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历史人物 >> 陈论与《岳麓书院志》 >> 阅读

陈论与《岳麓书院志》

2012-12-29 09:22:15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623






文/陈安国


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它自北宋创始,历宋、元、明、清各代,兴学不衰。其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引领全国书院教化训育之前卫,培养人才之众多,既得益于中华教育之优秀传统,也得益于各个时期书院山长(校长)的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在岳麓书院历任山长中,有一位攸县籍的人士值得一提,他就是明正德年间担任山长的陈论。
陈论(1468—1536),字恩鲁,号敬所,攸县东门(今城关镇)人。陈论之父陈廷璋,被朝廷授医学训科,从京师授职还至武昌,不幸病亡。此时,陈论尚在襁褓。陈论还有一个哥哥叫陈诰,母亲王氏没有出嫁,带着两个幼子“持己敬慎,勤俭克裕厥家”。后来陈诰继承父职,以顺恪称;陈论 “强学慕古,(嘉靖岁)由县生贡入京师(北监),师湛甘泉先生,潜心理学极精,一时贤士大夫多与之游”。陈论的母亲被朝廷旌表为“节妇贤孝闻天下”。据陈崿的《陈论传》记载,陈论“生平慕程朱濂洛之学,绅士多师礼之。有孤不能支族议代理田产,却之。母卒,悲号三年,岁时奠祭皆以礼。”在埋葬其母时,挖地有古冢,众人曰:“去之,弗可。”又有人说:“加棺上。”陈论哭泣说:“吾母全节一生,若系妇人,则可;若男子,罪何可赎?”于是“别为窀穸(埋葬),秦都宪特加奖。” 陈论后来在《题母守节上各当道大人诗一首》中写道:“共姜我母欲为俦,我母何曾读柏舟。一点丹心随父死,百年残喘为孤留。啼多血泪云生眼。历尽冰霜雪上头,借重一言维万古,清孀不负老荒陬。”这首诗写出了其母如何孤身一人抚养他们兄弟的艰难情形,充满着伤感痛惜之情。陈论的母亲被朝廷表彰为节妇,并树了牌坊,得到了很高的荣誉,时任尚书的刘大夏在《题陈母王节妇》一诗中赞美云:“慈节纷纷宇宙间,世称陶孟古今难。传闻阿母生犹死,成就孤儿苦亦安。楚地闺门流化美,陈家机杼断声寒。凤毛文采辉林下,老眼临风独爱看。” 湖广道佥事赵璧也作《题陈母王节妇》赞誉:“生在王门归在陈,所天一失死为邻。冰霜照得丹心旧,岁月催将白发新。半世苟存携幼子,九原无愧见良人。柏舟故事今重出,信史还应著此贞。”
陈论虽出身贫寒苦涩,可自幼懂得刻苦读书,潜心钻研理学,道德文章皆为楷模,深得省督学陈凤梧赏识,明正德三年(1508),40岁的陈论被破格起用,担任岳麓书院山长(校长)。
陈论主持书院工作后,一反当时轻学术的风气,提倡研究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使书院重获生机。学习内容增加“习射”一科,倡导“文可载道,武可安邦”,用今天的教育术语评价,就是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生心身健康成长,改变了读死书现象。陈论执掌岳麓书院山长期间生员逾千,“常有不远千里者慕名趋之”。在书院管理之余,陈论广征博采,率先于正德九年(1514)修成《岳麓书院志》,这是陈论对岳麓书院的另一方面的重要贡献。据《陈氏族谱•人物传》载:陈论“知行合一,日勤九省。錄御史朱篪移文郡邑,祀乡贤祠,并祀岳麓六君子堂。” 笔者在查阅《陈氏族谱•艺文》时,发现有两篇列传,分别是《岳麓书院志列传》和《岳麓书院山长列传》。
