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常青
炎陵县城西有一座石拱桥——安济桥,为炎陵县县级保护文物。这座石拱桥建于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是炎陵县现存年代最早的石拱桥,至今仍跨越在溪流之上,为东来西往的人们提供出行方便。该桥长17米,宽4.8米,高4.7米,一墩两孔,用麻石、石灰、桐油砌筑而成。桥面平铺石板,两侧以麻石作护栏。
780多年来,安济桥屡圮屡建,不仅见证了炎陵县城的沧海桑田,而且记载了炎陵人热心公益的古道热肠和好善乐施的淳朴民风,是炎陵县城一道古老而亮丽的风景。同治版《酃县志》(酃县,今炎陵县)记载了元朝县令李达的《安济桥记》。其记云:“酃治西郭外有溪焉,厥流甚细。当大雨时,行山泉汇溢,奔腾汹涌,行者苦之。先是,邑人都统陈公康叔,字平宁,于绍定三年凿石鸠工建桥,以利行旅,工未蒇而没。经百余年,间有踵事之人终成道旁之筑。公孙屈甫妻、节妇江氏,追念先志,思有以继成之。不吝重金,数月竣工,更结亭其上,以资小憩,举向所废坠者成于一旦。”乾隆壬戌年(1772),桥被洪水冲毁,罗姓族人集资修复。嘉庆十四年(1849),桥又被洪水所毁后改建成木桥。道光三年(1863)乡绅罗文璨重建二个石头桥墩,并在桥上修建了风雨亭,亭内镌石立碑,桥两边设置护栏。知县沈道宽题写桥名“安济桥”。咸丰六年(1856),罗文璨的孙子罗际鸿、罗际汲、罗际沣等对桥进一步加固。从此以后,安济桥历经风雨岿然不倒。如今,桥上亭子及碑刻已不复存在,只留下桥下潺潺的溪流,和经岁月打磨熠熠生辉的麻石,在鳞次栉比的现代楼房簇拥下,安详地聆听着时代匆匆前行的脚步。
安济桥是炎陵县古代公益事业的一个缩影。据同治版《酃县志》记载,古代炎陵县有有稽可考的桥梁70座,义渡24处,凉亭83个。这些关乎民生的公益事业,几乎都是由地方乡绅倡议,民间举资出力修建。如:同治二年,重修洣泉书院,邑人万典章独资四十万,捐租百石。同时,众人捐赠“膏火修金田”370亩,田租用以解决“学师薪水之资”“捡盖之费”。明嘉靖、万历,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炎帝陵修葺都是民间捐资。清代罗骧耗资千金四次修建炎陵、茶陵两县交界的溅里桥等等,可见古代炎陵人急公好义、乐善好施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钟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