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作家与作品 >> 株 洲 评 论 铸 华 章 ——读《株洲市文艺评论作品选》 >> 阅读

株 洲 评 论 铸 华 章 ——读《株洲市文艺评论作品选》

2019-10-30 11:05:14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206
文/罗九湘                                
                                                                                                                                                                                  
     陈文潭同志主编的《株洲市文艺评论作品选》一书,日前已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该书精选了近50名作者撰写的60余篇文章,范围广泛涉及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通过株洲作者对株洲作品的评论,为读者洞察与了解株洲文艺评论风貌,开了一个亮丽窗口。这本选集主题鲜明、艺术独特、形式多样,其中不乏精品力作,可喜可贺。
  《选集》在思想内容上,主要有三方面的特征。
  一、注重反映株洲地区的风土人情
  株洲地区历史悠久、物产丰饶、交通便达、人杰地灵,是一个色彩缤纷的文化园地:黄色的炎帝文化、红色的革命文化、蓝色的工业文化、绿色的自然文化交相辉映,曲尽其妙。株洲文艺家以深情而灵动的笔触,描绘出这一幕幕的精彩瞬间……
  刘青菘在《客家山乡歌为海》中,热情评述了文化工作者尹秉华经过努力让革命老区株洲炎陵县的客家山歌,在“壮丽山水间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并能“得以在2008年入选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而让这一彰显地方特色的客家山歌“广泛流传、久唱不衰”。
  大型民族歌剧《英雄》,是剧作者根据株洲的第一个共产党员何孟雄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女党员缪伯英这对革命伉俪生前的革命历程而编成的红色歌剧。我们从郑海欧《民族歌剧“英﹒雄”: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看》一文中,看到了“整部歌剧的35个唱段,运用了大量湘东民歌、花鼓戏元素,也加入了大筒、唢呐等民族乐器,民族味儿非常足。”我认为,在历史厚重的氛围中,民族英雄的这种家国情怀,铸就了今天文艺的辉煌。
  醴陵瓷是株洲特产,也是华夏引以为傲的文化传承。当年丁华汉亲自设计的一款“兰草胜利杯”,因其“色彩淡雅、生动秀朴”,“成为首批‘进京’且进入人民大会堂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同时,丁华汉及其后人还将其中有关的部分故事集结成《绘出五彩人生》一书。高晓燕在《聚釉下彩瓷魂》一文中,从“以瓷为媒”的历史传承上对这本集书作了由表及里、推陈出新的评价与赞美。言此书“为醴瓷正史,聚五彩流韵之魂。”这不仅是在讲好株洲的故事,也是在延续彩瓷的文脉,达到“以瓷传情、然后为史”的美好心愿。
  蝶屏乡境内有座仙庾岭,它是株洲市内四大省级风景名胜之一。老作家曹光辉先生花费十年时间进行民间故事的收集与整理,著成《仙庾岭》长篇历史小说。瞿军安在《“仙庾岭”的文化自信和传统艺术价值》评论中,认为此书“为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添上浓墨重彩一笔。”因为“仙庾岭地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值得全面挖掘和研究。”评论者以故事为引子,渲染地方风土人情和资源宝库,极具唯美气质与深刻内涵。
  二、注重展示社会现实的时代特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不仅是党的“十九大”中鼓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现实。作为文艺工作者,必须具备这个时代的思想情感,顺应这个时代的历史潮流,反映这个时代的社会现实,这就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选集中,刘文良的《文艺的责任与担当》就展示了这个时代的文艺特色,那就是“正能量是近年来文艺界反复倡导的一个叙事姿态,一种写作境界。”