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春平
谚语是劳动人民创作并广为流传的定型化的艺术语句,它是人民智慧和生产斗争、对敌斗争以及各种生活经验之总结,是带有讽喻性、训诫性、经验性和哲理性特征的语言结晶。在古代,对谚语的解释有许多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谚,传言也”,也有的学者称谚语为“鄙语”,《尚书•无逸》某氏传中说:“俚语曰谚”,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中记载为:“谚,直语也”。
“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深刻的道理”,这是《现代汉语词典》对“谚语”一词的解释。而《辞海》将谚语定义为“熟语的一种。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
客家谚语乃客家人精神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自然现象、社会发展和人生哲理的经验性总结,它不仅记录着客家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是客家人心理意识层面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也是透视客家人文化心理的窗口之一。
客家大县语言现象
“湖南客家人最为集中的是浏阳市和炎陵县。炎陵客家人的语言、风俗最接近粤东地区。”(见《湖南客家》著作人杨宗铮为《炎陵客家》出版作序)炎陵客家谚语的形成,源于广东、福建、江西客家人的大量迁入,地方特色鲜明的炎陵客家谚语是在闽粤赣客家聚居地域之外的一朵客家文化奇葩,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
炎陵客家人接近70%,居住面积超过全县的三分之二,可谓客家人口大县。宋代开始即有客家人迁入炎陵定居和发展,之后历经元、明、清及民国四个时代,迁徙延续了700多年,迁入以家族为单位的客家族群将近200支,主要源于广东、福建、江西等客籍地。《酃县志》载:“炎陵客家话属广东梅县客家方言。在所调查的客家话家族中,86%是从广东梅县、兴宁、五华、乳源、翁源等客家人集中的地区迁来的。目前,全县客家方言区包括东南片大部和西片的大部,其他乡镇也有一些讲客家话的,面积约占全县的72%”。
炎陵客家人的祖先继承了汉民族热爱生活、坚毅向前、战天斗地的优秀传统,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不少流传至今的客家谚语。炎陵客家谚语带着泥土的芳香,体现着客家人独特的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客家人观天测地、科学劳作、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爱国爱乡、报本寻根、自强不息、崇文重教的精神。2006年,由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炎陵飞歌》,编者采集和整理炎陵民间谚语564条。1994年版《酃县志》、2011年版“炎陵文化”丛书《炎陵歌谣》《炎陵客家》也收集刊载了大量炎陵谚语。在这些谚语当中,客家谚语数量和品味堪称首屈一指。
客家谚语凸显现社会生活
客家人的先祖源自于土壤肥沃,适于耕种的中原地带。千百年来,炎陵客家人尽管早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但在文化习俗、生产生活、为人处事等方面仍保留了客家人的传统。因此,也形成了众多“反映客家人生产生活深刻的道理”的客家谚语。
1、生产类谚语。客家人的先祖源自于土壤肥沃,适于耕种的中原地带。客家人迁徙到炎陵后,仍延续以农为本的传统,谨记“耕读传家”的祖训,迅速开垦荒地,进行农业生产,虽在明清时期有部分客家人因生活所迫背井离乡,海外漂泊,弃农从商,但大部分客家人仍世世代代固守在土地上,重复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历史。农业自然经济是靠天吃饭的经济形态,尤其是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科学技术不甚发达的时期,“天”的阴晴冷暖和雨雪寒暑成了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客家谚语中有大量关于天气、天象的谚语,如:“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等。
客家人不仅必须根据天象来安排农事,经年累月的外出劳作也对他们提出了具备天象预测基本常识的客观要求,气象谚语无疑成了当时客家人生产和生活中的指南针。另有大量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和气象谚语相结合,更是客家人重视农业生产的体现,如:“清明前好莳田,清明后好种豆”“立夏起东风,禾苗收成丰”等。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客家人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地头从事操作,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天象变化极为敏感,经过历代的总结,留下大量关于农业气象的经验性谚语:“四月四,桃子来,李子去。”“春至飘东风,树叶乱飘蓬;夏至吹东风,五谷粒粒空;立秋吹东风,禾苗皆大空;冬至吹东风,农夫袋里空”等。
除观测天象,总结天气变化与农作物生产的关系外,客家人还密切关注身边日常事物的变化,以便预知天气,安排农事,这类谚语数量也颇为繁多:“狗吃水,天将雨”“池塘翻水鱼浮面,暴雨洪水在眼前”等。
在种植粮食的同时,畜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同步发展,这也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主要经济格局,这在炎陵客家谚语中也多有体现:“三年不选种,耕田老懵懂”、“薯大无苗,芋大无根”。
2、生活类谚语。700多年前,客家先民经历长期艰辛的迁徙生活来到炎陵。他们深知在异域落地生根、安家立业和繁衍生息的艰难,只有凡事克俭、诸事克勤,克服懒惰思想而勤劳创业,克服享受思想而节俭朴素,营造褒勤贬懒氛围,才能用自己的双手垦辟出新家园、新生活。因此,客家人不论男女老幼,只要是家中的一分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必须到田里地里帮忙或帮助大人干家务活,即使白发苍苍的老人也绝少清闲之人。孩童自懂事之日起就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 即自己的田自己种,自己的事自己做,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勤劳和节俭, 好生活要靠自己去辛勤耕耘。这方面警示、教育的谚语很多,如:“越食越贪,越嫽(玩耍)越懒。”“田要日日到,屋要朝朝扫。”“扁担是条龙,一生食唔(不)穷。”“夫勤仓仓满,妻勤件件新。”“唔怕家中穷,只怕出懒虫。”“天上毛(没有)落,地上毛捡。”“一餐省一口,一年省一斗。”“有食(吃)想到无食时,等到无食节约迟。”“有油莫点双盏火,免得无油打暗摸。”
