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揽胜觅踪 >> 酒仙湖的神奇与传说 >> 阅读

酒仙湖的神奇与传说

2011-11-10 10:08:08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2045

   /刘湘林


在湖南省攸县东部、湘江流域的攸水上游,有一个绿宝石般的湖泊“酒仙湖”。

这里不仅群山绵延,风光如画,而且历史悠久,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

寒婆茶

话说很久以前,在攸河上游一个叫寒婆坳的地方,有一户人家,家境贫寒,但女主人倪二嫂的凉茶清凉解渴,远近闻名,过往行人无不赞叹二嫂贤慧美貌,凉茶地道,久而久之,人们把二嫂称作“寒婆”,把倪二嫂泡出的凉茶叫“寒婆茶”。

一天,酒仙铁拐李云游至此,时值暑天,口干舌燥,正想找点水喝。忽闻一股茶香,酒仙跳出云端,落到寒婆家门口。寒婆见有人来,急忙递茶待客,酒仙接茶就喝,顿时暑气全消。酒仙落座后定睛一看,眼前的寒婆眉清目秀,落落大方,细打听寒婆家靠丈夫和俩个儿子上山打柴和下河捕鱼为生,为过往行人提供凉茶却从不收费,日子过得清贫。酒仙听后非常感动,就把自己修炼几千年的酿酒秘方传授给了寒婆。

此后,寒婆一边为过往行人提供凉茶,一边酿酒卖。由于酒醇味香,生意十分红火。寒婆自己富了,便将酿酒秘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邻,一时寒婆坳户户酿酒,店连店,铺连铺,寒婆坳紧靠攸水河,于是就被称作“酒铺江”。后来酒铺江的酒名越传越远,长沙、湘潭、衡阳和江西省的客商都来酒铺江贩酒。于是,人们在酒铺江开设了专门的运酒码头。久而久之,酒铺江又称“酒埠江”。攸河流经酒埠江时,形成一个小湖泊,湖水湛蓝,酒香四溢,人们就称其为酒仙湖了。

挎竹舞

酒仙湖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专家、学者进行历史研究提供了空间,“挎竹舞”就是重要方面。“挎竹舞”是一支集古老先民生活和艺术思想于一体的民间传统舞蹈,它取材于酒仙湖周边山区农民的生活。远古时期,该地区野兽众多,影响农业发展,为驱赶野兽,人们将楠竹砍断劈开,称之为“挎竹”,在山间行走时可以发出很大声响,用来相互壮胆;晚上人们带着火把和挎竹,守在各自的庄稼地里,打着挎竹,舞着火把,发出的呼喊声和挎竹声,此起彼伏,驱赶着野兽。随着时间的推移,挎竹这种原本用于驱赶野兽、传递信号的工具加入到乡聚祭祀和民间文化活动中,人们穿着新装、打着挎竹,跳起舞蹈,形成了“挎竹舞”,一直流传至今。现在,“挎竹舞”已列为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酒仙湖周边民间的“烧架香”祈天活动,也始之久远,流传至今。

龙旋鱼

酒仙湖景区地形、地貌复杂,湖水清澈碧透,四周树木茂密,植被保护良好,是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天堂。境内珍稀保护动物较多,已发现陆生脊柱动物180种,有国家级保护动物21种,特别是山洞里游来的“龙旋鱼”,更具神奇色彩。

《攸县志》(乾隆版、同治版)载:“罗浮江,在东乡,其东一百四十里,自禹王洞石窦中发源。产罗浮鱼——又名龙旋鱼,半里许即入攸水。”又载:“酒埠江,县东七十五里。攸水自东来,兰村、鸾山之水同官田双江口注之。合流五里为酒埠江,水始益大。每岁春月,罗浮江鱼至此,五月初旬即返,龙旋鱼,故名。乡人伺鱼返,截流取之,岁以为常”。谚云:“罗浮鱼,不过酒埠江”。

龙旋鱼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禹王洞的洞中河流,也有的生活在鸾山皮佳洞中,主食石面上的苔藓,体长不超过十厘米,圆略扁,通体灰白色。龙旋鱼生命力特强,食之,有祛病强身功效,尤其是跌打损伤的人食之有奇效。现在,龙旋鱼仍然是每年春季进入酒仙湖,于五月初返回禹王洞或皮佳洞。

宝宁寺

或许神仙也留恋着人间美境,酒仙湖景区的宗教文化源远流长,传播深远。酒仙湖景区宗教文化的中心和基础是寺庙建筑与寺庙文化,又以佛教、道教、儒教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各种宗教活动的传入、发展遍布酒仙湖景区四周,留下了有据可查的寺庙道观遗址有40多处,现存仍有宝宁寺、香山寺、云中寺、至乐庵、七郎庙、保民观等10多处。

座落在酒仙湖之滨的千年古刹宝宁寺,开创于唐天宝10年(751),是湖南最早的佛教禅院之一。开创人就是称呼“六祖慧能大师”为师祖的攸县人——旷长髭。宝宁寺为佛教禅宗曹洞宗祖庭,从唐五代至宋元期间,香火一直很盛,成为湖南名刹和佛教南岳、江西两系的交往中心。旷长髭及法嗣石室、法孙勇禅师都是得道高僧,他们的语录和行迹在佛教典籍《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指月亮》等书中均有记载。

宝宁寺中还有享誉中国佛教界的“三绝”和“三奇”。三绝:一是普同塔,二是祖师塔,三是《宝宁寺志》和王夫之(即王船山)的《宝宁寺志叙》。三奇:一是千年沉水樟,二是四季青绿的观音竽,三是常年不涸的千年古井。

鉴于宝宁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声誉和地位,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佛教泰斗吴立民大师为宝宁寺亲笔题写了“宝宁寺及旷长髭墓足称国宝”的盛誉墨宝。全国著名寺庙中编修志书的在北方只有“少林寺”,寺院修志本属罕见,宝宁寺修志、定稿、刊行早于少林寺,已开先河,而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王船山为宝宁寺写志序,更是旷世之举。因此“北有少林,南有宝宁”之说盛极中国佛教界。一代佛学泰斗吴立民用“足称国宝”四字来评价宝宁寺,实是恰如其分。1983年,日本国曹洞宗徒来华访祖时将旷长髭列入祖师名册,他们专程来到宝宁寺,参拜佛教禅宗曹洞宗祖庭,一时在全球传为佳话。

(责任编辑:钟莹峰)


相关文章
2014-08-10 09:42:15
2014-08-10 09:41:47
2014-08-10 09:41:19
2014-08-10 09:39:42
2017-07-13 10:38:28
2017-07-13 10:37:34
2010-04-18 22:00:07
2017-07-13 10:35:47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