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常青
在炎陵县农村,老百姓有“尝新”的习俗。“尝新”,顾名思义,就是品尝新鲜。作为一种习俗,是指用特定方式或仪式第一次品尝用当年新粮风俗习惯。
炎陵人的“尝新”,没有统一的固定日期,一般由各家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在种植“双季稻”的地方,一般是在夏粮收割后“尝新”,秋粮收割后就不再“尝新”;同样,在种植“单季稻”的地方,理所当然就是在秋粮收割后“尝新”。也就是说,“尝新”,虽然时间因地因人而异,但是每年也只有一次,而且是局限于吃自己生产的新粮,如果是食用买来或借来的新粮,就不能称为“尝新”,也无须讲究“尝新”的种种规矩。
炎陵人“尝新”,历来有比较多的规矩,仪式也比较隆重,但是正常的生活、生产不会受到影响。过去,炎陵农村老百姓吃的是“捞米饭”。如今尽管有了电话煲、压力锅,但是在炎陵农村也还有不少人吃“捞米饭”。这种饭,不是直接将米放在锅里蒸熟,而是先把米放在锅里煮得半熟,然后用捞箕滗干米汤,再用饭甑蒸熟。
“尝新”这天,煮完饭后,主人会用米汤,以及比较充足的新鲜稻草、青草喂牛,以表达对牛一年来辛勤劳动的感恩。饭菜做好后,还必须先敬天地,再敬灶君,三敬祖先。敬天地,简单点的话,就站在堂屋的大门前,将用碗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朝上天拜三拜;复杂点的话,就要摆上案几,备好香烛纸钱,将饭、菜、酒、果摆好,行跪拜之礼;敬灶君,把饭菜拜访在灶头上就行,当然也可点上香火、红蜡烛;敬完天地、灶君之后,就是敬先祖,将米饭和菜肴等供奉在神龛前供列祖列宗享用。敬天地、灶君的目的是表达对天地、神灵的护佑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感恩、祈祷之情;敬祖宗,除了表达对祖先保佑家庭幸福、安康的感恩、祈祷之情外,还有追缅怀先人、慎终追远的意思。
最有意思的是,完成敬天地、灶君、祖宗的仪式,一家人还不能动筷子吃饭,还得盛一碗新米饭,夹上一两块肉,端给看家护院的狗吃。为什么呢?传说,在风餐露宿、饮血茹毛的远古时代,炎帝神农氏为了解决子民食不果腹的问题,发现在天上长有可供食用的稻谷,但是,天上的稻谷被把守天门的神将看得很严。看到炎帝神农氏一筹莫展,他身边的狮子狗便机智勇敢地将谷种从天上偷到人间。这样,人间便有了五谷,黎民也就有了饭吃。“尝新”的时候,人们就是用这种特殊的礼遇,来表达对狗的先祖盗谷之功的感恩。
喂完狗后,一家人才开始“尝新”(吃饭),品着美酒佳肴,尽情地享受一年的新收成。但是,谁先动筷子吃也是有讲究的,必须先由长辈品尝。祖父母健在,由祖父母先尝,祖父母不在的话,就由父母亲先尝,晚辈一般是不准先动碗筷的。如果祖父母、父母与晚辈平时是分开吃住的,“尝新”这一天,子晚辈也会邀请他们前来“尝新”,一起来庆祝丰收,分享收获的喜悦和快乐,享受天伦之乐。
“尝新”,是炎陵人的一大习俗,尤其在客家人、瑶族和畲族人中盛行。较之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尝新节”,炎陵人“尝新”,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打上了炎陵地域文化的深深烙印。炎陵县,始于南宋嘉定4年(1211年),原名酃县,因“邑有圣陵”,1994年,更名为“炎陵县”,是炎帝神农氏的安寝之地,蕴含着深厚的炎帝文化;同时,炎陵也是一个移民县,客家人占了全县人口的70%以上,该县的龙渣瑶族乡龙渣村、十都镇洋歧村,分别是瑶族、畲族同胞的聚居地。从我国的民族、民系衍生发展来看,客家人、瑶族、畲族在文化上具有血脉相连的密切关系,就大体而言,瑶族、畲族同胞是过“尝新节”的。炎陵人(包括县内的瑶族、畲族),虽然不过“尝新节”,但是有着“尝新”的习俗,而在这一习俗中,又包含着“狮子狗盗谷种”这一炎帝神话传说的元素。因此,它体现炎帝文化、客家文化、瑶族文化、畲族文化的汇合交融。不仅如此,透过人们礼遇耕牛、狗,以及敬奉天地、灶君、祖宗等系列行为,可以看出炎陵“尝新”,体现了农耕文明中炎陵先民对自然、神灵、祖宗的敬畏和感恩。较之少数民族“尝新节”庆祝丰收的浓烈色彩,炎陵人“尝新”,更多的是敬畏、感恩。
炎陵人的“尝新”习俗,是具有浓郁炎陵文化内涵的“感恩节”。
(责任编辑: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