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红色记忆 >> 毛主席与茶陵人民的情缘 >> 阅读

毛主席与茶陵人民的情缘

2010-03-30 16:16:55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 浏览:915

毛主席与茶陵人民的情缘

龙一茅

茶陵是井冈山根据地六县之一。早在井冈山根据地创建之初,当时的毛委员就与茶陵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1927年“马日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和逮捕我工运、农运骨干,茶陵革命处于低潮。当年10月,毛委员率秋收起义部队进驻井冈山后,即指示部队攻克茶陵县城。1021日,团党代表宛希先率一营二、三连攻进茶陵城,砸开敌监狱,救出了李炳荣、袁肇鸿等80余名工农运动骨干,并沿途张贴革命标语和以湖南工人领袖郭亮名义发布的布告,使茶陵人民深受鼓舞。一时间,茶陵大地在“共产党还在”,“革命军还在”,“郭亮还在”的传扬声中,革命活动频频兴起。潜伏在潭湾、东岭、西岭等山区的茶陵游击队,在陈韶、谭思聪等的带领下,走出深山,在县城周围乡村组织开展革命活动。19271118日,遵照毛委员的指标,团长陈皓、党代表宛希先率领工农革命军二克茶陵城,驻扎洣江书院,历时49天。工农革命军进城后,在宛希先的主持下,于11月下旬,成立了中共茶陵县委,也是湘赣边界组建最早的县委。同时,按照毛泽东的指标,宛希先等同志帮助组建茶陵县工农兵政府。1128日,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工人代表谭震林任主席,与农民代表李炳荣、士兵代表陈仕榘共同主持开展政府工作,内设民政、财经、青工、妇女等工作部门。随着县委和县工农兵政府的建立,茶陵县船工、印刷、铸造等十多个工会和马江、文江、瑶里、严塘、红桥等区工农兵政府和40多个乡、村农会、赤会队相继恢复和建立起来,城乡革命活动轰轰烈烈。

憨厚、勤劳、勇敢的茶陵人民对于毛委员的关心、支持,铭记在心,并以“涌泉相报”的朴实感情,积极投身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为此,茶陵人民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从而更加深了毛委员对茶陵人民的关切和爱戴之情。

19271226日,湖南军阀派吴尚部一个加强团,卵翼几个县挨户团,进攻茶陵县城。面对强敌的反扑,驻城的工农革命军和茶陵县游击队、赤卫队、纠察队,顽强战斗。然而力量悬殊,战斗到夜晚时,工农革命军决定撤退,茶陵县委、县工农兵政府组织茶陵民众在山头阵前竖红旗布疑兵,在洋油桶里燃放鞭炮骚扰和麻痹敌人,直至工农革命军撤退后,才退出阵地。

是时,毛委员也到了茶陵。

毛委员因被草鞋打烂了脚,行走不便而未随部队来茶陵。由于陈皓一伙阴谋叛变,想带部队投奔国民党方鼎英部。并派副团长韩昌剑带陈皓的亲笔信与方联系。韩昌剑因寻找方鼎英部无着,转回到宁冈乔林落脚。事情的底细被在乔林工作的毛泽覃、赵英、赵发仲探悉了,报告毛委员。经查证,毛委员下令将韩昌剑秘密处决了。加之,毛委员得知敌人进攻茶陵城的消息,这样危急的形势促成了毛泽东的茶陵之行。

1225日,毛委员率毛泽覃、陈伯钧、黎猷教等人,从宁冈茅坪出发,走70余里赶到茶陵坑口墟。次日,毛委员一行向茶陵进发。沿途乡村的农会干部即组织赤卫队员站岗放哨。当他们来到与茶陵城一水之隔的中瑶村时,夜幕已经降临,因对城里情况不明,不便轻易进城,便决定在中瑶村陈韶家里住下来。不久,毛委员得到中瑶村赤卫队陈苟仔关于城东门浮桥已被拆掉和东门外没有发现敌人的报告,神色依旧泰然,默默地吸着烟。为了安全,以防意外,陈苟仔主动请战,带领几名赤卫队员,冒着严寒泅水过河打探消息,毛委员深受感动。

