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浩望
出于对乡土文献的热爱,我搜集了多位攸县近代、现代史上的知名人物,写成传记,在省级或国家级杂志上发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美学家蔡仪、翻译家陈逵、佛学家陈健民等篇什。蔡仪、陈逵、陈健民等多位攸县人物的生平事迹,均已收入《攸县志》。然而,由于我没有及时向“县志办公室”提供文字资料,致使还有一位我认为完全可以写入县志的攸县女性没有入志,因而颇感遗憾。县志一般三十年一修。我已年过古稀,下一届编纂县志时,我的坟墓上肯定已是长草生树了。我很想在我的有生之年为下一届县志存史。现在,趁我的目力、精力尚能应付,写了这篇《巾帼建功标兵陈文征》望能实现我“存史”的愿望,而且可以让陈文征的动人事迹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留下永久的印象。
首先引述四张关于陈文征的荣誉证书和一篇《中国当代妇女儿童成就大典》的文字于次:
(一)
陈文征同志:远离故土,扎根华容,勤奋工作,成绩卓著,被评为优秀知识分子。特发此证,以资鼓励。中共华容县委、华容县人民政府,一九八九年五月一日。
(二)
陈文征同志:一九九三年被评为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先进个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
(三)
陈文征同志:在改革和四化建设中,勇于开拓,成绩突出,特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一九九四年二月三日。
(四)
陈文征同志:在一九九三年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活动中,成绩显著,特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活动小组。一九九四年三月六日。
(五)
《中国当代妇女儿童成就大典》一书(1996年12月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P464)明载:“陈文征,女,1935年10月出生,湖南省攸县人。湖南省华容县血防站副主任医师。于一九六二年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被分配到华容县血防站工作,在该全国血吸虫病重点疫区,走过了35年的血防生涯。踏遍了洞庭湖的山山水水和沟港湖汊,为消灭钉螺当血防员;汗水洒遍了疫区乡村的崎岖小道,串乡走户为村民普查病情;在乡村茅棚医疗点救治病人;在病房默默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痊愈病人;为农业战线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健康劳动力。30多年里,治疗血吸虫病人18086人次,应用酒石梯钾治疗7200人无死亡病例。成功抢救酒石锑钾中毒,晚期血吸虫病和其他危重病症1200余人,把世界罕见病例胰腺血吸虫高热180多天的病人从死亡边缘救治。撰写医学论文九篇发表在有关杂志内参。从一名普通女大学生到血防站站长,副主任医师,经历了几多坷坷坎坎,奉献了宝贵的年华,展示了人生价值。先后评为全国,省、地、县血防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1994年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巾帼建功标兵’。”
读了上述荣誉证书和《大典》文字,读者诸君一定马上对陈文征产生很美好的印象。然而,作为本文笔者的我,除了立即获得美感之外,还对其中第一张荣誉证书,即华容县委、政府发给陈文征的荣誉证书情有独钟——这张荣誉证书中的“远离故土”四个字含意深远,意味悠长!这里的“故土”二字是指陈文征的故乡攸县啊!华容县如此推崇攸县陈文征女士,攸县作为陈文征的故乡,能不将她的事迹载之文献而让她永久生辉吗?因此,我感到写这篇文章的理由更充足了。
要讲述陈文征女士的感人事迹,首先要叙述一下血吸虫病的病状和严重后果——血吸虫是生活在一种钉螺体内能使人致病致死的疫虫。如果人体接触疫水,血吸病虫的尾蚴便会立即钻进人的皮肤,它的钻进速度很快,一般只要几秒钟,就进入了人体。这时,世上便又多了一个血吸虫病患者。血吸虫病,又名“大肚子病”,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天天拉屎……死亡率可达90%以上。毛泽东有诗描写血吸虫病的厉害:“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据相关资料记载:洞庭湖那里有个叫青山的小岛。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岛上有3000多居民,世世代代以捕鱼为业。这里是个血吸虫病窝子。岛上的人,几乎都程度不同地患有血吸虫病,连襁褓中的孩子有时也难以幸免。上百条耕牛,也都被血吸虫感染。岛的四周浅滩上,有数不甭的钉螺,是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原本有3000多人的青山,至50年代初,只剩下600多人,且大都丧失劳动力,几乎每个月都有人因血吸虫病而死去。
一、血防优秀宣传员
