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洣云
谚语作为民众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是民间创作并在口头上广为流传的一种短小精炼的文学样式,是民俗文化的一种类型。
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茶陵民间无名作者,根据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经验,信手拈来,唱出来是歌谣,哼出来是号子,讲出来是故事,一句格言就是谚语。
茶陵境内所产生的谚语种类,几乎涵盖了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按谚语内涵来分,其可分为两大类:生产劳动类谚语与社会生活类谚语。
一、生产劳动类谚语
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反映各种生产活动的客观规律的谚语都纳入生产谚语。生产劳动类谚语包括:农事谚语、气象谚语、茶业谚语、林业谚语、家肥谚语、渔业谚语、商贸谚语等。
生产劳动谚语是产生得最早的,是劳动大众对自然规律、生产经验的认识和总结。成为民众口口相传的科普教科书,在现实的生产实践中发挥着传授知识、交流经验、指导生产、教化民众等功能。如: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七葱八蒜,九蚕十豌”。人们根据节气、月份,来安排农作物的耕种。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东虹晴,西虹雨,南虹北虹涨大水”。人们观察气象,得知天气情况。
“绿化荒山头,千沟清水流” “山上没有树,庄稼保不住” “十年栽树,百年歇凉”。讲植树造林的好处。
“遇事三思而后行,货比三家不吃亏” “和气生财,财源自来”。讲商贸活动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农事生产实践中,注重施肥的重要性。
着时代的发展,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方面占据了一席之地。“采茶半箩筐,手中留余香” “酒满敬人,茶满伤人” “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琴棋书画诗酒茶,柴米油盐酱醋茶” “客来无烟茶,算个啥人家”等。茶文化源远流长,人情客往、待人接物、民俗节庆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茶。
二、社会生活类谚语
在民众生活领域里,还涉及到了关于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伦理原则、人生经验、生活知识等方面谚语总和的社会谚语。社会生活类谚语包括:正气事理谚语、时政谚语、生活谚语、风土谚语、风水谚语等。
“茶陵有三宝:生姜紫蒜白芷脑。”一句谚语使人很难忘记茶陵的土特产。这些土特产,在明清时期,曾经是贡品。
“茶陵的城墙,安仁的城隍,攸县的婆娘。”把茶陵的城墙上升到一个高度,让人很容易记住。
“茶陵有个回水滩,江西有座离娘山。”意思是说,茶陵人无论走多远,或者在外面呆多久,最终是会回来的;江西人无论走多远,一去不复返的。
“腰陂腰,中间低两头高,十个妹叽九个骚。”把腰陂的女孩,推向到高一个层次。那里的女孩水灵灵的,皮肤白皙,个子高挑,惹人喜爱。
“舲舫石陂坳,三年两不靠。”高度概括舲舫的地理特征,反映了老百姓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种出庄稼确实是不容易的。
“子沐大人,保佑平安。”为民仗义的秀才陈子沐成了茶陵安仁永兴耒阳老百姓心目中的神。
这些风土民情类谚语,都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
“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表达了劳动人民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之情。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干部总是起带头作用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时政类谚语,无不打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内容。谚语是时代发展变化的晴雨表。时代的变化,大量新事物、新词语还在源源不断地进入民间谚语,不断丰富、充实、更新这一民间文学形式。如“要想富,先修路” “城镇变绿海,除尘少公害”等。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里,孝道文化源远流长。从周朝开始,就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与规范人的行为准则,礼制很完善。如“凡事孝为先” “生儿防老,积谷防饥” “家有一老,胜过一宝” “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 “羊有跪乳之恩,鸟有反哺之义”等。在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的古代,人们倡导的是事亲行孝,弘扬传统美德。
人类社会总是在艰难曲折中发展前行的,世界总是充满希望的。有邪恶,就有正义;有不讲事理的,也有讲事理的。如“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身正不怕影子斜”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虎死不倒威”等。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理服人,用理性解决冲突,倡导的是讲气节、明事理、扬正气。
人生活在世上,几乎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习,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有的摸索着学习,甚至活到老学到老,用于指导现实生活。如“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练手生” “读了增广会讲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大媳妇做鞋,二媳妇看样” “草鞋冇样,边打边像”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等。
人在世界上归根结蒂是为了生存生活,在选择食材的时间、部位也是蛮有讲究的。穷也好,富也好,各有各的生活标准。贫穷人生活为了填饱肚子,为温饱而奔波;富裕人生活是讲究生活质量的,很奢侈。倡导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正月薯皮嫌,二月薯皮甜,三月没有薯皮沾嘴唇” “穷得富得,富得骨头耐不得” “吃狗肉不吃肠,等于没有尝” “勤勤俭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 “积累有如针挑土,挥霍好似水推沙”等。
“屋前有水屋后山,不出富翁便出官” “门前有流水,家财万贯来” “前不栽桑,后不栽柳,窗前不栽鬼拍手(杨树)” “庙前贫,庙后富,庙左庙右出鳏(guān)孤。”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总结出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会选选儿郎,不会选选家当” “作坏良田一年穷,讨坏老婆一世穷” “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婚姻家庭对人生影响最大,家是心灵的港湾。
“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等。保健养生,教诲谆谆。
“一人不上路,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独坐莫凭栏” “七不出,八不归” “入乡随俗,入门问禁”。古时候人类的生存环境很恶劣,交通不方便,困难重重,随时都有危险发生。特别是受儒家思想影响,人们常常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来约束人的行动范围。这些禁忌谚语是对出行、入乡人的一种关爱、一种牵挂。
谚语是古代民众口口相传的指导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即使在今天,对人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责任编辑:钟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