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溯源沿革 >> 也谈萧锦忠怀念江南名妓联 >> 阅读

也谈萧锦忠怀念江南名妓联

2012-10-13 20:20:44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518
¬
文/罗章生


2012年第1期《湘东文化》刊载了三干先生的《情能动天地,才堪称八斗》一文,赏析了茶陵状元萧锦忠一副怀念江南名妓的长联。这副长联,解放前一直在茶陵及周边攸县、安仁、酃县、永新的文化人中流传。解放后一段时间,因各种原因而中断。上世纪80年代初,各县市政协开始征集文史资料。随着文史工作者的深入采访、调查、钩沉,它也随之现身。1986年春夏之交,我到茶陵召开文史工作座谈会,了解茶陵文史资源。该县政协文史办工作人员龙书化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四相文章冠两朝”的刘三吾、李东阳、张治、彭维新的历史故事,还向我们介绍了“寒窗苦读四寒士”陈光向、张治、萧锦忠、谭仲麟的刻苦求学事迹,以及自唐开科取士以来茶陵高中进士122人的学坛盛况。
萧锦忠,字甫平,号史楼,下东乡东山坝人。自幼才思敏捷,博闻强记,过目不忘。清道光七年(1827),他被茶陵州学署选送岳麓书院就读,颇为山长欧阳厚均赏识。4年后以优贡选送国子监深造。国子监结业后,按例可以授官,但萧谢绝例授,坚持参加会试。道光二十五年(1845)会试中式,殿试折桂,状元及第,钦授翰林院编修。又据县志、州志和《萧姓族谱》记载,萧锦忠折桂后,在京乡友和湖南同乡会为其热闹了一番,第二年回乡省亲,日后却再也没有返京赴任,也不为朝廷所征用,在家乡过着普通人的生活。由于他诗书词赋功底深厚,又有状元“招牌”,茶攸安酃及江西永新等地的一些宗族、富户常请他题写匾额、楹联,或撰写诗词,也有请他为族谱作序、传、记、赞一类文字。因而尽管他家生活不很宽裕,但也不愁吃穿。
龙书化先生还告诉我们,萧锦忠去世后留下的诗文很多,但最受人称道和广为流传的却是两副对联:一副是萧锦忠怀念江南名妓的对联,一副是萧锦忠贺皇太后七旬寿辰的对联。怀念江南名妓的对联,也就是三干先生赏析的张翰仪《湘雅摭残》所载的这副对联(以下简称张联)。《湘雅摭残》这本书我未见过,而三干先生所录的这副对联,与我保存的龙书化先生抄录的对联(以下简称龙联)有不少差异,有的地方差异还比较大。为让楹联爱好者有所比较,现将龙联全文转录于后:
讵料十九年磨折,却苦谁来,如蜡自煎,如蚕自缚,没奈何罗网频嗟,曾与余云:子固怜薄命者,何惜一援手乎?呜呼,足以悲矣。忆昔芙蓉露下,杨柳风前,腰轻楚舞,舌软吴歌,每看酡颜之醉,频劳素腕之扶,天台无此遇,广寒无此游,会真无此缘,可怜善病工愁,为郎憔悴,尚恁地谈心遥夜,数尽鸡筹,极许多袅袅亭亭,齐齐整整;
不图两三月欢娱,竟抛侬去,望鱼长杳,望雁长空,料不定琵琶别抱。然为渠计:卿真昧夙因哉,而肯再失身耶?噫嘻,迨其死欤!如今豆蔻香消,蘼芜茎断,门犹崔认,路已秦封,徒招红粉之魂,枉堕青衫之泪,精卫胡能填,女娲胡能补,少翁胡能祷?但愿降灵示梦,与我周旋,更大家稽首慈云,乞还鸳帖,或有个夫夫妇妇,世世生生。
