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潞水话,指的是潞水镇的上坊片(包括桑官、大元、大台、农元四个村)、下坊片(包括元王、下坊、田土、首团四个村)及腰陂镇石陂村双石门组等地使用的一种方言。据1988年的户口资料显示,使用该方言的人口约为18000人。
潞水话使用区域狭小,语音、语调独特,地方特色十分明显。在茶陵县境内,潞水话就像是潞水人特有的名片和身份证,以至于这里的人走出去,只要一开口说话,对方就会说:“嗬,你是潞水人。”
对于熟悉茶陵方言的人来说,潞水话似乎不应该是一种特殊的方言,虽然它独具一格,有如潞水人的“身份识别码”。茶陵方言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茶陵话,使用人口在茶陵县总人口的90%以上。按区域划分,茶陵话又分为城关片、茶乡片、虎踞片三个次方言区,其中分布区域广、影响范围大、使用人口多的是城关片次方言,可以说,这是茶陵话的主体。第二大类是客家话,使用人口不足茶陵县总人口的10%,分散在七地、高垅、秩堂、浣溪、湖口、桃坑、江口等乡镇偏远山区。潞水话属于城关片次方言区的潞水小区方言,撇开语音、语调等语言元素来看,它的词汇、语法两大基本语言元素与城关片次方言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它们同属于贛语,有着很明显的“亲缘”关系。
贛语又称江西话,古称江右话,通行于江西全省及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西部等地区(不含客家话),使用人口约占我国总人口的6%,是我国主要的南方方言之一。
茶陵与江西省的莲花、永新两个县接壤,犹如江西、湖南两省交通的门户,在历史上是江西移民外迁的必经路口之一。在三国时期及唐代,茶陵曾几度与江西的安福(含今莲花县,它在清乾隆年间由安福、永新析出。以下同)、永新、宁冈同属一行政区。据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编修的《茶陵州志》记载,建安二十年,今江西省的安福、永新和湖南的茶陵、攸县同属湘东郡。唐开元十年(723年),茶陵及其所属的衡州郡同属江西西道。茶陵地理及行政区划两方面的优势,为江西移民的入迁及贛语在境内的流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据方志资料记载,今茶陵有谱可查的132姓中,迁入境内最早姓氏有唐末的火田尹姓、茶陵谭姓、严塘陈姓、中洲(今高陇镇龙下)李姓、马渡马姓,五代十国时期的龙姓、唐姓、墨庄陈姓,其中的谭姓、严塘陈姓、中洲李姓、墨庄陈姓、龙姓来源于江西。宋代是茶陵移民入迁的另一个高潮时期,茶陵共迁入14姓21支,从江西迁入的达9姓12支,其中不乏大姓,如尧水段姓。可以这样说,茶陵主要通行的贛语,既是凭借先天条件自然普及而来的,又是搭江西移民的“顺道车”自然“搬移”过来的。
从汉语区划分布图上来看,茶陵话属于贛语的吉茶片次方言;从语源关系来看,茶陵话属于贛语的吉安次方言。
我们现在不妨来读两首民歌:
其一、《单身歌》:
风吹树叶片片扇,可怜我一世打单身,和尚单身带徒弟,我打单身一个人。睡了几多冒脚床,喊了几多唉里娘,早上出门门上锁,夜里回屋自开门。脱掉草鞋剥掉衣,柴在东来米在西。刮掉锅来刮掉甑,筒管量米大半升。拿起柴来吹着火,何时才得两公婆。
其二、《油菜花》:
油菜花,白菜花,结同盟,大女嫁。猪抬来,娘欢喜,花轿来,娘生气。娘三天不呷饭,女四天不梳头。梳梳头,插上花,亲亲哥哥安排嫁人家。人家安得好,只要有饭呷,嫁到姨娘门前过,姨娘揭开桶,花彤彤。姨娘揭开箱,戒子耳环一双双。不是爹个,不是娘个,是我自己赚得来个。
读了这两首民歌,茶陵人一定会会心一笑:这不是我们茶陵的民歌吗?潞水人则一定说得十分肯定:这不是我们潞水的民歌吗!其实,都错了,这是地地道道的江西莲花民歌,载于《莲花县教育志》上。茶陵人和潞水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会呢?很简单,因为茶陵话、潞水话和莲花话同属于贛语,三者之间的词汇、语法等语言元素基本上相通。读到这里,你对茶陵话、潞水话与贛语的关系一定至少会有一个感性认识。
潞水(这里仅指潞水方言区,以下同)地处武功山山系中,居民集中在两个大小不一的山间盆地之间。这里距离莲花、永新两县的直线距离不超过50公里,境内的永游大道在民国及民国之前一度是江西经茶陵北上攸县、醴陵、株洲、湘潭、长沙等地的必经通道之一。早在宋代前后就有江西移民迁入境内。据1983年的户籍资料统计,潞水境内共有101姓,其中刘、谭、颜、段、邓、陈为人口居多的6个姓氏。这6个姓氏中,有刘(德馨堂、青黎堂、黎艳堂刘氏)、谭、颜、段4姓来源于江西。此外,彭、邹、张、周、杨、罗等姓氏也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江西。这里四面环山,山高岭峻,山深林密,路远难行,相对偏僻和闭塞,历史上与外地联系少,受外地的影响不大,因而变化少,状态稳定。贛语流行到这里之后能独具特色,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较之于其它片区的茶陵话,潞水话最为显著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入声字较多,音调比较单纯,给人一种读音短促、干脆,音调固定,始终处于水平状态而缺乏抑扬、起伏等变化的韵律感。这是潞水话最显著的特点。
入声是古汉语的四声之一。入声字读音短促,一发即收。据专家考证,入声约在金元时期就已经在古汉语中消失,现在主要保留在粤语、吴语、闽南语、贛语等南方方言中,在普通话中则不复存在了。在茶陵话中,至今依然保留有入声和入声字的,大概只有潞水话。潞水话让人易于识别并感觉别扭、“太土了”、“梆硬”,甚至滑稽,让人听了不由得不发笑,主要原因就在这里。
第二,句末尾音较重,有时,句中也有尾音。这里所说的“尾音”就是声音延长,茶陵人称之为“拖起个话尾子”,潞水人称之为“拖起个音”。
潞水话中的尾音,一般表现在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上,句中出现尾音的现象比较少,多数是因为句中需要停顿所致。带尾音的字给人的感觉很特别:似乎有一个由此及彼的音程,一般是由整个音节“滑”向韵母,韵母在整个音节中快速“重复”一遍并迅速收束。笔者试以现代汉语拼音字母并借助“~”来表示这种尾音现象:“快点几来!你呢,忒慢了。”句中“来”、“呢”、“了”依次读音为[lê~ê]、[ne~e]、 [lɑ~ɑ]。
潞水话句末尾音较重,女性比男性更为明显,上坊片比下坊片更为明显。有人据此认为潞水话除入声之外,还多卷舌音,这可能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在潞水话中,含卷舌音声母的只有zi(方言字有字、子、只、紫、籽)、si(方言字有四、死、自、事)、zhi(方言字有志、指、纸、支、织)、shi(方言字有是、时、十、屎)、shan(方言字有善、扇)等为数不多的几个音节,实在是少之又少,没有代表性。那么,潞水话为什么会有带尾音的现象呢?这可能与入声自身的构成有关。据专家介绍,入声由-p(-b),-t(-d),-k(-g,-h) 三种不同的塞音韵尾构成,潞水话中的尾音可能就是它的韵尾给人带来的一种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