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神农文化 >> 关于炎帝·神农氏称谓及其关系 >> 阅读

关于炎帝·神农氏称谓及其关系

2010-03-30 16:25:34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 浏览:771

关于炎帝·神农氏称谓及其关系

/张广核

远古时代,随着一位圣人的诞生,华夏大地的地平线上升起了初始文明的曙光,这位圣人就是炎帝神农氏,他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之一,受到世代炎黄子孙的敬仰。炎帝文化是中华民族具有极其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精神支柱,是文明进步力量的不竭源泉。因此,研究和总结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搞清楚炎帝、神农氏和炎帝神农氏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索和利用炎帝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建设株洲“两型社会”服务,为实施“文化提升”的战略服务,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炎帝称谓

目前,国内史学界对炎帝称谓的涵义,有多种观点:一是具体“历史人物”之说;二是“氏族”称谓之说;三是“时代”之说;四是“象征”之说等等。这些不同的说法,若从某一个角度来看,都有其合理性。但这种“非此即彼”的解释,我认为有点欠妥,不符合中国原始社会的实际情况。“炎帝”毕竟为传说时代的人物,其名其姓都是后世人们依据传说而来,不像有文字出现后的人物,有确定的文字记载。依据史料记载和原始部落社会的特征,我认为“炎帝”概念应该是“人物、氏族(部落)、时代”三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其理由有以下五点:一是“炎帝”具备了有姓有名有出生地的鲜活人物。《路史·后记》云:“炎帝长于姜水,成为姜姓”。二是炎帝有父母姓名和确定的文字记载。据《国语晋语》云:“昔少典娶于有虫乔……生炎帝。”由此可见,少典氏为炎帝的“父亲”;有虫乔 炎帝的“母亲”。但也有少典为神农炎帝妃子之说(湖南工业大学刘俊男教授据此并援引《汉书·古今人表》即持此说)三是炎帝不仅有妻子,而且有世系,是一个真实而又具体的人。《山海经·海内经》云:“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帝王世纪》云:“炎帝……纳莽水氏女,曰听言犮  ,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世,合五百三十年。”四是炎帝有逝世时间和具体的地点及陵墓。据《三皇本纪》记载:“炎帝……于一百二十年前,葬长沙。”《路史》云:炎帝“……崩葬于长沙茶尾之乡,是曰茶陵。”

五是炎帝作为神农氏族第一代首领的称谓,具有承袭性,为神农氏部落代代首领所沿袭,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交叠形成的伟大形象。因此,炎帝又是氏族部落的称谓。

二、关于神农氏称谓

据大多数史籍记载,神农氏应该是一个普遍概念。即“对社会形态的一个阶段的称呼,既不代表一个具体的氏族,更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关于神农氏的涵义问题,归纳起来有四:一是“时代”的称号。二是神农氏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与“原始农耕文化”相关。三是从神农氏这个概念本身来看,也是一种泛指。即凡在原始农耕上作出贡献的,后人都加封为“神农”,不是专指某一人或氏族。四是从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以纵的方面来说,从采集、渔猎、游牧到农耕定居,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不是一代或是几代能完成的;从横的方面来说,也不是一个人或是一个几个氏族部落所能实现的,而需要众多氏族部落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大量的历史资料证明:神农氏是代表伏羲之后,黄帝之前的一个原始农耕的历史时代。在社会进化的历史长河中,随着人群分化与融合,文化的交流与贯通,生产关系的不断演变,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上存在多个神农传说,完全是有可能的。这应该是能为多数人认同的深层次原因。神农时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客观存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有力证明:一是有关神农氏生平的记载。《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氏,姜性也。母曰任姒,有虫乔 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正妃。”《金楼子》载:“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女登,为少典正妃。游华阳,有神龙感女登,生炎帝。”《史记补三皇本纪》中也说:“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虫乔  )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二是有关神农氏时代生活特征的记载。《礼记·礼运》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增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丝麻。衣其羽衣。”《吴越春秋》载:“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新语》云:“民人食肉饮血,衣皮衣。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齐俗训》曰:“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其导。”三是有关神农氏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记载。首先,有关神农氏发明原始农业的记载。《周易》云:“包牺民没,神农氏作。斫官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帝王本纪》载:神农“始教天下种谷,故人号曰神农氏。”《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斫官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其次,是有关神农氏发明原始畜牧业的记载。据我国古代史书考证,有两处地方提到了这一点。一是在神农氏与狮子狗中提到了狗;二是在神农氏与神牛的故事中提到了牛。不过有了这两点也就足够证明神农氏时代已经有了畜牧业。因为在远古时代,狗和牛是首先被原始人类驯服过来的动物。再次,是有关神农氏与陶器的发明的记载。《文艺类聚》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资治通鉴外纪》云:“神农……作陶冶斤斧。”再其次,是有关神农氏发明中医。《修务记》云:“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虫龙   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

