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泽贤
唐代宗大历四年(公元769年),诗人杜甫决定到衡州(今衡阳)去投奔他的好友韦之晋刺史。他从岳州(今岳阳)出发,取湘江水道,溯江南上,经潭州(今长沙)直指衡州,株洲是其必经之地,这样,杜甫就和我们株洲结下了一段情缘。
这一年,春天似乎比往常来得早些。农历二月里,天气就显得异常暖和,一江春水水满流急,航行特别困难,船工们不得不间或跳下水,推的推、拉的拉,避开礁石险滩,助船前行。二月初二,道经株洲凿石浦时,天色已接近傍晚,大伙都感到精疲力竭,杜甫便让船工停船投宿。江南仲春,景色渐次秀美,但江面上狂风肆虐,连船缆也难以系紧,只好将船撑进回塘——一个有树木遮蔽的回水湾岸边,躲避飙风的袭击。做完这些,太阳已收尽了余晖,回塘笼罩在一片夜色中。星星闪眨着眼,月芽儿还没有露脸,船舱里青白的豆油灯光,衬托出夜色的浓重。此时的回塘,好像与世隔绝了一般。这样过度的安静,倒反让躺在岸边庆霞寺客房里的杜甫,怎么也难以入睡,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自然而然地浮现在眼前……
诗人之所以离开唐肃宗直接控制下的长安地区而入川,目的是得到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的照顾,不料没有多久,严武忽然死去,杜甫再次陷入绝境。于是,他携带全家准备北归;在大历三年(768)乘船出峡,又因为兵乱,未能实现回归家乡的愿望,便掉转船头进入洞庭,漂泊于两湖间,大历四年的杜甫已五十有八,垂垂老矣。他的牙齿脱落了一半,耳朵也聋了,右臂偏枯。仕途的失意,贫穷的折磨,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此刻在去衡州的途中,躺在庆霞寺的客房里,回顾坎坷的一生,不禁百感交集。在这动乱的年代,人情淡薄,成都幕府中那些官僚同仁中很少有人周济他了。现在到衡州去投奔韦之晋是他惟一的选择。韦之晋的情况会怎么样呢?在请来的帮工和船夫中,倒是让他看到了一些仗义勇为的人。在这动乱的年代里,他也看到了有些百姓被迫不守法纪的情况。那么,此时有学识有抱负之士又该怎样立身处世?诗人想起周文王蒙难时作了阐述哲理的著作《易经》,孔子遇挫时撰写了论述《易经》卦义的《系辞传》,自己眼下的处境不正与文王、孔子遭困时相似吗?作为儒家的信徒就应该效法他们著书立说,宣传正道。这么一来,杜甫几乎忘记了因穷困、劳苦和为前途担忧引发的不快,一首记事抒怀名为《宿凿石浦》的诗歌就构思成章了。诗云:
早宿宾从劳,仲春江山丽。飙风过无时,舟楫不敢系。回塘淡暮色,日没众星嚖。缺月殊未生,青灯死分翳。穷途多俊异,乱世少恩惠。鄙夫亦放荡,草草频卒岁。斯文忧患余,圣哲垂喙系。
诗的内容就是白天所见所想的东西。第二天一早开船,又作《早行》诗。船过渌口、雷打石时,作《咏津口》(即今渌口)一首,诗云:
南岳自兹近,湘流东逝深。和风引桂楫,春日涨云岑。回首过津口,而多枫树林。白鱼困密网,黄鸟喧嘉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瓮余不尽酒,膝有无声琴。①圣贤两寂寞,眇眇独开襟。
这诗头4句写船过渌口所看到的景象:离天下名山南岳已经很近了,诗人要投奔的衡州即将到达,心情愉快,因此眼中的景物也觉得分外秀美。江水滔滔不绝地向东流逝,和熙的春风引着船儿欢快地前行,灿烂的阳光浮现在云层之上,好一派春日融和图景。中6句咏物之情:回首之间,枫林映掩的津口就留在了身后,银白色的鱼群被密网捕获,黄莺站在树枝上唱着婉啭的歌儿。这些微小的生命境遇各有不同,仁者本应对其一视同仁,为何偏偏教鱼儿困于密网?这一问不是随意之笔,在前面《旱行》诗里,他对鱼群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杜甫并非佛教徒,为什么对鱼儿如此怜悯?估计是把对当时被压迫被损害的普通百姓的同情之心移到鱼儿身上来表现吧。末4句自抒胸怀:瓦罐里还装着没喝完的酒,一边喝,一边弹着膝旁的无弦琴。像陶渊明一样,尽管不懂音律,但弹琴是为了寄托自己的理想:古代圣贤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已无声无息,就让我当风披襟暂且开怀畅饮一番吧!他这种身处穷困末路仍怡然自乐的态度,实际上既有其旷达、乐天的一面,也表达了他对“世无君子,知我者其谁”的愤慨。
船继续前行,中午时分到达空灵岸。杜甫觉得这个地方的风景很是不错,就停船上岸观赏。只见湘江河里翻着层层浪花,朝远处瞭望,旷远迷茫,所幸船行速度放慢了,能尽情地欣赏景色的美妙。空灵岸赤红色的崖陡峭壁立,从船上望去,一排排枫树、栝树迅速地隐蔽到了船后,春光无私,普照大地。由于峭壁高耸,太阳光只能照射到一面,而这一面就越显得宽广。这景色真是太美了,诗人不禁动了定居于此的念头。但是,千多年前的湖南,对中原来说应是边徼之地。这里山林间湿热蒸郁,散发出一种有毒的瘅气,容易使人致病。在杜甫看来,那还不可怕,真正令人担忧的是两湖军阀的混战,所以“终焉托长啸”的设想只是在脑海里一闪而过,未敢终身卜居。还是回到船上去仔细地领略一番这景色的精妙之处吧。想起先前参观一些名胜时曾草草而过,为有识者所耻笑,至今感到遗憾。诗人对祖国的河山太富感情了,所以有这样执着的爱。并按上面的所见和感受,写下了《次空灵岸》一诗:
云云逆素浪,落落展清眺。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空灵霞石峻,枫栝隐奔峭。青春犹无私,白日亦偏照。可使营吾居,终焉托长啸。毒瘴末足忧,兵戈满边徼。向者留遗恨,耻为达人诮。回帆觊赏延,佳处领其要。
午后,船离空灵滩,继续逆水而上,到达花石时天色已晚,就在这里停船投宿。唐时,花石有驻军屯守,所以称花石戌。他浏览一番后,作《宿花石戌》云:
午辞空灵岑,夕得花石城。岸疏开辟水,木杂古今树。地蒸南风盛,春热西日暮。四序本平分,气候何回互?茫茫天地间,理乱岂恒数?系舟盘藤轮,杖策古樵路。罢人不在村,野圃泉自注;柴扉虽芜没,农器尚牢固。山东残逆气,吴楚守王度。谁能扣君门,下令减征赋?