地方团结才能兴盛,家庭和睦才能兴旺,兄弟和谐事业才会越做越大、日子才会越来越好。因此,炎陵客家人特别重视家族家庭和睦相处,强调以和为贵,融洽和睦,团结协作;把尊老爱幼视为最高品德,强调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夫妻之间互敬互爱。任何情况下,都以维护家庭的和睦为大局,以坚守家业兴盛为首要,化大事为小事,化小事为和平。因此,这方面的谚语也特别多,如:“家中唔和外人欺,公婆唔和子嫂欺。”“打虎要亲兄弟,战场要父子兵。”“忍得一时气,免得百日愁。”“骂人的不高,挨骂的不矮”等。
客家先民作为“客”,是“后来人”,来到炎陵这个陌生的地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早已被其他民族占据,他们只能向尚未开发的山区进军,才能找到落脚之地。炎陵西片地势开阔,而客家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客家人面临险恶的自然环境,为了生存立足,除了需要有坚强坚定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本领,还需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炎陵客家人生性顽强,不怕山高路遥,不怕风高浪急,一心勇往直前找出路,开创新天地。这种抗争精神的的谚语多如牛毛,如:“人争气,火争烟”。“只有上唔去的天,没有过唔去的山”。“人毛大目标,稻草压弯腰”。“人怕毛志,树怕毛皮”。“有志成龙,无志成虫”。
3、社会类谚语。在炎陵,大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四世同堂,这是出于生产劳动的需要,集中劳作方能在农时期限内将农事完成,而共同劳动的过程又进一步强化了宗族意识和家庭观念。因此,客家人极为重视血缘亲情,如:“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多叫一声叔,少走十里路”等,这类谚语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客家人的血亲宗族观念。
客家人世世代代在土地上辛勤劳作,长期的耕作更使客家人对土地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和依恋感,这种依赖感和依恋感迅速扩大至他们所生活的土地上,对于生养自己的土地故乡自然也热爱有加,因此乡土意识也特别强烈。这种故土情结不仅仅体现为寻根溯源,探询祖宗源自何方,也体现为对迁移后所定居之地的认同感,如反映乡土情结的谚语:“摘瓜寻藤,念祖寻根。”“金窝银窝,当不得自家狗窝。”“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等等。
更难能可贵的是,客家人由对小家对故乡的爱,上升到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热爱,“有树才有花, 有国才有家。”“舍命才算真英豪, 爱国方成大丈夫”等谚语是客家人的乡土观念升华为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的最好例证。
偏居一偶的炎陵是典型的农耕山区县,自然条件艰苦,要生存就得力耕,要发展全靠苦读。在儿童时期,无论智愚,家长都以贫穷落后、难以为继的生活境况好言劝谕,激励子孙勤奋读书的谚语特别多。如:“三代唔读书,蠢如一只猪。”“想爱食肉就养猪,想有出息就读书。”“不学唔知,不问唔晓”等。
客家谚语蕴含民间智慧
客家人迁徙到炎陵后,仍延续以农为本的传统,因此,炎陵客家谚语也深深地烙上了农耕文化特征。首先,乡土气息浓厚。炎陵客家谚语多用农村寻常之物入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坦率质朴不遮掩,有话直说,无所顾忌,且散发着诙谐幽默的色彩,有如农民的淳朴、憨厚和机智,虽不甚典雅, 但韵味独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其次,语言通俗易懂。谚语类似成语,就是人们生活中常用常说的现成话,但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记易传,而且一条谚语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道理通俗化、口语化,是客家人思维火花的碰撞。再次,内容丰富多彩。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与此同时,炎陵客家谚语蕴含着民间大智慧,对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时代意义。第一,传承了民间智慧。客家谚语种类众多,是千百年来民间集体智慧的结晶。尤其是一些关于农事和气象的谚语,更是客家人得以观天察地、战天斗地、创造财富、生存繁衍和发展进步的“科技”保障,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农谚在服务农业生产、防御自然灾害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收集整理客家谚语,宣传普及、综合利用行业谚语,就是传承先民智慧的过程。第二,有利于践行核心价值观。炎陵客家传统谚语,充分体现了社会公德、处事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要求,可以说是“生活智慧、处世纲常。”“修身守则,励志良方。”充分运用客家谚语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琅琅上口的特点,传承发扬好这些优秀谚语,有助于知礼和善、诚信守法,有助于传扬客家传统美德,提升大众文明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生根。第三,弘扬了客家文化。客家谚语源自客家大众,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为客家人民所创作和传承,深深根植于客家人生活之中,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具有文字简练、形象生动、和谐押韵、朗朗上口以及音乐性、口语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是客家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客家谚语,就是丰富民俗文化、弘扬客家文化。
(责任编辑:易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