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湘东论坛 >> “南宋古城”新发现与 茶陵历史文化品位的提升 >> 阅读

“南宋古城”新发现与 茶陵历史文化品位的提升

2016-01-10 10:38:02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364

文/王薛刚



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为纪念毛主席回茶陵50周年,对50年前他老人家曾索阅过的清同治九年(1870)版《茶陵州志》(下称“清志”)的整理出版工作中,对“南宋古城”有不少新的考证与发现,可纠正不少至今对该城的误传及行文,从而可提升古城的历史文化品位。
1、没有“多次扩建”。明嘉靖四年(1525)《茶陵州志》(下称“明志”)的“城池”篇中记:“洪武二十二年……于城西展筑之,视旧之广加四里”。“清志”同样在“城池”中记:“洪武二十二年,……于城西展筑之,视旧之广加三分之一”。故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并没有“多次扩建”。
2、“红料条石浆砌,夯土其中”“南宋石头城”“始建于宋代的全石构成墙”的行文不符合史实,也不科学,更是埋没了茶陵独创“城身表里皆石”的特色。应按如下介绍予以纠正。
“用夯土法筑城在我国沿用了很久,直到宋代用砖包砌墙才逐渐增多。……不过用砖包砌墙,工费巨大,从它的开始到全面推广,经历了很长时间,明初修北京城时,也仅在城墙外侧包砖,到了正统年间才又在城墙内侧包砖。明中叶后,砖城迅速增多。至清代县级以上多用砖筑,只用夯土筑城的土围子很少见了”(《中国历史常识》,198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可见我国古代筑城墙经历土夯和砖包两个阶段,茶陵用石包为第二阶段。石包也是先夯土墙,并非“夯土其中”。
“南宋古城”为设险,择址于三面环洣江水的“金线吊葫芦”的自然景观中筑城。多次试筑,因“东南枕江,水冲荡,不能城”。是说在沿河水边无法夯筑土城墙。后采用劳动人民创设的筑水坝的打桩法,即乃“列木石其下,土其上,城乃成”。沿河边一列列打木桩,再在一列木桩中垒石,建成河岸作基脚;再在河岸上筑墙,终于筑成功。土夯泥巴城墙,难抗风雨和风化,经四百多年,城墙全坍塌,于清乾隆三十一年,不得不重修。但这一史事各州志“城池”中未记,也不见“重修”二字,而“艺文•记”篇中载有大学士彭维新撰写的《重修州城记》,彭说茶陵独创了“城身表里皆石”的特色,这在我国筑城技术史上不见。国家批示为“茶陵古城墙”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定名是科学的。
3、城墙周长长度被缩短,城门少一座,规模未按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分期叙述,使一座古代标准城池大为逊其色。
“周长2513米,……五门,……城上敌楼8座、角楼4座、更楼22座、垛堞2366个……今有迎薰门至南门口……”。这一一次性记述,仅从“五门”至“垛堞2366个”符合明、清州志“城池”中的记载,其它有误,也应按新的发现与考证来纠正。究其原因有:未见时任省属郡丞刘用行作的《筑城记》和彭维新的《重修州城记》,也未见古城有些史实散记在“学校•学宫”“官守”等篇目中。
州志“城池”只记该城的面积“凡阔五里一十三步”,可能由此换算长度。刘用行记的长度为“周为丈九百三十有五”,应为3116.24米,这是始筑之城墙。“重修”是按展筑后,彭维新记:“城身表里皆石,堞甃以砖,周回长一千六丈,高一丈八尺,雉堞一千二百,月城四座,城楼六座,重櫩复屋者二,马道七……城为门六,名仍旧,东曰聚星、正南曰迎薰、次曰大成、北曰朝天、正西曰紫微、次曰通湘也……”。这一记述:长应为3353.3米,城门六,比“城池”中多了一“大成门”,是康熙年间学校迁城南“嫌面其墙”,增开一门,叫“大成门”。“迎薰”是正南门,今见的是“通湘”,不过现上书为“迎湘”为民国时期的用名。古代城池有“月城”(城门外的小城)才算是标准的,即两层设防。城墙上的设施分期记述,才能体现茶陵筑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符合我国筑城技术史和茶陵的创新精神。
古城的古街格局不变是另一重大发现。未发现前对古街的认知,认为是“以中坝街为轴交汇于县衙”,虽抄录了州志上“西街自治前起,沿街以总计,出紫微门外为三总,迄西至九总而止”。但理解有误,未见“地界”中所记,街址不清,街名弄错,更不知其格局不变。另说:“有秦汉马道七总、八总古街区”。
