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支国
“贤侄,我是姑姑。我父亲和你爷爷都不在了,但他们结下的情谊,我们后代不会忘记!”10月16日,永州道县寇公街居民蔡绍华家中,走来一位特殊的“亲人”。耿飚将军之女、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耿焱,在株洲市政府办、市委党史办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这里,代表父亲寻找、感谢当年帮助红军渡河作战群众的后人。
82年前,蔡绍华的爷爷和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夜渡,帮助耿飚率领的红军搭桥过河,攻下道县、奔袭湘江。这个渡口后来被当地群众称为“红军渡”。
当年的红军渡,成为战争年代人民群众与党领导的红军之间鱼水情的见证。如今的红军渡,又见证着红军后人与人民之间亲情的延续。
一封耿飚的来信
引发“寻亲”之旅
蔡绍华家临时拼凑的条桌上,铺展着当年耿飚率领的红军与群众交往的各种历史资料,大家围坐在一起,争相回忆着、述说着道县人民与红军那段难忘的亲情故事。
不远处的红军渡,潇水静静流淌,仿佛也在肃然倾听。
1934年11月18日晚,耿飚、杨成武率领长征的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四团到达道县潇水东岸水南村。此时,连通两岸的唯一浮桥已被地方保安团破坏,敌人拆除了浮桥的铁链,把支撑浮桥的船拆散,转移到了靠城的对岸,红军无法过河。
蔡绍华的爷爷蔡如燕当时在县城南门口外开了一间米粉店。他和表哥黄玉祥、“老庚”王志生,悄悄爬上南门城楼观望。
“我们都是兄弟,我们要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请你们都放船过来吧……”红军在对岸喊话。
蔡如燕他们嘀咕:“红军在水南村住了一晚,没见扰民的事情,看来他们讲的是真的。”
三人找来几名要好的街坊帮忙,到附近居民家中借来晾衣的竹竿。蔡如燕第一个登船,把船撑向对岸。大家把25艘木船用铁链拴在一起,架好浮桥,带领红军顺利过河,迅速攻占了道县城。耿飚、杨成武后来专门看望了蔡如燕他们,向他们表示感谢。
上世纪70年代,蔡如燕到北京寻找当年渡潇水的“红军团长耿飚”,可惜耿飚外出,双方未能见面。1991年3月,耿飚偶然知道此事后,亲笔回了一封信:
“蔡如燕同志:你的口述信已收悉,谢谢你将五十多年前的事,还能记得清楚。杨成武将军身体还好。我的身体还好,但时不我留,也已八十有二了。特写这几个字作为回信,并祈你多多保重,全家安康。”
1999年,蔡如燕去世,享年85岁。这封北京的来信,被他的儿孙视为传家宝,完好保存至今。
前不久,湖南卫视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节目播出了这封信的内容,耿焱在电视上一眼就认出那是父亲的手迹。
“那么多年过去了,一个老人还记得当年红军的团长、政委。他们没能见着,那我们后人就来看看他。”耿焱决定前往永州道县,探望蔡如燕的后人。
重走红军渡
感受红色亲情
耿焱拿出一套父亲的传记,递到蔡绍华夫妻手中。翻开扉页,上面留有耿焱刚刚写下的一句话: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红军后代将永远牢记当年人民冒着生命危险为党和红军作出的牺牲和奉献。”
是啊,可敬、可爱的人民,正是有了你们的有力支持,红军才冲破各种艰难险阻,赢来伟大长征的最后胜利。
当年,红军从渡口进驻道县县城后,蔡如燕和表哥黄玉祥领着红军继续往广西进军。一个多星期后,蔡如燕回到家,就被国民党抓进了牢里。家人想方设法,最后在一个基督教牧师的帮助下,用稻谷才将其赎出,逃过一劫。出狱之后,蔡如燕改名叫蔡子奎。而他那跟着红军走了的表哥,至今音信杳无。
听到这段尘封的往事,耿焱激动不已,双手紧紧握住蔡绍华的手,动情地连声道谢:“作为后代,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我们会世世代代传颂下去,永远记住这些为革命做过好事、贡献过力量的人民。”
怀着对人民的深深感恩,带着对先辈的敬仰怀念,在父亲离开红军渡82年后,耿焱再次来到了潇水河畔,踏上当年父亲和红军将士走过的浮桥。耿焱沿着父亲的足迹走了个来回,参观红四团当年的临时指挥所,凭吊陈树湘烈士墓,寻访红军墙、湘江战役指挥部。
得知蔡如燕之子、蔡绍华的父亲患病,正在医院治疗,耿焱一行来到医院看望,并送上慰问金,嘱咐他保重身体。
蔡如燕当年在道县城南门口开的米粉店,如今,蔡绍华夫妻继承祖辈,米粉店生意兴隆。第二天早上离开道县,耿焱特意到蔡绍华米粉店,要求吃碗米粉再走。她要用这种朴素的团聚方式,再次感受“家人”的亲情。
每人一碗普通的三鲜米粉,外加一个蛋,“一家人”吃得格外鲜香。临行前,耿焱坚持一定按价付费。
“我们要永远铭记人民、感恩人民,珍惜这份革命亲情,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耿焱说。
“我们会好好保存爷爷他们与红军留下的珍贵记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蔡绍华说道。
潇水河畔,红军渡仍在,浮桥模样已改。数十艘黄色的小铁船组成浮桥“桥墩”,“桥面”由数百根大小相近的圆木通过铁锁链拼接而成。
哦,永远的红军渡,坚固的军民桥!(责任编辑:卫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