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揽胜觅踪 >> 一叶竹筏泛洣水 >> 阅读

一叶竹筏泛洣水

2018-01-29 21:59:24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268
 
                     文/林端华        

     
  “巍巍罗霄兮滔滔洣水,楚尾吴末兮眠吾始祖……”这首雄壮的颂歌《祭炎帝》一开头就告诉我们,祖宗炎帝的陵寝依山临水,凭堪舆观之,炎陵鹿原陂乃风水宝地。很多人经陆路来到鹿原陂瞻仰、祭祀老祖宗炎帝,并祈求其赐福,但他们不知道舍陆路、沿洣水溯流而上则另有一番情趣。这很多人就包括了我。不过今年5月29日后,我就不在这很多人之列了,因为此日我有幸进行了一次炎帝陵竹筏游,正如李白所言“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竹筏之游,鹿原陂河段的美景深深吸引了我,其中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感染了我,这一切所蕴涵的知识丰富了我。
  首站“河坞竹筏”。沿古朴的石板幽径而下,就可看到三面古木参天,一面河墩近水的河坞。其旁六条竹筏恬静地平躺在宽阔的洣水河面上。此竹筏不是我们小时候玩过的那类竹筏。首先,它不是竹子做成的,而是用现代工业材料塑造的“山寨竹子”做的,筏头微微翘起,筏尾平铺水面。其次,竹筏四周用铁栏杆围起,前后各设一小门,中间一路安置三把实木长椅,上面一顶篷,可遮阳避雨。坐上竹筏,安全舒适,阴晴雨雪,皆可游赏。最后,它的动力不是靠竹篙,而是马达推进器。这种现代竹筏既节省了人力又适宜游人平稳地从各个角度赏玩观景,可见现代科技无孔不入。“开筏啰……”船工一声号子开启了40多分钟的竹筏之旅。
  溯流而上,时见几股泉水从陵寝山麓顺涧汩汩而下,喧泻于洣水河中,与河水相比,清莹透澈。真想掬一汪清泉,一遣樊笼之累呀!河水平静处,左岸插江峰色,丛篁幽石;右岸则渚清辽远,芦花荡洲,雾带绕山。竹筏之乐,正在于筏动景静,景动人静,一动一静,变化无穷。河水急流处,涛声、风声、鸟声、激水声,声声入耳,满目的苍翠,倍感万类竞自由的情致。伫立筏头,面对激水扑面,少者易生青云之志,中年会有担当之情,老夫则会壮心不已。两岸偶见小小滩头,远看荷叶遍布,风情万种。经导游介绍,这不是荷叶而是野芋头。这些小滩又名芋头滩。传说这些芋头为炎帝所种,天灾时子民可挖来食用,为洣水鹿原陂河段独有品种。
  “金龙见首不见尾”是这一路中最富魅力最需想象力的一景。逆水首先看到的是龙爪石。游人需记住此景,等到距离约300米处就可以欣赏到龙脑石了。两处巨石位于神农大殿前山脚下的洣水边,爪石形似龙爪,脑石状如龙首,色皆金黄。传说当年炎帝灵柩水运至此,江水翻腾,雷声大作,一阵湍急旋涡,将炎帝灵柩沉入水底,卷入石穴。原来是水中的金龙为感炎帝救治之恩跃出水面,将炎帝请至龙宫作客。后来玉帝为惩罚金龙无理,用圣旨罚金龙化为石龙。龙头化为龙脑石,龙爪化为龙爪石。
  金龙虽然见首不见尾,但借助300米开外的龙爪石,充分发挥想象,一条腾跃洣水河畔的巨龙不就忽隐忽现了吗?只见它时而潜入河底,时而抬头跃出水面,栩栩如生,蔚为壮观。这正应了“乾”卦第四爻的爻辞“或跃在渊,无咎”。《易》贵无咎,孔子作“文言”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曾有学生问我:“炎帝真有那么多功绩吗?”我半开玩笑地说:“事实虽不全如此,但也未必不是如此哟。”以前有一日本博士很是怀疑大禹治水,8年告成。他说,后世凿一小小的运河,尚且要数十年乃至百年才成。大禹治水会如此快吗?其实,大禹治水,不过督其成而已。如果要亲身去,就算游历九州一遭也不能呀。因此《诗》曰“经之营之,不日成之”。作为首领,他仅仅起到领导的作用。以我看,炎帝神农的功绩何尝不是如此呢?至于后来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传说则更加艺术性地表达了老百姓对炎帝的缅怀和借炎帝寄寓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在龙爪石与龙脑石之间有一处幽景——“恭竹点翠”。竹林生长于陡壁上,其竹梢弯垂下来,微风吹拂,时时点着碧绿的洣水。与之初逢,她们恰如迎宾的小家碧玉,谦恭,羞容,很是惹人喜欢。待我们顺流离开,与她们道别时,“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没想到此时此景倒是此诗最佳的无字注解。活了30多年从未见如徐志摩笔下的女子,今天还真见到了如此形神兼备的竹子。恭竹的柔与巨龙的刚,相互呼应,甚是契合。
