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红色记忆 >> 泪盈眼框忆戴奇 >> 阅读

泪盈眼框忆戴奇

2012-12-29 09:28:18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537



文/谢人斌


戴奇,何许人?今天的炎陵人可能模糊了对他的记忆,但在早年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戴奇在当时的酃县与及整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可谓是位响当当的人物。
戴奇,炎陵县(原酃县)石洲乡人,1903年出生,1922年从本县梅岗高小毕业后,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5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毕业后回到家乡,从事建党活动和农民运动。1927年10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1928年3月,奉派回酃县协助酃县党组织举行武装暴动,任酃县赤卫大队党代表。1930年1月,调红六军任红六军(红三军改称)八师政委,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斗。同年8月,在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战中,在老营盘与敌作战壮烈牺牲。他的鲜血和无数先烈一起染红了我们脚下这块土地,染红了高高飘扬的党旗。

少年壮志

戴奇,原名戴寿凯,出生于中国农村典型的“耕读持家”式家庭。父亲戴达夫,清朝后期秀才,在中九都的一个私塾里教书。母亲曾氏,操持家务。家有近10亩农田,百多亩山林,农忙时请人耕作,家境较为殷实。戴达夫夫妇育二子而无女,大儿子戴寿玑,次子戴寿凯。大儿子戴寿玑,跟随父亲读了几年书后,便在家务农。次子戴寿凯天资聪慧,父亲遵循“自教难成材”的古训,戴寿凯从起蒙到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毕业,都是在别的先生指教下读书。据当地老人回忆说,戴寿凯很会读书,人又长得英俊,每当上面派来检查学问的督学下来了,先生就选他回答督学的考问,督学次次满意。戴寿凯1922年从本县梅岗高小(是当时酃县客家人的最高学府)毕业后,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校积极参加学校党组织和湘南学联秘密组织的各种革命活动。当时湘南学联由湖南省立第三师范、湖南省立第三中学、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及衡阳私立成章中学、道南中学、西湖中学等并辖湘南34县学校组成,宗旨是:联合感情、交换知识、促进文化、改良社会。湘南学联联系广泛,成员思想活跃,毛泽东来衡阳时,曾多次住在湘南学联的厅堂,传播马列主义,开展建党活动,指导湘南革命斗争和农民运动。戴寿凯也就是在湘南学联的活动中始听毛泽东作报告,也是那时初识毛泽东。戴寿凯在校跟夏明翰、蒋先云、黄庆源、曾中生等进步人土交往甚多,一起传播马列主义和进步思想,戴寿凯还积极撰文在《湘南学生联合会周刊》《湘南学生》《湘南学校》等湘南学联刊物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思想进步,活动积极,经夏明翰、曾中生介绍,他于1925年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并改名戴奇。

转战井冈

戴奇1926年7月毕业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回到家乡,在母校梅岗高小教学,以教员身份作掩护从事建党活动和农民运动。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在党组织的介绍下,同年12月娶原酃县中村“邓氏三雄”之一的邓澍霖妹妹邓澍莲为妻(出嫁后在婆家改名邓寿莲)。由于戴奇在校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和进步思想,大力赞颂农民运动,受到国民党酃县县党部的秘密调查,为避免迫害,中共酃县地下党指令戴奇离开学校上井冈山。1927年10月,戴奇奉令只身前往井冈山,参加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从此随部队转战于罗霄山脉中段,参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始斗争工作。1928年3月,党组织将戴奇派回酃县,协助酃县党组织举行武装暴动(史称“三月暴动”),任酃县赤卫大队党代表。同年5月,参与组建中共酃县青石岗区委和区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同年冬,调任中共遂川长烟区区委书记,领导全区贫苦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参军参战,支援红军,保卫根据地。1929年初井冈山失守后,转移到赣南坚持斗争。1930年1月,调红六军工作。同年秋,任红六军(红三军改称)八师政委,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斗。

