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故乡故人故事 >> 美 丽 山 乡 坪 阳 庙 >> 阅读

美 丽 山 乡 坪 阳 庙

2015-04-05 10:30:28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718

文/李放鸣



何处响琅珰,
争指朝阳,
晚来竹裹度清商。
缥缈和风吹不断,
又是仙乡。

日落照松凉,
幽韵锵铿,
忽惊鸾鹤竟翱翔。
敲出一钩新月上,
挂住西廊。
这是清代文人刘步阁所作的昔日“沙村八景——朝阳晚馨”词。说的是唐宋时期地学祖师杨范松,云游大江南北。有一次,他从株洲县爬仙岭经丫江桥到坪阳庙,夜宿五十二庙。当夜,位于西南2里处的山峰闪闪发光,呈金黄色,持续个多时辰,杨大师惊讶不己,彻夜未眠。次日清晨,他徙步到此发光山峰,实地察看发现衡山是湖南的太祖山,严仙岭是少祖山,而脚下的发光山则是父母山,他又根据这一发光宝象,当即将它命名为“金峰山”。金即财义,于是,当地祖先,慧眼选择山北的一个开阔坪地兴建墟场。为让其财运永驻,万世齐昌。墟旁王姓旺族,在墟的正南端建有一庙,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信士皆捧香烛纸钱求神“保佑”,而叫“南坪王庙”;后来,他们又在墟场的正北端兴建一观,观门南对金峰山,朝阳(易经方位学上阳为南)招财,故称“朝阳观”。这样,一观一庙,将墟夹在其中,两边是商铺林立的街道,果然招来四方商客如云,各种买卖异常活跃,旺盛人气随之而来,这里逐渐成为古时沙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坪庙街”“坪庙场”便成为这里的两张“地域名片”。解放时,人民政府将古老的沙村易名“坪阳庙”。因此,《攸县地名录》中记载:“坪阳庙系合成地名,缘于此地原有一座南坪王庙和一座朝阳观,相处很近,合而取名。”
坪阳庙乡的前名叫沙村,它是攸北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乡镇。据近来在该乡坪台村杏花坪发现的一座大型汉墓群遗地考证,这里1900年之前就是一个人类的旺居地。据2014年新出版的《攸县志》(1986—2010版)记载:“坪阳庙在元、明属北江乡沙村里、竹冲里。清时属北江乡天都。民国三年属皇图岭镇天都,民国19年属天字乡,民国27年后称皇图乡。1950年境内黄公、双冲、坪阳、龙大、笙宁和笔伍6个乡属三区,后改称为四区皇图岭区。1956年撤区并乡,双冲、黄公、坪阳、龙大、笔伍、笙宁6个小乡合并称坪阳庙乡。1958年为东风人民公社。1961年3月析置坪阳庙公社,下设20个大队(1967—1968年,受‘文革’中红卫兵的影响,短称向阳人民公社)。1980年2月,坪台大队分为坪台、坪龙两个大队,至此,辖21个大队。1981年,公社机关由坪庙迁驻杏花坪。1984年撤社置乡改称坪阳庙乡。”
今日的坪阳庙乡土地总面积100.04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77个村民小组,2.8万人。它位于攸县西北边界,东与皇图岭镇、湖南坳乡相邻,南与网岭镇、槚山乡接壤,西与丫江桥镇交界,北与醴陵市贺家桥镇毗邻,乡政府机关驻地为坪台村,距县城49.5公里。境内水陆便捷,醴茶铁路、106国道贯穿南北;皇坪、宁坪、坪大、坪丫、坪网五大县道纵横交错,北干渠流经南部四个村庄,派出所、信用社、邮政所、卫生院、文化站、电信网及学校等公共服务场所一应俱全。2013年,全乡的总耕地面积为23215亩,粮食总产22094吨,完成GDP8.9亿元,财政收入1303万元,“国地”两税217万元,人均纯收入9140元,新农村建设呈现崭新局面。
坪阳庙乡是个山清水秀的美丽地方。这里自然风光好,前人曾书有“沙村八景”,今又大力建设了天台宝塔、仙女壇两个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境内的母亲河——沙江主要支流的黄公支流,从古树参天的大雅水口发源,它蛇形似地跑过了长长的桐岭冲,又婉转流进了舒展,平整的黄公、坪台数千亩连片的广阔田野,沿岸的花草、树木将它映衬得沙明水清,给这里描绘了一幅“沙江月夜”的美丽风景画——清代文人刘步阁作诗云:
沙江一水自澄清,
两岸青山叠送迎。
月点金波光万丈,
风回银浪夜三更。
鸡鸣村外棲鸦稳,
柳散桥头白露横。
遥诵当年苏子赋,
泛舟赤壁有人行。
在沙江北端的第二支流——双松支流,它从双雅的康家水口出发,一路喘着细浪奔出了九曲十八弯的野鸡庄青石江床,沿着双松东边岸下的长江,转马井坳,出双凡巷口,流至坪台大垅的底端——河家龙双江口,与黄公支流汇合。
这里,江生奇景——一处“水江石鸭”喜迎双江二水入湖(米谷湖)。清代文人刘步阁又题词赋:
秀汇砥中流,
万派金收,
扶舆结构石鸭俦。
舒翅俨然飞得去,
立在芳洲。

此处自难留,
激破清秋,
一村烟雨止悠悠。
万里长风冲浪去,
莫恋滩头。
……
坪阳庙乡是块人杰地灵的不凡之处。有“龙阶尺木”的皇室墨宝,至今熠熠生辉;有诞生于清代的“燕花歌”是该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700年的元代“天台宝塔”,500年的双凡村“贞节牌坊”,仍巍巍矗立在坪阳庙的古老大地;民国时,出过中将军长刘进……
按毛主席的说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建国后,这个偏僻的小山乡涌现了以全国劳模王海清为代表的一批风流人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的水稻栽培技术声名远播,享誉全国。古老的坪阳庙在新的时代愈发展现出迷人的魅力。

(责任编辑:黄声波)

相关文章
2012-04-27 08:44:51
2012-04-27 08:44:09
2012-04-27 08:42:57
2017-07-13 10:43:15
2011-02-06 11:23:20
2014-08-10 09:43:37
2014-08-10 09:43:07
2011-02-06 11:19:08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