1227日拂晓,陈苟仔向毛委员报告部队已向南撤的消息。毛委员当即决定追赶南撤的部队。中瑶群众则将一条泊在河滩上的小船推入洣江河里,将毛委员一行渡到对岸,踏上追赶部队之路。

陈皓率部先于毛泽东达茶陵南面的湖口墟镇。湖口往东即到宁冈;往南即去酃县、桂东。部队到达这里即发生了一场大的争执。陈皓意欲向敌方鼎英部靠拢,以去湘南发展、扩大队伍再回井冈山为借口,命令部队继续南进。宛希先、张子清等(包括茶陵党政领导陈韶、谭震林等在内),则主张部队东向宁冈,回到毛委员身边去。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时,陈皓以团长身份强令部队南进。在部队不情愿地离开湖口南去的严峻时刻,毛委员及时赶到湖口,传令部队返回湖口宿营。

当天晚上,毛委员在住处——湖口墟背老园里王其生家,主持了连以上干部参加的紧急会议。会上,揭露了陈皓一伙企图将部队拉向湘南叛变投敌的阴谋,毛委员当即决定将陈皓、徐庶、黄子吉一伙看押起来(后在砻市处决)。然后,讨论了部队的行动方向。

28日晨,毛委员在湖口墟东侧的一块稻田里召开了工农革命军全体指战员会议。参加这次大会的还有从城里随工农革命军一同来的茶陵游击队、赤卫队、纠察队,及一些农民群众。会上,公布了陈皓一伙的罪行,宣布了张子清代理团长的命令。随后,毛委员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大意是:目前,军阀混战,没有空闲来管我们了。革命群众经受了挫折,觉悟提高了。这些均对我们有利。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有了这块根据地,我们屁股坐在罗霄山脉,两脚伸出江西湖南,依靠周围几十个县,上千万人口,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

毛泽东这一席话给了与会人员以教育和鼓舞。茶陵200多名赤卫队员、纠察队员、游击队员当即报名入伍,要跟毛委员上井冈山。目睹这一情景,毛委员激动不已,当即批准,并将其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第二营,由尹吉希任营长,袁肇鸿任副营长。

大会之后,部队即向宁冈进发。行军路上,毛委员一路做群众工作。当部队行进到南江村时,见贫苦农民胡金仔衣着单薄,靠着墙边瑟瑟发抖,一手拉着孩子胡庚生,一手指着前往的革命队伍,意欲将孩子送给部队。毛委员即走向前去,将自己身上的棉衣送给胡金仔并嘱咐他好好养着孩子,等孩子长大了再加入革命队伍。三年后,胡庚生真的当上了红军战士。

从此,毛泽东同志更加信任茶陵人民。从茶陵到达宁冈后,他即把陈韶、谭思聪、尹宁万等调到身边工作。他对茶陵在井冈山根据地中的地位十分关注,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就有9处提及茶陵,肯定“茶陵有很好的群众”。他对茶陵人民的工作非常满意,曾总结工农革命军攻占茶陵县城的经验,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称赞茶陵的“同志们都有进步的工作,同样值得我们大家称赞”;在与原沈阳军区后勤部部长龙开富将军交谈时,他称赞:“茶陵的同志很勇敢,很会打仗,茶陵牛嘛!”茶陵人民则坚定不移地跟随毛泽东同志闹革命,无论斗争多么残酷,无论环境多么险恶,始终坚贞不二,前赴后继。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到全国解放,有3万多人为中国革命战死沙场,现追认在册的革命烈士5200多人。