三、关于炎帝、神农氏、炎帝神农氏关系辩析

炎帝和神农氏都来源于史前的历史传说,如《国语》和《左传》上的记叙,我们可视为原始资料,比较可靠。关于炎帝与神农氏之间的关系,学术界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两者系两个不同的人物。如清朝史学家崔述著《上古考信录》,他以先秦史载为依据,认为神农与炎帝为两人,说:“庖牺氏之非太昊,神农氏之非炎帝,‘其为二人甚明’。”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炎帝与神农氏是一个人。战国时期《易经·系词》关于神农时代在黄帝之前之说,对后世影响颇大。此外,其他史载也将炎帝传说在黄帝之前。故而从战国开始,便出现了有的学者把炎帝与神农氏合并成一个人了。战国以前,对炎帝的记载非常简单,而且几乎没有谈到具体的功德;而战国时诸子的著作里对神农的记载却皆以功德为主。由此可见,古人对史前的传说便把时代特征与氏族称谓、部落首领混合在一起了。那时,古人在文字的运用上力求简约,称“神农”就可以不必称“炎帝”了,有的甚至把炎帝神农的有关传说综合在一起,或以神农氏代之。既然在秦汉以后的史书中,炎帝与神农氏连为一体的说法颇多,就不能全盘否定两者之间的联系。其理由如下:第一,在传说史料中,炎帝与神农氏都排列于伏羲之后黄帝之前,具有时代的一致性;第二,神农时代原始先民的主要生产活动是农耕,而炎帝作为神农时代一个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活动的姜炎部族(亦称神农氏部落)的首领,他所代表的这一时期正是神农时代农耕生产最为发达、最为辉煌,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时期。于是,人们提到炎帝就必然联系到神农氏,说到神农氏就自然地联系到炎帝。基于以上两个因素,人们便将二者乃至人物与时代合在一起了,概称谓“炎帝神农氏”或“神农氏炎帝”。此外,因炎帝奠定了中华民族以农业立国的基础,于是,后人便赐他一个“神农氏”的谥号。因此,要将炎帝、神农氏和炎帝神农氏三者之间的关系辨析结论完整准确地表述出来的话,应该分三层意思:一是炎帝是“人物、氏族(部落)、时代”三位一体的综合概念;二是神农氏的涵义,是时代的称号,即“对社会形态的一个阶段”的称号。从历史次序论,神农氏是代表伏羲之后,黄帝之前人类进入原始农耕的历史时期;从部落说,则表示率先进入农耕的氏族部落;到了后世这种说法便演变成朝代称谓和历史人物。三是炎帝神农氏的涵义是“炎帝是身号,神农氏是代号也”(战国《世本·帝系篇》),后人为简化称呼炎帝和神农氏,便将人物和时代的称谓合而为一,尊称第一代神农氏部落首领炎帝为“炎帝神农氏”,久而久之,习惯就成了自然之说。

(责任编辑:骆晓会)

相关文章
2019-05-30 10:05:37
2015-10-15 17:18:42
2015-10-15 17:17:36
2012-04-27 08:39:15
2012-04-27 08:37:29
2010-02-03 11:45:19
2010-03-08 19:20:05
2015-01-06 19:10:54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