诗人从当年春天反常的闷热,与时序相背,得出一个看法:天地间气候尚无常规,人世间的治乱又哪里会有什么定数?从而把诗歌的重点又引到社会现象上。诗人将船系在盘旋曲屈的树藤上,柱着拐杖沿往日由樵夫践踏出来的荒僻小径走去。被苛捐杂税折磨得疲惫不堪的百姓已逃走一空,无人看管的园圃听任泉水自流。农家逃亡已很久了。那破破烂烂的柴门被野草封住,只有农具仍保存在原处。杜甫由此想到了国家的大局:叛乱虽已平定,但河北诸降将仍拥兵割据,叛逆之心未泯;吴楚虽无叛乱迹象,表面上遵守朝廷法度,但人民却苦于横征暴敛。言下之意,长此下去,难保不在南方也出现一次“安史之乱”。于是诗人大声呼吁:此刻谁能去扣开君王的宫门,向他陈述人民的苦难,请他下令减轻征役和赋税?虽然是恳求的态度,然而他关心的仍然是穷苦的百姓。
船行第三天路过晚洲,发现此地的景色独好,便系舟停观,写下途经株洲的最后一首诗《次晚洲》,云:
参错云石稠,坡陀风涛壮。晚洲适知名,秀色回异状。棹经垂猿把,身在度鸟上。摆浪散帙妨、危沙折花当。羁离暂愉悦,赢老反惆怅。中原未解兵,吾得终疏放。
这诗也是前部分写景:或高或低的云石密密地矗立着,风浪掀起的波涛气势壮阔。刚知道晚洲这个名字,秀丽的景色果然不错。春水涨,船儿高,行船穿过江心倒挂在树枝上饮水的猿猴旁边,人的身子高出在水面遨游的沙鸥之上。波涛使船身不住地摇撼,船上摆放的书卷一片散乱,野花开放在沙滩前,水涨船近,随手可以摘到,确实是一幅江南水乡的图画。后4句抒怀:看到眼前美好的景色,几乎忘了自己漂泊者的身份,禁不住暂时偷享片刻的欢乐。但终究摆脱不了自己衰老的身体、困境的折磨,又不免悲从心中来。中原的兵乱还未彻底平定,难道我这一辈子真要终老于江湖。
帆船驶出晚洲,线束了株洲段的航行,不久就进入了衡州管辖的地区。公元769年杜甫路经湘江株洲沿岸,前后3天,一共写了7首纪行诗(一说包括《遣遇》、《解忧》共九首),概括地说,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湘江株洲沿岸景色的赞颂。生长在北方的杜甫,年轻时漫游过吴、越、齐、赵等地,但到湖南则还是头一遭,在一边航行一边观赏中,他领略到江南的春色,绝不是“齐鲁青未了”那种雄浑壮阔,而是“仲春江山丽”、“秀山固异状”的“秀丽”,“秀丽”二字是他这几首诗写景最突出的特点。二是记述湘江株洲沿岸普通百姓生活贫困痛苦的情况,表现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杜甫受儒家道义的影响,把解除这种痛苦寄托在当时统治者身上,希望皇帝能减轻赋税、节制征役。但一个个痛苦的现实让他的希望破灭,自身也落到飘泊流浪穷困潦倒的地步。不过他却始终不曾采取任何一种方式逃避现实,直到死亡前夕还念念不忘国家的不幸、人民的苦痛,“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这就是诗圣杜甫伟大之处。
航行湘江是杜甫在祖国大地的最后一次漫游。他的身体日见衰老,他的诗歌也唱到了最后一个阶段。离开株洲到衡州,很快又返回潭州。一年后即大历五年(770年)的冬天,这位旷世诗圣竟在湘江孤舟里走完了他辉煌却是悲剧性的一生,终年59岁。
注
①无声琴:即无弦琴,没有上弦的琴。梁萧统《昭明太子.陶靖节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抚琴以寄其意。
(责任编辑:骆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