《岳麓书院志列传》云:“明正德间,学使陈凤梧有湖南道学渊源,《録书》佚,不传。攸人陈论纂《岳麓志》引真西山之言,而以道统派系次于书院之后。岂非以湘岳钟灵,道学斯盛而后之?游息其地者,学圣贤之学,当继先儒之志哉。西山之言曰:‘二程之学,龟山得之;而南传之豫章罗氏。罗传之延平李氏,李传之晦安朱氏,此一派也。上蔡传之武彝胡氏,胡传其子五峰,五峰传之南轩张氏,此又一派也。’宁按二程之学得之,濂溪道州人也,五峰南轩(张栻)授受亦在湖南,而考亭又讲学岳麓最久。他如龟山之知浏阳西山,了翁公燔知之判潭州,明张元忭王公乔之主讲岳麓,俱皆道学。名臣流芳南楚,然则湖南道统之说,讵不信哉?今采先儒列传编次书院之后,而凡山长六君子,以及迁谪三公,诸贤执事郡守,俱得附录。使见者闻者知所景仰;亦知《岳麓之志》有关道化,非漫无记载也。彼凤梧之书,虽不可见所谓道学渊源者,大略不具是哉。”这篇传文肯定了陈论首创的《岳麓书院志》溯清了岳麓书院是“湖南道学渊源”的脉络,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继陈论之后,明代有过三次编撰岳麓书院志,即嘉靖七年(1528),知府孙存撰《岳麓书院图志》一卷;万历十八年(1590)知府吴道行等编《岳麓书院志》;崇祯六年(1633)山长吴道行父子修《岳麓书院志》十卷。陈论首创的《岳麓书院志》为以后的编志奠定了坚实基础。
《岳麓书院山长列传》文字不多,是康熙二十六年修志官赵宁所撰,后面有一段附言值得重视:“按赵公宁重修《岳麓书院志》,内称岳麓之有志,创始于思鲁公(陈论)”。这句话也印证了陈论是《岳麓书院志》的首创者。
又据《陈氏族谱•艺文》(卷八上)载,陈凤梧于正德甲戌(1514)年七月十六日特意为陈论的《岳麓书院志》写了一篇《序》,其中介绍了陈论管理书院和首撰《岳麓书院志》的一些情况。
《序》文开头道:“逾洞庭而南,山益峻,水益驶。献秀争奇,地与景迥。山之雄拔者,为衡岳;水之清澈者,为湘江。若岳麓则仰接衡山之支,而俯瞰湘流之汇,实湖南一大形胜也。山川清淑之气,于是乎萃而书院建焉。”描写了湖湘山川之秀丽,岳麓书院纳山川之灵气而兴建。接着,叙述了岳麓书院的始建情况,“始创者宋潭守朱洞,继之者,建安刘珙。而晦庵、南轩二先生相与讲道于兹,岳麓之名遂以闻于天下。”此后的建筑“规模宏阔”,书院里的教化“条教详明,一时湖南道化至盛,之比邹鲁,所谓学徒千余人,食田五十顷。”这是叙述到宋朝的繁盛之情形。但后来因为朝代更替,“世变滋久,芥为坵墟,”明初书院有过百年沉寂的局面,直到明朝弘治间,“通判陈钢廼重建之,而同知杨茂元协力表彰,始复其旧。久之,忝议吴世忠按部长沙卫,正辟邪陋,规制弗称,议改建于旧址之左。时凤梧适奉命督学于其地,力赞成之。乃命攸生陈论领书院事及行各学,选取诸生有志于学者若千人,习静其中。”这就是陈凤梧聘请陈论担任岳麓书院山长的情况。
