下,先后召开了县党支部、县农协、县总工会等群团组织负责人汇报会、区乡农协干部座谈会、知名人士座谈会、地委成员会;还在县农协召开的万人农协会员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北伐战争后的形势和农民运动的任务与方法”的长篇演说,在县城考察了县党部、县总工会、城区农协,观看了工人纠察队武装操练,接触并了解了育婴堂的残疾儿童与流浪乞丐的情况;除夕至大年初二毛泽东还冒着鹅毛大雪,深入南一区一乡东富寺、北二区龙凤庵、渌口等地农村实地考察。1927年2月3日,毛泽东曾在渌口伏波岭庙住过一晚。通过7天的考察,毛泽东对醴陵农民运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当孙筱山汇报关押团防局长彭志藩时,毛泽东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道:“好,好,好得很!就是要像撬树蔸一样,连根撬出来,压下去,压得他们永世不得翻身!”当听到东富寺等地打菩萨的情况时,他一面称赞“农民敬了几千年的菩萨,农会成立半年就把菩萨打掉,真是半年胜过几千年”,一面又对农会干部说:“菩萨是农民立起来的,到一定时候农民觉悟了,会自己动手丢掉的,我们不要包办代替。古话‘引而不发,乐如也!’我们要善于领导。”毛泽东在醴陵考察期间,对醴陵农民运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也提出了改正意见与补救措施。为使农民运动健康发展,1月31日他还专门召开醴陵地委成员和农协主要负责人会议,就农民运动发展作了一些具体指示。他在东富寺的农民大会上讲演,号召大家搞好团结,他打比喻说:“河里的沙子是散的,加上黄土和石灰,用水搅拌,干了以后,用羊角耙也挖不进。”2月4日,毛泽东离开渌口前往长沙县考察。是年3月,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文中38处提到醴陵农民运动,对醴陵的农民运动作了很高的评价,赞扬农民运动“好得很”,大大鼓舞了农民们的士气,促进了农民运动的深入开展。
第二次:路过株洲部署秋收暴动
“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根据中央指示,毛泽东回湖南举行秋收暴动。
改组湖南省委与成立前方抗敌委员会及行动委员会后,1927年8月30日,毛泽东由安源市委委员宁迪卿陪同从长沙前往安源。趁在株洲换乘火车的间隙机会,召集了株洲区委书记陈永清、委员朱少连开会,传达了中央“八七”会议和省委会议关于发动秋收暴动的精神,详细了解了株洲党组织与工农武装的情况,并部署了株洲区委做好秋收暴动的准备。主要任务是:(1)组织工农武装,攻打团防局,夺取武器弹药;(2)破坏株洲至易家湾和白关铺的铁路;(3)炸毁白石港铁桥,以截断长沙与萍乡的铁路交通,防止敌人利用铁路调兵增援;(4)配合安源、醴陵暴动进攻长沙。陈永清、朱少连表示坚决照办,只是缺少军事指挥人才,希望毛泽东能调一个有军事指挥才能的干部来。毛泽东询问宁迪卿,安源有谁能胜任这一工作,宁迪卿推荐一支部书记涂正楚可以胜任,毛泽东立即答应马上调来,并于当晚离开株洲赴安源。
第三次:在水口组织连队建党
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南下,于1927年10月12日到达酃县十都,在行军途中沿途张贴署有“工农革命军”与“郭亮”名字的标语,以扩大影响。10月14日,毛泽东率部队由十都到达酃县水口,团部设在朱家祠。安营之后,毛泽东率身边的干部战士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情况。
10月15日上午,在湖南炎陵水口乡叶家祠堂,毛泽东主持召开连以上的党代表会议,着手实施在士兵中发展新党员、支部建在连队等建党工作。他说:在三湾,我们已作出将支部建在连上的决定,可是,因为行军打仗,没有也来不及开展建党工作,经过行军途中的准备工作,现在在战士中发展新党员、在连队建立党支部的条件,已经成熟。当晚,根据各连党代表的提名,通过了陈士渠、赖毅、欧阳健、焉辉、李桓、刘炎等6名战士为新党员。毛泽东亲自领着他们举起紧握拳头的右手庄严宣誓后,指示各连要按照三湾整编中提出的“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迅速建立连队党支部,抓紧发展新党员的工作。不久,各连普遍建立了党支部,分批地举行新党员入党仪式。中国共产党从此深深地扎根在自己缔造的人民军队里。
10月21日,毛泽东率主力部队离开水口,经酃县下村于22日下午到达江西省遂川大汾。在离开水口之前,毛泽东觉得酃县的革命工作基础好,不仅保存了党的组织,而且还恢复了农民协会。为巩固和发展这些来之不易的革命形势,毛泽东向湘南特委写了一封信,要求选派经验丰富的得力干部来酃县,加强对酃县革命斗争的领导。不久,湘南特委分派特委委员,时任耒阳县委书记的酃籍人刘寅生回酃县工作。
第四次:在湖口果断处理陈皓一伙的叛变阴谋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成立,引起了湖南敌军的恼怒。湖南军阀吴尚第八军派俞业裕加强团,卵翼醴陵、攸县、安仁等县的挨户团共20多个连近3000人于11月26日向茶陵进攻。面对强敌的反扑,团长陈皓暗中派遣副团长韩昌剑密谋叛变。途中,韩昌剑被毛泽覃抓获。得知陈皓叛变事实后,毛泽东亲赴茶陵,去拯救茶陵的工农革命军。