英勇牺牲

1931年7月,蒋介石拼凑30万军队,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国民党蒋鼎文师进犯井冈山失败后,企图经老营盘逃往吉安。军长黄公略命令红六军八师和当地赤卫大队进行拦截,师长罗炳辉和政委戴奇带领部队于8月26日清晨到达指定位置,当日上午10时左右,当蒋鼎文师进入老营盘附近的王朝山和石灰山时,早已埋伏在山头的红军和赤卫大队立即发起战斗,由于蒋鼎文师前遇雄师拦截,后有勇兵跟进,狗急跳墙,采取波浪式向山头冲锋,战斗异常激烈,师长罗炳辉和政委戴奇身先士卒,在阵地指挥,英勇阻挡敌人的冲锋,在密集的枪弹中,戴奇身中流弹,当场英勇牺牲。此战役40分钟结束战斗,歼敌一个旅,缴枪炮3千余。陈毅元帅在1937年10月回忆老营盘战斗时写了一首《车过兴国老营盘》,诗曰:“大战当年血海翻,今朝独上老营盘。荒台废址无人识,一抚伤痕一泫然。”是对当年老营盘战役的激烈、悲惨场面的真实写照。解放后,江西泰和县人民政府于1964年建造了“老营盘革命烈士纪念碑”,1987年3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戴奇和无数先烈一样,铭刻“老营盘革命烈士纪念碑”,尸骨在此长眠。

家庭遭难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片白色笼罩,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根据地实行“石要过刀,人要换种”的惨酷屠杀,作为井冈山核心部分的酃县,敌人的反攻倒算更是严酷,戴奇一家在敌人的这种严酷的反攻倒算中家破人亡。据当地一位戴姓老人回忆,那是1934年的农历12月28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两个敌军官带着几十个士兵来到中九都的九华龙,将戴奇家团团包围住,想趁戴奇回家过年之机,抓去领赏(戴奇牺牲后,不知由于当时保密的需要还是信息不通的原因,家人和敌人都不知道戴奇在老营盘作战中已阵亡),经进屋搜查,没找到人,敌人于心不甘,就对戴奇的家人逐个盘问。一来家人确实不知戴奇在那,二来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敌人,敌人没得到一点有用的东西,认为“赤匪”家属顽固不化,便将戴奇的父母哥哥分别绑在家中八仙桌的桌脚上毒打,并威胁说:不说出戴奇在哪里,枪毙你“赤匪”全家。戴奇父亲戴达夫怒目圆睁,也摆出一副文人的铮铮铁骨,回答说:我全家亡,你也休想知道,给我滚出屋去。敌人脑羞成怒,敌军官命令士兵搬起戴家屋后的把子柴,从厅堂一直堆到大门口,敌军官站在门前的禾坪上高喊:说不说?!在没得到满意的回答后,敌人便点起了火,大火从大门口烧起,窜上屋顶,一直烧向屋后的山岗,九华龙成了“火龙”,大火一直烧到正月初二,当地乡亲无人敢救。

后 话

所幸的是,戴奇之妻邓澍莲因过年回娘家做米果,而免遭此劫,当她回来看到家中的悲惨景象时,当场晕厥,后来在邻居家睡了5天。5天后,孑然一身,出门寻夫,一直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历尽千难万险寻到延安,见到了酃县老乡、戴奇生前战友张平化。解放后,邓澍莲曾出任河北唐山市委副书记,70年代回过家乡一次,看望家乡父老乡亲。
笔者曾访问过九华龙戴奇的故居,这里已是满目荒凉,除地势较为平坦外,难以找出当年农舍的影子,左后方一股清泉汩汩地流着,不时发出一点叮咚的声响,仿佛在诉说当年的不幸。更奇特的是,屋场里那茂密的柴草丛中,长着三根挺拨的高山松,在随风摇曳着。我想,这就是戴奇家人的化身吧。于是我们一行就地做了三个花圈,放在高山松前,深深地拜了三拜,愿烈士安息!烈士家属安息!

(责任编辑:卫华)



相关文章
2012-12-29 09:29:44
2012-12-29 09:28:18
2012-12-29 09:24:39
2012-12-29 09:24:13
2011-02-05 12:09:27
2012-12-29 09:23:37
2011-02-05 12:08:09
2018-12-27 17:42:26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