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淀国
史称“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生于1865年,是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家、改革家。
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热衷西方科学文化。早年入新疆巡抚刘锦棠幕府,足迹踏遍冀、甘、新、陕、豫、鄂、赣、苏、皖、浙、鲁、晋等地,饱览祖国山河,考察风土民情,眼界大开,受益匪浅。
为中华民族之富强奋起,极力提倡变法,推行改革。甲午中日战争后,在家乡浏阳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科技群众团体“算学馆”,开学会之先河,树维新之风气。力著《仁学》,犹如一柄锋锐利剑,直刺封建“纲常名教”,向世人大胆提出变法主张,深入人心,影响极大。清光绪24年7月,奉旨入京,以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新政,即为“军机四卿”。戊戌政变后,面对杀头的危险,无畏无惧,当时有人好心相劝,要他到国外暂避风险,谭嗣同却斩钉截铁般坦言陈词:“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结果,从容被捕,与林旭等六人同时惨遭杀害。
就在临刑之前,关在大牢里的谭嗣同,在墙壁上写下这首感人肺腑、令人起敬的“绝命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等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短短28个字,展示在人们面前的这位改革家,光明磊落,顶天立地,是何等的伟大!
今天,也正是怀着这种深切思念、无比仰慕的激动心情,我们踏上谭嗣同故里,湘东名城浏阳了。
一场阵雨过后,暑气顿消,空气也显得格外清新。我们首先拜访了就在闹市区北正南路的“谭嗣同故居”。从1996年起,便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紧靠大街,坐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三栋两院一亭,共有各种屋舍24间。硬山顶,封火墙,小青瓦,布局严谨,功能配套,是当时江南典型的庭院式民居建筑。最初建于明朝末年,原为他人祠宇,后由曾任浏阳县吏的谭嗣同的祖父谭学琴买下。清咸丰九年,谭嗣同父亲谭继洵考取进士,官至湖北巡抚,地位显赫,政绩不凡,奉旨命名为“大夫第官邸”,所以,也称作“大夫第”。
少年时代的谭嗣同,曾在这里生活多年。学文化,练武艺,结交志同道合朋友,寻求改革救国真理,从事变法维新活动,在他纯真心灵中,留下许许多多美好回忆。如今,故居依照当年布局、陈设,仍旧完好地保留着谭嗣同的书斋、卧室及他父亲谭继洵、夫人李润的起居室等。
在诸多实物展品中,一块深褐色的菊花石砚,引起我们莫大兴趣。早就听说,有着悠久历史和美丽传说的菊花石,是浏阳的“一绝”笔者“一宝”,它“纹而晶莹,作菊花状,跗萼宛然,或含苞,或半吐,殊极天趣。”数百年来,在一代代能工巧匠手下,浏阳菊花石雕,精品佳作,层出不穷,特别是深得皇宫、名门至爱,1915年,还曾代表中国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炮打响,喜捧金奖,使得这一天然瑰宝名扬四海,身价倍增,被誉为“全球第一”。
眼前这块透有盛开艳菊的石砚,虽然不大,但很精致,不知陪伴它的主人谭嗣同,度过了多少个寒冬暑夏,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又写下了多少颇有见地的名篇力著……
在浏阳城内才常路89号,还有座著名遗迹“谭嗣同祠”,它始建于民国二年,坐北朝南,二栋一亭,为民间常见的的砖木结构,头门为中华楼式,而“头顶”却是等边三角形,据说其寓意“盖棺论定”。耐人寻味的是,它的正面,还嵌一老式座钟,指针停在12时45分位置,即“午时三刻”,这也正是烈士英勇就义的令人难以忘怀的时间。
底边下面的青色砖墙上,还镶着一块石额,刻着五个苍劲醒目大字:“谭烈士专祠”。仔细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两旁分别绘着生龙活现的宝剑和书笈、笔筒之类,以示烈士能文善武、文武双杰。
走进祠堂,两侧“门房”,只见琉璃瓦压檐,硬山屋顶,前置木栅,正中乃烈士栩栩如生的全身油画像。有“寿”字形花格木质中门与其相隔。木梁上写有“谭远遗堂自建。民国二年秋月。”
如今,这里长期举办着“谭嗣同生平事迹陈列展”和“戊戌政变纪念展”,成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谭嗣同慷慨就义后,遗体于清光绪三十年六月葬于故里牛石乡水石山下。墓冢为半圆形,坐南向北,表面用精致的小园扁石砌就,周围林木葱茏,芳草绿透。三面立有石柱,且有青石板依护,两侧各设石虎、石马守候,恰似一个个忠贞尽职的武士,日日夜夜警卫着这位名垂千古的改革英烈。
墓的前方,有一拜台,专为后人祭奠之用。两侧花岗岩墓表上,镌刻着一行行遒劲大字,反复默读,反复深思,一股股崇敬、仰慕之情,犹如燃不尽的熊熊烈火,在心中越烧越旺,越烧越猛……
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
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责任编辑:黄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