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国泉
我的梓里是一个叫台山的村庄,相对于山高壑深的所在地山区酃县(现炎陵县),竟是难得的一片开阔平坦之地。更令人称道的是这一展平地之中,耸立一座小山冈,其状如台,“台山”之名由此而来。这里风景绮丽,平畴千亩,台山犹如绿色湖面上的一座小岛,县境内两条大江——洣水和河漠水,蜿蜒流经村庄的西部与北边,在此交汇后奔流北去。昔日,两条江岸柳树葱茏,古木参天,远处层峦叠嶂,台山村好一幅诗情画意的山水田园风光。清代文人段维翰对此有诗赞曰:
松巘重环孤岛静,
柳堤层折两江流。
我家就在台山脚下——坳下。父亲是一位技术娴熟的机械修理工,从小无缘接受教育,但凭着对知识的渴求,业余努力自学,日积月累,倒也知书达礼,能识文断字,好读书看报。年少时偶尔听父亲神往又不无惋惜地说:很久以前台山坳上有座书院,名曰“台山书院”,颇有名气。但他也只是听上辈人传言,也许书院损毁较早,未能亲睹吧。缘于对家乡人文风物浓厚的兴趣,我虽遍访村中长老,但所了解的情况也仅限于此。长大后,远离故乡已是十余载,受聘于外企,长期奔波全国各地,旅程中饱览天南地北的地理人文、名胜古迹。独在异乡,每当孤寂之时,乡愁油然而生,挥之不去,兼发思古之幽情,想探寻故乡古老的台山书院这段几近遗忘的历史。
平生嗜好读书上网。上世纪末,曾在网络上看到炎帝陵景区远景修复规划中有台山书院的字样,但未有其它相关资料,惊喜之余难免怅然。后来偶然有幸翻寻到散见于古籍上的有关古人歌咏台山书院诗句,欣喜不已。便又查阅方志,使我对台山书院的历史渊源、绵延脉络有了初步了解。
台山书院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嘉定四年(1211年,历史上始置酃县)已有八百年的历史。“经始伊人何处是,应怀尹氏步芳洲。”当时一位叫尹沂的处士(对有学问和品行而隐居不仕者的美称)遍访各地后,来到康乐乡,登上树木苍翠、修竹成林的台山。鸟瞰四周,平野青青,两面碧水曲流,更远处层峦叠翠,看夕阳西下,渔歌炊烟,不觉心胸豁然。于是决定在此建院办学,广收生徒,讲经论道,台山书院便成为风景幽静的讲学胜地。一时士流荟萃,文风大振。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翰墨流香,弦歌不绝。台山距南面的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陵寝炎帝陵仅十里,清代文人毛国翰在其《鹿陂》诗中写道:“台山雨过看龙挂,云破斜阳照岭西。”台山书院也是古代文人骚客常常叩访驻留之地,明朝文人罗卿谋在其诗《过台山书院访王山长》咏曰:
佳气遥通白鹿原,
书声袅袅出前村。
绿签红轴藏多少,
底问连山八万言。
古代酃县书院寥寥可数,例如唯一遗址现存的洣泉书院,其前身烈山书院,修建于清乾隆十九年,即便旧址上的黄龙书院也仅为清康熙年间所建。台山书院较方志上记载的县境内第三所书院——官办黄龙书院要早五百年。台山书院开县境内乃至周边地区书院之先河,其后,至明代第二所书院,历时不长的天香书院才于县城南兴办。台山书院历史悠久,绵延历代,盛名远播,对古酃地的文化保护与民智开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清代文人段维翰在其诗《台山书院》中抒道:
云秋屏峙门墙肃,
洣水澜回士气遒。
清代翰林院修撰陈沆有诗曰:
百尺平岗谢俗埃,
当年真是授经台。
双江水洗吟余墨,
半壁云阴坐处苔。
自分豹林披褐隐,
争如鹿洞倚松开。
至今惆怅高风远,
还使游人载酒来。
山屏水障、茂精聚气、钟灵毓秀的台山也是隐士向往之地。明末举人邹统鲁归隐后,在《台山九日答友》一诗抒写道“自余白发闲种放,何处苍生起谢安。”