12月25日,毛泽东带领毛泽覃、陈伯钧等人离开茅坪,向茶陵急进,当日抵达茶陵坑口墟。27日拂晓,赤卫队长向毛泽东报告部队已向南撤的消息。毛泽东当即决定追赶南撤的部队。在中瑶村群众的帮助下,毛泽东一行渡过洣水,急追南下部队。此时,陈皓已率部队先期到达茶陵南部大墟镇湖口,并以团长身份强令南下。当部队离开湖口不远,毛泽东已赶到湖口,传令部队开回湖口宿营。当晚,毛泽东在湖口老园里王其生家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揭露了陈皓企图将部队拉往湘南投敌的阴谋。随即将陈皓等叛徒逮捕,解往宁冈,会议还讨论了部队的行动方向。第二天,毛泽东在湖口墟一丘稻田里召开了工农革命军全体指挥员及随军而来的茶陵县游击队、赤卫队与县委、工农兵政府工作人员大会,公布了陈皓一伙的罪行,宣布了逮捕陈皓等人的决定和张子清代理团长的命令,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然后带领部队返回宁冈。毛泽东在湖口果断处理陈皓一伙的叛变阴谋,是党内、军内的第一次肃反,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年轻的工农革命军,避免了红军初创时期的分裂危机。
第五次:中村授课与领导插牌分田
1928年3月,在酃县暴动后,毛泽东在中村指导酃县工作的同时,为提高工农革命军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给工农革命军上了一个星期的政治课。这次政治课,澄清了官兵们的一些错误认识,使他们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提高了阶级觉悟,掌握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常识,知道革命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在后来的艰苦斗争中他们不出怨言,自觉地执行党的政策,很少发生烧杀情况,授课获得了好的效果。
毛泽东在给工农革命军上政治课的同时,在中村还领导进行了插牌分田运动。在运动中,毛泽东来到农协会,见到一大堆写了字的竹牌子,他顺手拿起一根,深有感慨地说:“古人用竹简写书,我们用竹简分田。好呀,没想到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文化竟在我们无产阶级土地革命中排上了用场。”毛泽东对在旁的群众说:“过去,我们穷人卖儿卖女是插草为标,如今我们穷人分田以插牌为记。”接着他顺手将一块竹牌使劲地插在地上说:“我们这次土地革命的试点就叫‘插牌分田’吧!”毛泽东又对身边的龙开富说:“以后别的地方搞分田运动,也可以采取插牌的经验。”据当时跟随毛泽东到中村的龙开富等人回忆说“中村插牌分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最早的一次分田试点,它的成功经验 为以后的桂东沙田分田运动,《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第六次:率部前往湘南策应湘南暴动
1928年初,毛泽东率部在中村集结休整后,分兵两路,前往湘南接应湘南暴动的队伍。一路以第二团为右翼,由何长工、袁文才率领,于3月20日向郴州方向挺进,阻击尾追湘南起义部队的湘敌。一路以第一团为左翼,由毛泽东、张子清率领,于3月28日向桂东、汝城方向前进,阻击由粤北前来“会剿”的敌人。酃县赤卫大队随第一团行动。
4月中旬,毛泽东率部在资兴县东南三四十里的浓(龙)溪洞与肖克率领的宜章农军独立营会合。第二天,会合后的部队从资兴往酃县中村龙塘进发,在吕公坳(今中村乡新开村)击溃挨户团。毛泽东率部从湘南回师途中,所见所闻,与一个月前大不一样。不少房子、圩场被烧,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一片凄凉景象。毛泽东对此深感痛心,并对这种极“左”的做法很不满意。酃县县委书记刘寅生知道毛泽东率部到了中村龙塘,便和团县委书记万达才赶到龙塘,向毛泽东汇报了酃县的工作。毛泽东说:酃县也有乱烧乱杀的现象,我们要革命,但不能乱杀人,乱烧房子。对土豪劣绅也要区别对待,要杀的只是那些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大恶霸。土豪劣绅的房子是劳动人民建的,可以没收分给农民住。湘南特委搞“焦土战略”,结果脱离了群众,孤立了自己,导致了湘南起义的失败,这种血的教训,值得牢记。刘寅生、万达才随工农革命军到达十都后,当即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传达了毛泽东关于不要乱烧乱杀的指示,从而,及时制止了酃县的“左”倾错误。
(责任编辑:骆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