两联相比,大致可以看出差异有三:一是字数不同。龙联比三干先生引述的张联在第7句末多一个字,全联250字。二是联语顺序不同。龙联相对张联上下边均有几个地方语序颠倒。如上联“如蚕自茧,如烛自焚”变为“如蜡自煎,如蚕自缚”、“舌妙吴歌,腰轻楚舞”变为“腰轻楚舞,舌软吴歌”、“会真无此幻,广寒无此游”变“广寒无此游,会真无此缘”。下联也有三个地方,即“蘼芜路断;豆蔻香消”变为“豆蔻香消,蘼芜茎断”,“枉坠春衫之泪,难招红粉之魂”变为“徒招工粉之魂,枉堕青衫之泪”,“少君弗能祷,女娲弗能补,精卫弗能填”变为“精卫胡能填,女娲胡能补,少翁胡能祷”。三是字词遣用不同。除前举颠倒之句的一些字词的改变之外,联内还有一些明显的改变。如“试问”,龙联为“讵料”;“罗网横加”,龙为“罗网频嗟”;“乃惜一援手乎”,龙为“何惜一援手乎”;“每瞰”为“每看”,“玉腕之携”为“素腕之扶”,“况囊时”为“极许多”(必须指出,这里的“囊”字是个错字,应为“曩”字),等等。又如下联“何图”,龙为“不图”;“琵琶别操”,龙为“琵琶别抱”;“岂长昧俗见”,龙为“卿真昧夙因哉”;“楼已秦门,犹认崔洪”,龙为“门犹崔认,路已秦封”;还有“降神”为“降灵”,“鸳牒”为“鸳帖”等等。这些不同,孰优孰劣,无须赘述,但总体上看龙联应优于张联。当然,按联律规则要求,从严格意义上讲,两副联都有不足之处,但张联的不足之外实在太多,仅句脚平仄失对就有11处。或因传播渠道关系,或因抄录者的文化水平,见仁见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舛误是难免的,我们不应该苛求,但也不应该无原则地给予颂扬。
萧锦忠的另一副对联,即贺皇太后寿辰联,是道光二十五年作的。据《清史稿》记载,道光二十五年夏四月乙卯,赐萧锦忠等217人进士及第,殿试钦点萧为状元。冬十月甲午加上皇太后徽号,戊戌皇太后七旬圣寿,上率皇子、王公大臣行庆贺礼。萧正在春风得意之时,欣然命笔作贺,顺理成章。萧的贺联是:
元后嬗聪明,继继承承二百载,顺天心,康名物,雍和其德,乾健其身,嘉惠溥群生,道统接羲农尧舜;
维皇多福寿,绵绵翼翼亿万年,治功懋,熙绩纯,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祥辉五色,光华联日月星辰。
这副对联的妙着,就是把清朝开国以来的皇帝的年号都嵌进了对联中。三干先生所说的“道光帝做寿”那副对联,可能就是这副对联。因为这副对联中恰好有个“群”字。致于萧锦忠是不是因这个“群”字被奸臣诬陷,险遭杀害,已无从考证。但有一条可以肯定,道光二十五年不是道光帝的整寿年。道光帝出生在1782年,早在3年前就过了60大寿,而以后萧锦忠却再也没有去过朝廷做官了。从茶陵县志、州志和萧氏话谱所载,甚至坊间传说,都没有提到萧“因联遭陷”的事实。从萧本人的诗文看,他之所以回家省亲后再未赴京任职,有两个原因:一是“衣锦还乡”省亲时,家中连遭变故,两个弟弟相继去世,留下父母和子侄辈都要他一人瞻养和抚育。经济的拮据和社会的动乱,使他再也没有那种做官的雄心壮志。二是朝廷的冷淡和“遗忘”使他心寒。萧回乡探亲7年,朝廷及地方都无人过问。倒是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攻占茶陵时,曾请他“出山”协助军务,但他自认为是朝廷钦点的“状元”,避而不见,不愿“附逆”。稍后,曾国藩在湖南操办湘军,也想请他襄助其事,他出于对曾的敬重,写了一首《春山柬友》的诗赠送给曾,表达了积郁心中已久的愤怨。其诗如下:
百余年寺绿苔侵,赢得春光物外临。
风咽梵钟僧履杳,烟昏樵径佛龛深。
松花竹叶仍天地,流水高山自古今。
黄鸟一声丛树里,携柑同听孰知音。
由此可见,“陷害”一说并不存在。萧锦忠确实是对清王朝心灰意冷了。

(责任编辑:骆晓会)



相关文章
2011-02-05 13:31:20
2011-02-05 13:27:13
2011-02-05 13:25:24
2011-02-05 13:23:58
2011-02-05 13:15:11
2017-07-11 19:30:22
2019-10-30 10:50:09
2019-10-30 10:48:59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