世道兴衰,朝代更迭。“平冈深院匝青畴”的台山书院屡有损毁和修缮,“几阅沧桑圮复修”。南宋由于政治相对开明,官府支持,作为私学兼具学术独立、自由讲学的书院得以大兴。台山书院在偏僻闭塞的古酃地应运而生,独领风骚。宋后各地书院历经改朝易政的冲击。官府为钳制思想言论,只推行官学,限制或取缔私办书院,私学书院受挫。宋后历朝加强了对书院办学思想的控制,明代书院因为在讲学中议论朝政、针砭时弊而屡遭禁毁,明末朝廷甚至下令“撤天下书院”,书院发展滞退。台山书院却劫后余生,屹立潮头。至清初县境内仅有两所书院,台山书院仍是其一。岁月无情,到清朝后叶,古老厚重的台山书院日渐式微,如垂垂老者,步履维艰。在同治年间 (1862—1874),台山张氏宗族承袭对书院一如既往的支持,毅然接收难以为继的书院,悉心打理,使之绝境逢生,得以存续。书院也正式成为张氏族人学研修身,启蒙教化子弟的场所,作为张氏家塾的台山书院仍然是县境内最大的书院之一。然而延至清末,变更学制,废除科举,取消书院,饱经沧桑的台山书院也渐渐消失在后人的视线中,遗址废弃,渺无痕迹。
我时而遐想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幽静的台山书院。这里春花秋叶,夏雨冬风,青砖石地,粉墙玄瓦,庭院深深,端肃的讲堂,简朴的斋舍,典籍充栋的藏书楼,还有铭刻治学警句、兴学历程的斑驳石碑。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私学的书院,这里曾经学术独立,自由讲学,师生讨论,问难论辩。而山长(院长)来自山林隐士或地方饱学之士而非官府任命,生徒(学生)择师而从,来去自由。它曾经拥有睿智的大脑和崇高的心灵以及作为教育所必备的独立人格和人文精神,却没有受到严格控制的官学所投注的太多的政治功利和要求。这些或许只是曾经,在今天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
遥想古时我台山张氏宗族先人志学公携家眷宗亲一行跋山涉水,来到酃县,也许正是看好这一马平川、风景优美之地,并且人如其名,“有志于学”,被台山书院所散发的浓郁文化气息所深深吸引,驻足下来,在此辛勤开发耕耘,把台山周边平野开发成千亩良田。又秉承书院的治学理念和传播的传统文化,耕读修身传家,不求显达,在此繁衍生息。追崇文化,张氏族人慷慨捐学田以解书院经费之困;在书院屡有损毁时,不遗余力修建;在政治风云变幻下悉心呵护之,并于清朝后叶挽书院于即倒。不忘根祖,他们在台山下建起了庞大的张氏宗祠,供奉祖先。上山求学,下地耕作,其乐融融,和谐一体,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台山书院和张氏宗祠,错落其间,相映成辉,文化与根基有机结合,这也正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所必需的。
沧海桑田,中华传统文化在上世纪历尽浩劫。台山书院与张氏宗祠也荡然无存。令人欣慰的是反思中的更多国人感知中华传统文化弥足珍贵,往者已逝,来者可追。张氏族人在此世代生息,已是枝繁叶茂,台山村内大部分是张氏族人。如今一幢幢新建的村舍鳞次栉比掩映在绿荫丛中,点缀在广阔的田野间。一座崭新的校园——台山小学,也在台山籍张少松将军主导下,拔地而起,蔚然壮观。在此,我重拾台山书院这段即将遗忘的历史,希望台山书院所倡导的传统文化和学术独立的人文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黄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