“艺术家只有解决了自己的历史责任和社会担当的问题,在我们的作品里面才能找到它的正能量,找到它的价值观,有助于社会、心灵、生活、家园的和谐。”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艺家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肩负时代的使命,推动时代的发展。在当下文艺队伍中,“一切向钱看”和精神滑坡现象,仍然严重压抑和消解着一些文艺工作者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诸如游离社会现实、热衷杯水微澜、强化感官刺激、迎合低级趣味、追求商品效益、标榜“玩味文学”等等所以,“讲述中国故事,抒写中国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学艺术的主要反映对象与源泉。这是一份光荣,更是一种责任。
  佘意明在《博客写作:网络时代的“文学革命”》中,提到了“文学草根时代的来临。”他认为:“时代变了,创作的环境变了,审美趣味也会发生变化。”这也反映了当下时代文艺的一个新特点:“博客文学恰好满足了快餐文化时代人们的精神需要,给人带来阅读快感。”虽然博客文学的优劣还有待进一步实践的检验,但这一文学现象的出现已成不争事实,我们拭目以待。
  在《中国梦里的小人物 大时代下的梦成真》里,张湘彦热情评价了刘奇叶的长篇小说《人寰记》,说它“是一部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作品”。评者从切入本土文化创作的特点入手,对历史命运、时代风云乃至湖湘文化,均作了直切心灵的分析与说明。他认为《人寰记》这本书“题材好,打破了当下文本写作的藩篱”,“能量正,融入了时代风云的历史命运,”由此说明“作家刘奇叶成为了挥动铲子的人,他挖掘出了一个蕴藏着强烈家族命运和时代追求的中国梦。”论点直抒胸臆、言简意深,捕捉到了时代的脉动,也让我们看到了乡土文化巨大的包融力量。
  市作协主席万宁所著的《麻将》小说,就“讲述了一个‘农夫与蛇’的现代版寓言故事。”陈卫华在《麻将里的哀与痛》中,对这一世相作了犀利的剖析。她从社会问题中的贫富冲突,城乡冲突,情感冲突中,揭示出善恶之间、恩仇之间、贫富之间那难以逾越的因果关系,折射出“打麻将是背景,社会问题是核心”的实质,发出“继续前行吧,不去简单地批判都市的冷漠,而是在更大的场景里考量人物的生存”的呐喊。其论述透彻、鞭辟入里,引发读者心灵的震撼!社会的病症,需要社会大众的治疗。作家与评论家,她们显然在导找一条从揭露到治疗的文字路。
  三、注重体现文化特性的人文情怀
  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由作家写出来的,它也不可避免地要带有作家一定的思想情感,要表达一定的喜怒哀乐,要反映一定的是非观念。作为文学特性中的人文情怀,正是这种思想情感的生动体现。
  冯磐石先生,是属于那种勤奋而不断探索的老文艺家了。他能文能书,别具一格。刘跃君在《自有丹心可鉴人》中,称赞冯先生的一本古体诗集:“无论是关于风景的描写、历史的回顾,还是对于风俗习惯、人情世态、个人思想的记述,无不流露出作者对养育了自己的这一方土地所怀有的真切感情。”他例举了瑶乡见闻、月照松林、老君岩小憩、谒左权将军塑像等诗句,来体现冯先生的人文情怀:“读磐石先生的诗,如饮新采的春茶,有清香、有甜韵,让人爱不释手,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已故知名老作家刘强曾写下许多评论作品,很有见地。他赞美玉珍的诗,称之为《天灵盖被敲击的疼痛》,既形象又贴切。他读玉珍的诗,“仿佛回到20世纪80年代那诗的岁月”,感受到“心灵警觉”。他说玉珍的诗“现实针对性极强”、“诗的想象触角却伸向很远的地方”……这样说,玉珍的诗是她心灵里美与梦的极致罢。诗是有灵动性的,既是一种观念上的灵象,又是一种文化中的灵视;更重要的,玉珍的诗“关怀现实,关怀底层人民,”体现出诗意盎然的人文情怀。
  读《聂鑫森的创作艺术》,张春指出聂鑫森小说的特点就是“原乡意识”浓厚、“多样题材”广泛、“底层关注”刻意,体现出聂先生热爱故土人情、体察社会人性、悲悯凡俗人道的创作特色。作为知名老作家,他的笔下“有算命先生、江湖艺人、郎中、小贩、女佣、木匠、游民、农民、保安……”,其平民形象,大众而广泛、朴实又鲜活。谈到“原乡意识”,张春说“离开故土的每一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忆起故土,忆起历史长河当中故土之上来来往往的子民。”的确,故土情、故乡恋,日久年深,弥足珍贵,早已成为聂先生创作艺术的客观载体,成为他生命与生活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于是,他便用本土的文字语言、用独到的书画艺术去表现、去赞美、去抒发自己的人文情怀,散发人格魅力。还莫说,家乡人读聂先生的作品容易会心达意;非湖南人呢,也许还真读不出那字里行间的地地道道的湖南味儿喽!