解放以后,毛主席对茶陵人民仍一往情深。1950年,他即派慰问团,慰问茶陵人民;他曾分别给与他在湖南一师同学的曾正邦(茶陵马江乡人)及井冈山时在他身边工作过的陈淑同、陈泽同姐妹俩(马江人)亲笔写信,勉励他们在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工作。他与不少茶陵藉同志过从甚密,友谊历久弥坚。譬如,他曾称赞谭余保(舲舫人)是“独胆英雄”;在志愿军第一军政委颜金生将军(腰陂人)从朝鲜回到北京时,他亲自接见,并与其亲切握手合影;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毛主席看到时任新疆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新疆军区司令龙书金将军(秩堂人)时,即走上前去,与他亲切握手合影;他曾多次邀原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段苏权将军(尧水人)一起接见外宾和有关人士。特别是在38年后,毛主席“千里来寻故地”,“重上井冈山”时,第一站就来到茶陵。

那是1965521日,毛主席在汪东兴和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等的陪同下,于上午从长沙乘专列到醴陵后改乘吉普车,下午4时许来到茶陵。当晚下榻县委常委楼25号房间。这是他解放后唯一的一次夜宿县城。

毛主席边听取张平化、李颖的汇报,当听到茶陵解放后发生的巨大变化时,他顿然驻足,若有所思地说:“时间过得真快呀!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现在不同了,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当李颖汇报到1960年茶陵已修建了横跨洣江的“湘赣大桥”时,毛主席饶有兴趣地说:“茶陵有了大桥,不错!不要叫湘赣大桥,就叫茶陵大桥嘛!”

毛主席在茶陵用膳很简单,吃的就是大米饭和“四菜一汤”,即红烧鲤鱼、猪尾根肉、红烧肉、盐蘸辣椒和茶陵特产汤——糊腊,外加一盘茶陵腌蒜及豆腐乳。虽然这些菜“土气”,但毛主席却吃得津津有味。

次日上午,汪东兴同志向毛主席汇报了“茶陵县委、县政府的同志想见毛主席”的要求,毛主席听后,说:“当然要见嘛!来一次茶陵也不易呀!”毛主席喝了一口龙井茶,点燃一支烟后,高兴地对汪东兴说:“你先去安排好,待后我就过去。”10时许,茶陵县委、县政府在家的领导成员整齐地列在常委楼前。毛主席从常委楼走出来,向大家招手致意,并一起合影。合影后,毛主席对同志们说:“这次就不跟大家多谈了,要赶路,谢谢大家。现在,茶陵变化很大,你们要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茶陵的同志们看到毛主席精神焕发,兴高采烈,都使劲地鼓掌,目送毛主席登上汽车。

毛主席从这里上井冈山。至今已44年了。然而,在茶陵人民心中却犹如昨天,毛主席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现在,毛主席的住地——县委常委楼,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供人们学习和瞻仰,以寄托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同时建立了“毛泽东同志在茶陵实践活动陈列室”,通过实物、照片、文字回忆等展示毛泽东同志1927年在茶陵创建中国第一个工农兵政府,惩处叛徒陈皓一伙的“湖口挽澜”事件以及38年后“千里来寻故地”的真情实景,再现毛泽东同志与茶陵人民的情缘,让后人受到教育和鼓舞。

参考文献:

①党史专题:《宛希先率领一营在茶陵等地活动》,原件存茶陵县委党史办。

②《毛泽东与茶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1月版第25-31页。

③《毛泽东与茶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1月版第41-49页。

④《一件棉袄》,原载《湖南文学》1963年第3期。

⑤毛泽东给曾正邦和陈叔同、陈泽同姐妹的信的原件均存茶陵县档案馆。

⑥《毛泽东与茶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1月版第105-109页。

(责任编辑:陈益元)

相关文章
2018-12-27 17:41:11
2010-11-17 23:33:02
2010-11-17 23:32:16
2010-11-17 23:31:37
2010-11-17 23:30:54
2010-04-18 21:39:23
2012-02-02 14:08:42
2010-11-17 23:30:02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