陈论担任岳麓书院山长期间,学生多达千人,可谓人才济济,书院办得很兴旺。陈凤梧在《序》言中叙述到陈论担任岳麓书院山长以后的书院面貌变化情况:殿堂门观,焕然一新。两府斋舍,有未备者,乃发赎金付有司葺之,期于大成。”陈凤梧还讲到陈论撰写《岳麓书院志》的情形。为了将岳麓书院的建制沿革发展变化情况记载史册,陈论“学识端敏,乃以意授之,俾集次焉。”这时,陈凤梧“以内艰归矣”,回到了他的家乡休养。“今年(1514)秋,陈论徒步千里,谒予西郭草亭间,出《志》观之。”陈凤梧看了陈论的《岳麓书院志》,认为“考据周洽,益惬鄙意。”至于尚有需要补充的内容,“复相与较订。” 陈论是陈凤梧推荐担任岳麓书院山长的,自己所写的《岳麓书院志》自然是要拜送陈凤梧审阅的,这是古代文人士子基本的为人为文原则。后来陈论带着《岳麓书院志》“持归长沙,付知府陆相指挥韩钦,捐俸鋟梓置书院中。”从陈凤梧的这篇《序》的写作时间推断,陈论至少在岳麓书院担任了6年以上的山长职务,甚至时间还更长一些。
陈论离开书院以后,就学于国子监,师事湛甘泉先生。湛甘泉,又名湛若水(1466——1560),弘治十八(1505)年中进士,在北京与王守仁交,“共以倡明圣学为事”。历任南京礼部侍郎,以及吏、礼、兵三部尚书,除了为官之外,湛若水无日不在讲学,以其“道德尊崇,四方风动,虽远蛮夷,皆知向慕,相从士三千九百有余”(见《湛甘泉先生文集》卷32)。论虽然仅比湛若水小两岁,可虚心向他请教,精心钻研理学,造诣益深,道德文章更有长进。《陈氏族谱》载有陈论与湛若水的交流诗文。如:湛若水《题陈磐石书屋》:“攸县县前江可怜(爱),家家流水绕门前。美人家住红云上,我欲移居过海垣。”陈论也写过《送湛甘泉先生诗》(之一):“掘井功深志益坚,泥沙真欲见甘泉。尼山此脉非常见,奚只观烂五百年。”陈论这首诗将“甘泉”二字巧妙嵌入其中,一语双关,别有情味。湛若水还写过一篇《思鲁公像赞》短文:“古道古心,江湖性气,风月胸襟,此非敬所(陈论字号)陈子之真容乎?缄怀默默,执礼森森,宛若敬所优游观光之馆,璧水之阴。”可见两人相知甚深,情谊笃厚。
明嘉靖七年(1528),长沙太守孙存有意推荐陈论于朝廷为官,陈论却无意功名,作诗一首,婉言谢绝。曰:“僻性从来礼法疏,不才深负荐贤书。黄梁梦破功名地,白首情多木石居。虞夏以前无显晦,烟霞之处少樵渔。吹嘘不倩河东凤,但愿躬耕归草庐。”陈论在《见族间田售他人》一诗中写道:“颍川田地类邮亭,转向君家莫认真。盖县豪华三五姓,十年兴废多少人。秦王已造千年策,胡亥那作二世君。勿谓儒生真腐懦,门前桃李几番春。”这些诗歌,反映了陈论对仕途功名已经看淡看破,心境已经非常平静淡定了。他不愿意为官,一是不谙官场“礼法”,二是“黄梁梦破功名地”,再就是“但愿躬耕归草庐”。这大概是古代诸多知识分子特有的隐退情结吧。
陈论晚年回乡,建“卓孔堂”书屋,除了设馆教授学生外,潜心著述,其作品主要有《知行合一》、《日勤九省录》等。据陈崿在《陈论传》所载,陈论回乡后“日静坐,手不释卷,朔望,命子弟诵训诫词。病,惟诵吴梦舍诗,吾家俎豆茆茨里不少黄金,只少心。”临终,他命子弟扶出正厅,披深衣绝笔一律:“浮生六十加三祈,往事警心一悚然。仁道尚违三月内,猎心曾动十年前。民胞物与虽殊分,孔思周情共一天。指点阶前盈尺地,草生青翠乐长年。” 又曰:“祠谱未成遗憾也。”后面祖考,涕泣而逝世,享年68岁。

(责任编辑:骆晓会)








岳麓书院

相关文章
2013-05-10 18:04:09
2013-05-10 18:02:41
2013-05-10 18:01:58
2013-05-10 18:00:41
2010-03-12 22:06:41
2016-01-10 10:26:43
2010-09-06 15:19:17
2016-01-10 10:26:15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