  竹筏行至龙脑石下,一转,一潭碧水映入眼帘。此处自古以来为放生之地。《藏经•序言》曾发问,如果天上失去了璀璨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世界将陷入一片黑暗;如果人们失去了善良的心,世间将会成什么样子?其实现今人类缺乏的不是物质文明,而是精神良药。纯净的佛法可以唤起人性本具的光明。“放生”实为佛教仪轨,也是民间习俗。儒家告诉我们要“仁爱”,墨家提醒世人要“兼爱”,佛家启示众生要“博爱”。三种不同的爱,佛家最为彻底,因为儒家的爱是有等次的爱,墨家的爱囿于人境,佛家的爱是爱一切芸芸众生。事实上“放生”,旨在培养我们的慈悲心。《佛经》云,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你放别人生,别人就放你的生;你救别人命,别人也救你的命。非常遗憾这次溯游我们没有因缘目睹放生场景。
  乘筏江中,有几处沙洲处在中流。或草木萋萋,芦花丰茂;或沙石裸露,全无青色。今天真是天公作美,雨霁初晴,沙渚之上竟是白鹭翔集。有的在悠闲地踱着步,有的正低头觅着食,有的引吭高歌,有的扇动白翅助跑起飞,有的在空中翩翩起舞……好一派景致“白鹭缀渚”!游人忙拿相机或手机留影,兴奋了一阵。竹筏开过去,惊动了白鹭,它们纷纷向炎帝陵的苍松翠柏飞去。导游高兴地说,你们真是贵人呀,在沙洲上难得一见这么多的白鹭呢。资料上说,白鹭属鹳形目鹭科鸟类,背及胸具蓑状羽,白色,喜成群筑巢,一般生活在湖泊、沼泽地。洣水环流、古树繁茂,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它们提供了栖息地。“白鹭缀渚”其实是白天白鹭来此觅食,小鱼、小虾、泥鳅等可是它们的最爱。
  据不完全统计,鹿原陂有300多只白鹭,它们栖息在炎帝陵寝周围的古木上。一段“白鹭守陵”的故事流传至今千百余年。不信有诗为证,诗云:“口碑同赞神农业,乔木轻摇太古春。白鹭护陵花锦簇,苍梧云气共嶙峋。”又云:“神农功德同天地,鹿原有幸葬炎帝。千古遗风说到今,白鹭虔心守炎陵。”相传炎帝逝世后,不但人间处处哀痛,就是飞禽走兽也都为之悲伤!飞禽王国的鹏鸟得到噩耗后,立即召集百鸟商讨如何报答神农的大恩大德。它们认为,人类诞生以来,即以鸟兽为食,那时所有禽兽的日子都不好过。人在一天一天地增多,禽兽在一天一天地减少。炎帝看到了,他尝百草、制耒耜、植五谷、创医药,使人类由狩猎生活进化到垦植生活。从此,鸟兽才得以休养生息。它们认为,自己虽为禽兽,但饮水思源,不可忘恩,便决定派出代表前往吊唁。派谁去呢?鸱鸮说:“还是白鹤和大雁去好,因为它们早就得到人类的好感和爱护。”大鹏认为这个意见很好,就决定派一队白鹤和一组大雁作为飞禽国的特使,前往参加炎帝丧礼。白鹤、大雁受命之后,身披白孝服,口念哀悼词,日夜兼程,不停不歇,朝着治丧的地方飞去。因为天远地阔,它们飞啊飞,飞了好些时间,才到鹿原陂。这时,炎帝的灵柩早已安葬,它们责备自己,没有赶上葬礼,在炎帝陵前天天哀哭,哭啊哭,把声音哭哑了,身体哭瘦了,面貌全非,谁也认不出它们是白鹤和大雁。它们的虔诚哀痛,感动了玉帝。玉帝下旨,给它们取名“白鹭”,命它们作为天使守卫炎帝陵。由此,它们才化悲痛为喜悦,全部留下来,为炎帝长期看守陵园。
  40多分钟的竹筏游,我们沉醉在鹿原陂河段的美景和故事中,游程不知不觉地就结束了。游玩之余,回味无穷,我也赋诗一首,以抒兴致。“炎帝陵寝临江渚,香烟袅袅祭歌舞。白鹭朝飞南浦云,金龙潜跃西山雨。巨石潭影日月悠,竹筏渔樵几度秋。鹿原古碑今尚在,洣水荡漾万古流。”
                         (责任编辑:黄声波)
相关文章
2014-08-10 10:30:14
2014-08-10 10:29:49
2014-08-10 10:28:53
2017-07-13 10:38:02
2017-07-13 10:37:05
2012-04-27 08:42:19
2012-04-27 08:41:46
2014-08-10 09:42:15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