为了消灭血吸虫病,上世纪50年代就颁布了《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管理条例》。要求广为宣传,做到家喻户晓。陈文征的工作单位虽在华容县城,然而,她随着医疗小分队,几乎有一半时间在洞庭湖水乡穿行,过着防治血吸病虫的艰苦生活。陈文征作为一个医科大学毕业生,她的职责当然是治疗为主,正如前所引述的《大典》文字所言,陈文征在病房默默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痊愈病人,为农业战线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劳动力,贡献巨大。然而,防重于治,她时刻不忘宣传预防。她除随时随地宣传血防条例之外,还利用假日挨家挨户演唱宣说。她有一位很相好的医友,也是女同志,会拉手风琴。陈文征常常在星期天与这位医友到村落的禾场中宣传“血防条例”。上世纪60年代初,手风琴在农村还是新鲜玩意,那悠扬的琴声在禾场飘散,立即引来数十甚至百余男女老幼。开始时,手风琴和着陈文征的歌声,演唱《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送瘟神》,听众越来越多。人头攒动时,手风琴戛然而止,这时陈文征仿照儿时听父母教念《三字经》的腔调,有节奏地朗诵起宣传“血防条例”的“三字经”。女友打起竹板,就成了很受群众欢迎的“数来宝”了。其词句是:
血吸虫,是瘟神。染此病,必缠身。
旧社会,无奈何。新中国,旭日升。
毛泽东,爱人民。发号召,送瘟神。
省政府,有条例。勤学习,多宣听。
防病虫,要抓紧。灭钉螺,是头宗。
湖荡内,草青青。有疫神,藏其中。
猛回头,莫靠近。对小孩,勤教训。
捉鱼虾,要留神。牧牛羊,进山冲。
避湖荡,才安宁……
演唱完毕,当场散发油印的“血防条例”,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滨湖人民生命的守护神
每年桃花盛开时节,洞庭湖的鲤鱼就会随着桃花汛游到岸边浅水滩产仔。这时候若拿罩子一罩,运气好一次就能捕到一百多斤鱼。这就是捕“散子鱼”。但人一下水就会染上血吸虫病。有个村子教训惨重。上世纪60年代,村里8个劳动力同时下湖捕散子鱼,同时感染血吸虫病,6人急性发病,两人死亡,两人病入晚期。血的教训,应该令村人引以为戒。然而,人们抵挡不了鲤鱼群的诱惑,下湖捕散子鱼的大有人在。为了坚决制止捕散子鱼,陈文征在群众会上讲过,在广播里面喊过,上门挨家挨户劝过,可还是有个别胆大妄为之人我行我素。没办法,陈文征只得使出那最原始最笨拙的一招:守株待兔;每年鲤鱼产仔季节镇守在大堤上。好几回,那些背着捕鱼罩偷偷来捕鱼的村民,远远望见陈文征这个为了老百姓的健康日夜守护在这里的血防医生,只好羞愧而回。
三、朵朵金黄的闹洋花
在陈文征的故乡湖南攸县,每到春天到来,红色的杜鹃花漫山遍野开放,花朵可食,味甜带酸。孩子们常常上山采摘。少年时候的陈文征也上山采摘过。其中有一种花外形很像杜鹃,但颜色是金黄色。这种花是杜鹃的变种,叫闹洋花,有剧毒,绝对不可食。然而,是很好的土农药。煮水可杀虫害。华容县乡间山野每到春天也开着闹洋花。陈文征心想,闹洋花是否也可能杀死钉螺?在一个星期天,陈文征独自上山采摘闹洋花带回煮水。然后,将药液倒在屋前屋后的沟渠里。经过观察,发现凡接触到闹洋花药液的钉螺全部死亡。这个情况,使陈文征很是高兴。因为屋前屋后的沟渠是人们常去的地方,极易感染血吸虫病,而又往往被人忽略。为了替国家节约开支,且有效灭螺,陈文征常常和姐妹们上山采折闹洋花煮水灭螺。她们往往放弃假日的休息,带着干粮,清早上山采摘闹洋花,夕阳西下才回到住地。村民们见了,大受感动,异口同声,夸奖她们是“朵朵金黄的闹洋花”。
四、干女儿的故事
那是1978年10月,陈文征已经从医15年,抢救过2924例急性血吸虫病。其中,救治了一个很危重的急性女性患者。她高烧40℃,情况很差,已对她抢救了两个多月,病情却每况愈下,而且腹中慢慢长出一个疑似癌症的肿块,有胎头大。医生们使出浑身解数仍无法回天,家属面对自己的亲人万念俱灰,打算放弃治疗,用75元买好一口棺材,准备就近葬在县城附近的黄湖山脚下。此时此刻,陈文征心情极其复杂,她恨自己水平低,让鲜活的生命在眼前逝去。苦思冥想,哪怕还有0.1%的希望,就该向前走,弄清楚腹部是什么肿块。征得家属同意后,对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探查,后又送病人去湘雅医学院作病理诊断,发现此乃国内罕见疾病——胰腺血吸虫病(此前医界从无这种病例报告)。病诊断清楚了,但此时病人已十分脆弱,持续高烧。依照血吸虫病常规治疗是不妥的,但又是唯一的方法。经过精心策划,采用小剂量,多疗程,不断灵活变通的医疗方案,三个多月后,终于呈现一线曙光。病女腹部的肿块慢慢缩小,身体慢慢康复。
出院时,患者的父母紧握陈文征的手含泪说:我女儿这条命是你救的,就给你作干女儿吧。此时的陈文征微笑以对,欣慰有加。往后30多年里,这个女孩结婚生子,有了一个幸福的家,而且每年都到县城来拜望陈文征这个干妈妈。
五、“臭老九”没被斗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时期,那些受过高等教育,且在事业中有一定影响的人员中,造反派往往把他(她)们定为“臭老九”,且要抓出来作为批斗对象。卫生系统知识份子多,更逃不过这一劫。眼看一个接一个的同事先后被大字报围攻、戴高帽子游行、大会批斗……战战兢兢的陈文征,时时担心自己不知什么时候也会挨批。却又不知这种厄运何时到来。有一天,病友得知造反派要揪陈文征了。此时,只要能够站起来的病友,在医生办公室里,里三层外三层把陈文征围在中间,理直气壮地对造反派说:“陈医生夜以继日,勤勤恳恳、精心替我们治病,不是臭知识份子,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谁来揪斗陈医生,我们贫下中农就要揪斗谁!”由于受到病友的保护,造反派头头也就打消了揪斗陈文征的念头,悻悻离去。
陈文征女士现已高龄,儿孙绕膝,在华容县安度幸福晚年。她正在撰写《血防医案》等著作,总结数十年的血防经验。她的著作将是珍贵的医学文献。
毛泽东诗曰:“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陈文征是六亿神州舜尧中的佼佼者。
(责任编辑:易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