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河清
前不久,老友张兵来舍下拜年。谈及朝鲜族的长鼓舞时,说他的家乡——炎陵县龙渣瑶族自治乡的村民也擅长表演长鼓舞,并绘声绘色地叙述了关于瑶族长鼓舞的故事。
传说瑶族的祖先盘王上山打猎,与一野羊搏斗时跌落悬崖,死在一棵树杈上。盘王的6个儿子和族民悲痛万分,纷纷上山,锯下桐子树,把树中间挖空,又剥羊皮蒙在两头,敲敲打打以示报仇。此后,瑶胞后代便选用此仪祭祀祖先,并成为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
瑶族的长鼓舞,又叫万寿舞、太古舞。起初是为祭奠盘王。衣装朴素,头饰简单,舞姿缓慢。后来,逐渐增加开荒种地、收割庄稼、砍柴建房、上山打猎和洗衣晒被等动作,用以表现生产、生活的内容,整个舞蹈有几十套之多,富有独特的民族气息。
长鼓舞有男女对舞和多男多女合舞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技艺最高的能在方桌上进行表演。4人合舞时,男女错开,每人各占一方,女的持手帕,男的背长鼓。开始时背对着观众,背鼓者各击鼓一通,女的则玩手帕,然后面对观众正式表演。长鼓舞在风格上有“文打”“武打”之分,文的稳重,温和柔韧,节奏较慢,这种打法以平坡地带为多;“武打”活跃、激情,动作带有跳跃、狂欢,节奏较快,花样较多,这种打法以深山老林中的瑶胞为多。
长鼓舞是瑶族人民的艺术财富,千百年来不断丰富和发展,出现了芦笙长鼓舞、羊角短鼓舞、实鼓舞等多种形式,其表现内容和动作风格也随着时代的前进发生了许多变化。它以自娱自乐的艺术形式,反映了瑶族同胞的生活、生产劳动精神面貌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展示了瑶族人民青春常在、面貌日新的画面。
(责任编辑:钟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