“明志”在“城池”篇后记:“东街、南街、北街、西街、中坝街”。“清志”在“城池”后有“街坊”,记“中坝街、东街、南街、北街、西街”,在“西街”下用小字记“自治前起,沿街以总计,出紫微门外为三总,迤西至九总而止”,这是一个“注”,“迤西”,并非“迄西”。在“地界”中记:“城内,东为一总,西为二总,……城外:起三总,终九总”(“城内”、“城外”为大字,其它为小字作注)。
“明志”把“中坝街”记在最后,是城始筑的方形城区有东、西、南、北四街;向西展筑后,原“西街”变成了“中坝街”。因为向西展筑,原城西边护城河被废,所以州城示意图上注上“便河”,由于不再引洣江水“灌注其中”,成为一个水坝一样的东西,所以“便河”上的桥为“中坝桥”(示意图上有)。“清志”州城图上不叫河,改名为“旧濠”,即原来的护城河(濠),也不再标“中坝桥”,而只注为“桥”。“中坝街”至清代衰败,“清志”在“学校•学宫”篇中记述“文庙”迁城内,形成了一组以文庙为中心的重视办学的建筑群。其中有“买中坝街刘佐臣房屋一所,改为学正署”,说明这条街正逐渐走向衰败。“治”就是“县衙”(今工农兵政府旧址),位于城东,所以“以中坝街为轴,交汇于县衙”,是不存在也不可能的。也不是“西街自治前起……”,“西街”与“自治前起”是两个概念。“城内:东为一总,西为二总”(这一“西街”是展筑后建的),是“一总”街“自治前起”。“自治前起,沿街以总计”,“总”既是“总共”,又是单位词,也是量词,这是清代才有,因为古街出城外,是由于外地经商的移民来茶陵,建店铺是一段接一段地建,实为总共分成九段(总)。古城经商人分为四邦,江西叫“西邦”,福建叫“建邦”,衡阳称“衡邦”,茶陵称“本邦”,一直沿称至民国,“三大改造”才改变。
古街共九总,实质上是一条街共分七段和另外两条街,依“清志”之记和在老人中的调查与实地考证,城内:东为一总,是自治前起至大成门左(状元桥正面对大成门)为一总,大成门右起至紫微门(该城门已闭,在今星星小学内)为二总。出紫微门外起为三总(经今仍在三总桥),至七总止,是一条街的七段,街址分别为紫微门外——“文革”时卫校(今房存,未使用)——福音堂——茶亭巷——洣水社区——今一中校门正对一巷的巷口(“文革”中拆除的石贞节牌坊。再往前今称“屯下”,就是一山脚,街道无法延伸止。“屯”字之用在茶陵州志上仅见于“武备•军数”篇,作地名,应是由“层”转化而来,始于民国,从该山下来到街道,是把山坡挖成一层层的道路,“层”转化为“屯”故名。“八总”、 “九总”是两条支街。“清志”的州城示意图上绘有这条街,并注上“九总街”,就是现洣水社区斜对门被称为“学门前街”那条巷道。据“明志”记载,茶陵办学最早的官学,就设在今茶陵一中校园,知州林廷玉在官学旁建洣江书院在作《洣江书院记》中,说书院大门外,“八字墙之南为街,街之南临江……”。该街存至2005年,建“进士长廊”才废,是一半边街,店铺面对书院围墙,背临文江。因位于学校大门前而名。“清志”在“人物•义举”篇中记“陈伯阳,监生,性慷慨,地方义举,毅然襄成。学门前及小车渡船,均倡捐资,筹划永久”。而“九总”现存是合面街,许多长辈也认为:学门前街与九总不能混淆来称其名。“八总”街今被误竖牌为“高基巷”,是从“三总”一侧分建的一街。据考,民国时“三总”至“七总”拓展街面通汽车后,相对宽度而言,“八总”成为巷,因地基高于淤塞的护城河河床,取名为“高基巷”。“八总”、“九总”因店铺一边分别背临护城河和洣江,无法拓宽,至今其宽度未变。“马道七”是彭维新记重修州城增筑了七条“马道”,为马可跑或马拉车可行的道路,其中“一总”与“二总”就属马道与街合而为一,州城图上绘得一清二楚。城始筑宋,也不可能先有秦汉时期之物。这些发现与考证让人明确茶陵古城街道:始修于宋,变迁于明,清向城外延建,形成其“九总”格局,其走向、长度未变,“一总”“二总”“八总”“九总”宽度也未变。现保存清式风格店铺或作坊的房屋有126套,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街。它们见证了这座古城的沧桑,保持着历史的记忆,也延续着历史的发展,它们是古城的根,也是古城的魂。
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整理出版同治版《茶陵州志》对“南宋古城”的这些发现与考证,属“历史建筑成片、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条件中的一、二条)的古城文化,不仅大大提升了茶陵古城文化的品位,也大有益于茶陵古城的保护与开发,服务于茶陵的发展。


相关文章
2010-03-11 13:55:09
2013-11-23 20:07:07
2010-03-12 22:32:28
2011-07-18 23:55:18
2010-03-12 22:31:01
2010-03-12 22:29:49
2013-07-04 09:41:22
2013-07-04 09:40:28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