  《寒梅凝香 芬芳流溢》,是黄声波对老作家彭雪开所著《湖湘地名纪事》一书的总体评价。此书一套4卷,200余万字,关涉湖南569个乡镇地名,“是一部真正值得学术界关注与重视的大作。”黄认为这部大作“非一般意义上的学术专著”,也非意义上的地名考释,更多的则是“散发出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和人文情怀”,其现场感和真实性,为读者乃至后人“留下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地域风情画卷”,令人深思,耐人寻味。
  除了思想内容上的特征外,在写作技巧上,这本选集也有诸多的艺术特色。
  一是形象化的评议 诸如《诗歌是一场永远没有尽头的雨》(八大):“简约而不简单的朴素,如粗粝又精当的粗布或纯麻,又如镇外某处一块厚厚的路碑。”《意境钩深致远、水墨趣味浓厚》(冯峰、熊罗生):“我在拜读孙运动的作品过程中,注意到了他画中朴素的灰、红和绿色彩以及以点墨法一点点堆砌出的山体,仿佛能够感受到画家作品气韵里的开放和胆量。”《在饥饿年代里艰难成长》(罗新河):“脚步声声,声声浸透苦难,声声都显示与祖国一道坚定前行的力量。”《抒写历史的真实》(贺羽):“一般观者可能会觉得画历史人物只要把脸画好就行了,其实不然,在整个画面中,只有动作才能传达出最强的画面力量,才能承载特定历史背景下所赋予的丰富内涵。”《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曹光辉):“她用心‘过滤’导演和作曲家的意见,还跟着演员走,你在台上排戏,她在台下‘品’戏,对每一个细节和词语反复推敲,常常是改了又改,精益求精。”
  寓论于形象中,不仅可以使评论趋于形象化,又可借形象来获取思想上的新意,还能增加评论的力度与阐发个人的感概。
  二是深情化的评说 例如《“讲述”自序》(万宁):“我的文字漫散着人间烟火气息,非虚构地记录着世俗人生,温婉地体谅各种状态各类群体,带着真诚,坦言自己的观点与来自内心的种种感受。”《我的诗歌,就是我的历史》(玉珍):“我们永远无法完全诠释诗歌本身以及如何创作诗歌,这是心的事业,去寻到你的心,去与它对话。”《拳拳执著心 悠悠剪纸情》(李伟静):“一把刻刀,一腔热情、一份执著,是父亲一生的写照。”《诗画情缘》(陈仕斌):“句式平平淡淡,感情诚挚可亲,字字纠缠着一种故土乡愁,句句洋溢着青春的奋强气息。”《纸上烟云从心出》(曾朝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神韵虽不能计量而可意会,心有层层丘壑和宽博气魄,笔墨叙事有宏大幽深之境,图画之魅力源泉概在于此。”
  高尔基说过:“文学家的评论应该像火星一样放出光芒。”因此,我们拒绝冷冰冰的“纯客观”评论,而应像上述的寓情于论,给人以真挚顺畅的审美享受。
  三是诗意化的评析 犹如《让您健康让您美》(陈子烟):“蒲公英开成一朵自由行走的花,风来,它随风而去,飞舞,飘扬,向着远方的路;风停,它落絮生子,安然,坦然,不沉迷于过往。”《披沙沥金见风骨》(陈文谭):“纵观寻坚的散文,它们也是从作者心里涌出来的一首首歌曲,是对真善美的挖掘,是披沙沥金的结果。”《厚重简约 朴拙淋漓》(聂鑫森):“他画的葡萄我很喜欢,成串成簇的果实,晕染成一片光与色的整体效果,以厚重的浓淡墨叶与飞走的虬藤相衬,色、香、味纷至沓来,让人醺醺然。”《此心安处是吾乡》(莫鹤群):“不论初秋的土黄还是深秋的朱砂,也不论是山峦的靓蓝还是锅炉的土红,他都力求把简洁的线条画的那么不简单,总是努力把灰色的块面画得那么静谧,那么单纯、简约,那么内敛、苦涩。”《读刘克定的“听涛文稿”》(黎福清):“那盏历经风雨的信号灯是否还在?站台旁那一排排飘香的槐树,是否枝叶青青?每当听到火车的鸣叫,这些美好的记忆便会在他的心里醒来,在他的梦里萦绕。”
  整齐的句式,隽永的比喻,诙谐的笔调,令评论有如一首首抒情的诗,读来诗意醇美,意味深长。
  株洲评论铸华章。读到上述这一篇篇感情饱满、风格迥异的佳作,不能不惊叹株洲文艺界的兴旺与富有。这些抱玉握珠人士,他们都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中,有着自己特有的视角和关注的焦点;他们阅历丰富、情感充沛、个性独特;更兼他们同在“文联”一个蓝天下,能文人相亲、文人相敬、文人相补、文人相助:你写我评,你评我议,是为和谐。他们因热爱而选择文艺,也是选择了一种精神方向与生活态度吧!
  陈文谭主编这一本评论作品选集,也是想进一步地展示株洲文艺家的才华,促进株洲评论圈的活跃,提升株洲文艺界的品味。我相信,处在新时代的文艺家们,一定会有新气象、新作为的。正如株洲市政协副主席、市文联主席周熙惠在《序》中所倡导的:“为繁荣本地文艺事业添砖加瓦、加油鼓励、永攀高峰。”
(责任编辑:甘智钢)
相关文章
2018-07-23 10:46:39
2018-01-29 22:27:15
2018-01-29 21:47:31
2018-01-29 21:46:00
2018-01-29 21:44:25
2015-01-06 18:59:06
2015-01-06 18:56:22
2015-01-06 18:55:57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