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新福
2010年3月24日,根据湖南省委宣传部“转变发展方式,谋划科学跨越——市州委书记访谈录”集中采访报道活动的安排,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接受了湖南日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湖南卫视、湖南经视、三湘都市报、潇湘晨报、红网、湖南在线等省级媒体的集中采访。陈君文细说工业株洲调结构、转方式的科学方略,生动描绘了株洲生态型工业城市的壮丽蓝图。
一、“一个定位”:要工业,也要宜居
□ 精彩语录
“要工业,也要宜居,要发展,也要让株洲的天更蓝、云更白、山更青、水更绿。”
“株洲要打造成为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陈君文说,现代工业文明是新型工业化的体现,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生态宜居是要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提高绿化覆盖率,让老百姓生活质量更高,生活得更舒适,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二、“两型”建设:整治环境与发展经济不相悖
□ 精彩语录
“再有钱,身体不好,也不会有幸福感。”
陈君文说,株洲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始终把老百姓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再有钱,身体不好,也不会有幸福感。”去年,株洲炸了一座180米高的烟囱,今年在4月底前又要炸掉48个烟囱。近两年还关停了一大批污染企业,涉及GDP20多亿元,但是,哪怕在去年金融危机时,我们的GDP仍然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这说明,整治环境与发展经济并不相悖。
三、“三大战役”:建成生态城市、工业城市、旅游城市
□ 精彩语录
“城市美了才有人来,集聚人气,发展三产业,产生财气,增加收入。”
“全力打好 ‘三大战役’,是调整经济结构的着力点。”陈君文说,城市是生产要素集聚的地方,是抢占发展先机的高地。抓城市就是抓环境优化,就是抓民生改善,就是抓招商引资,就是抓发展方式的加速转变,就是从战略上抓发展。我们按照 “以绿为美、以水为源、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努力把城市做精做美。城市美了才有人来,集聚人气,发展三产业,产生财气,增加收入。
我们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旅游经济,努力把株洲建成适宜创业者创业,适宜居住者居住,适宜休闲者旅游的生态城市、工业城市、旅游城市。
近两年,株洲大力实施“五改”和“四创四化”工程,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增强了城市活力。城市绿化率达到43.6%,一年内提高5.7个百分点。统一拆除防盗窗,建成数字城管系统,城市更加清爽,群众更加满意。
四、“四大百亿工程”:缔造城市品牌
□ 精彩语录
“无污染,不要财政投入,还可以产生大量税收,解决大批人的就业问题,惠及民生,提升城市品位,何乐而不为呢?”
“今年,市里四套班子‘一把手’每人负责抓一个百亿工程。”陈君文介绍说,四大百亿工程包括,投资100亿的神农城,要打造全球华人炎帝文化景观中心;投资120亿的湘江风光带,要打造东方的“莱茵河”;投资150亿的华强文化产业基地,要打造湖南的动漫、创意、休闲文化产业基地;投资100亿的职教城,要打造中南地区最大的职业教育基地。打造神农城项目,旨在挖掘炎帝文化,缔造城市文化品牌。项目集文化、旅游、商业于一体,包括高档休闲购物、影院、高档餐馆、品牌专卖店等,采用太阳能照明、地热供暖、水幕电影等高科技一体,将成为低碳经济和生态宜居城市的示范项目。
四大百亿工程均实行市场化运作,吸引了众多投资商。“这些都是消费型、低碳、无污染的项目,不需要财政投入,还可以生产大量税收,解决大批人的就业问题,惠及民生,提升城市品位,何乐而不为呢?”
五、“五大千亿产业”:引领经济腾飞
□ 精彩语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是自主创新。”
“‘5115’工程要打造成株洲工业的一张名片。”陈君文表示,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5115”工程,凸显出其带动力。去年,“5115”工程企业总产值占规模工业的近半壁江山,涌现了电力机车公司、株冶集团等两个销售收入过100亿和4个过50亿的企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是自主创新。”陈君文说,我市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突出自主创新,致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力争5年内打造轨道交通、汽车等2个千亿产业,10年内在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冶炼化工、服饰、陶瓷等领域,打造5个千亿产业集群,引领株洲经济腾飞。
(原文载于2010年3月26日《株洲日报》)
(责任编辑:黄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