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作家与作品 >> 齐白石的师友情(三则) >> 阅读

齐白石的师友情(三则)

2014-08-10 10:26:20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803


文/聂鑫森



藕花吟馆胡沁园

丹青巨匠齐白石,在艺术道路上起步之初,胡沁园是他的第一个慧眼识珠的引导者,为他日后的多彩人生第一次树起了醒目的路标。齐白石对此终生铭感,永志不忘。1914年夏,胡沁园因病逝世,齐白石嚎啕痛哭,肝肠俱裂,参酌老师生前赏识过的画稿,重画了20余幅,拿到老师灵前焚化,还做了10余首悼诗、一篇祭文和一付挽联。挽联是这样写的:
诱我费尽殷勤,衣钵信真传,三绝不愁知已少;
负公尤为期望,功名应无分,一生长笑折腰卑。
胡沁园(1847—1914),原名庆龙,字云涛,派名自倬,行寿三,胡沁园是他的别号,清光绪监生,为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语言学家胡安国后裔。他的故居位于湘潭县中路铺镇火口岭村竹冲韶塘的亭午公祠内,叫三雅堂。
门联曰:“三径数茎君子竹;雅堂满架圣贤书。”进门前横厅题额为“藕花吟馆”,是胡沁园的书房及会客之处,也有一付门联:“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荷蕊有清香。”门联为齐白石亲笔所书。横堂外侧南向,有回廊相接,直至一长方天井,对面青砖围出一个小巧的花园,有水池、藕花亭、花坛、假山之属,园中种着罗汉松、石榴、桃树、翠竹等花木,清幽洁雅。齐白石来胡家时,曾住在横塘第四间,窗向南开,一园佳景尽收眼底。
胡沁园因家道殷实,并未在功名上再图进取,而是终日浸淫在诗书字画之中,很悠然地过着隐士式的生活,并终老斯处。他能诗善文,汉隶写得饶有风致,工笔花鸟造诣颇深。为人慷慨,性格开朗,喜交文朋诗侣,三雅堂的文酒诗会总是笑语纷沓。
齐白石在《白石老人自述》中写道:“这位寿三爷,名叫胡自倬,号叫沁园,又号汉槎。性情很慷慨,喜欢交朋友,收藏了不少名人字画,他自已能写汉隶,会画工笔花鸟虫鱼,诗也做得很清丽。他家附近,有个藕花池,他的书房就取名‘藕花吟馆’,时常邀集朋友,在内举行诗会,人家把他比作孔北海,说是‘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胡沁园对齐白石的雕花技艺早有耳闻,并见过他的画作,认为齐很有天分,应走一条正规的艺术门路,因此引荐齐白石拜陈少蕃研习诗文,自荐教他绘画。当齐白石虑及年纪大、家穷人多,怕读书学画耽误干活时,胡沁园用《三字经》中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对他进行鼓励,并许诺不收学费,引导他走一条卖画养家而后再于此卓然成家的路子。
我拜师之后,就在胡家住下,两位老师商量了一下,给我取了一个名字,单名叫做“璜”,又取了一个号,叫做“濒生”,因为我住家与白石铺相近,又取了个别号,叫做“白石山人”,预备题画所用。(《白石老人自述》)。
从此,齐白石在胡家安心住下,读书、学诗、学画,同时胡沁园还为齐白石介绍一些画画的业务。在一次胡家的诗会上,齐白石做了一首七绝,中间有两句诗“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桔有余甘”,得到了胡沁园的赞赏。“我在胡家,读书学画,有吃有住,心境安适得很,眼界也广阔多了”(同上书),因此他的文学功力和绘画技艺进展神速。
“大约1895年齐白石三十二岁时,特地为老师胡沁园画了一幅肖像画。画面上的胡沁园,面容慈祥、和蔼,俨然是一位有智慧、有修养的读书人;长长的胡须,棱角分明的嘴角,紧锁的眉毛和深邃的眼睛,使人感觉到是一位饱经风霜而又满怀激情的老者”(《齐白石研究大全》)。这幅齐白石早期的作品,由胡氏后人捐献给国家,成为一件珍贵的文物。
齐白石事业的成功,不能不归就到他一生中遇到过许多名师的点拨、提携,而这些老师又往往出身高贵、学识渊博,对出身寒微的齐白石,丝毫不抱有成见,爱惜人才,可说是全力以赴,这决不能以“阶级论”来予以评断,也说明双方的人格魅力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齐白石对胡沁园的三雅堂,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并写下不少诗文寄托对恩师的崇敬与感激。试录二首如下:
过沁园呈汉槎夫子
梅花香处沁园东,
深雪停车立晚风。
愧我无长知已少,
羡今三绝古人同。
事经挫折行弥慎,
诗有牢骚句欠工。
客里侯芭座有梦,
梦携诗稿拜杨雄。

看菊怀沁园师胡宅
青鬓乌丝来唤翁,
年年佳日喜秋风。
红云满地闲看菊,
犹记停车谒沁公。
胡公早归道山,齐公也逝世半个多世纪,但这一段师生之情,却永远温暖着后学的心灵。当我们来到三雅堂遗址,似乎还看见这一对师生的身影,如此缱绻地叠合在一起,令人无限景仰。

湘绮门下交谊深

齐白石拜王闿运为师,系清光绪二十五年(1889)。当时,老师56岁,已是名满天下;学生37岁,初入诗画门径。
王闿运(1833—1916),字壬父,原字纫秋,或称壬秋,号湘绮,湖南湘潭县人。中过举人,入过曾国藩幕府,任过袁世凯当权时的国史馆馆长,主持和主讲过一些著名书院。他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诗人、门下学生很多。
齐白石一入王门,便有了许多同窗好友,彼此之间互相敬重与襄助。他们虽是不同时段聆教于尊师,但一经提及,便心有所契,格外亲谙。杨度、杨钧、杨庄兄弟姊妹都是王门弟子,杨庄又是老师的儿媳;他们都到日本留过学。因他们与齐白石皆系同乡,且所住位置相距不远,在后来的岁月里,除杨庄之外,齐与杨氏兄弟交往密切。
杨家驻于湘潭县姜畲镇石塘村,是一个有影响的家族。杨度(1875—1931),字皙子,自小读书刻苦,博学多才,17岁便拜见过王闿运。20岁以监生应顺天乡试而为举人,返湘后师从王闿运就读于衡州船山书院。28岁赴日留学,曾写充满壮志豪情的七古长诗《湖南少年歌》,广为传诵。后因主张立宪、组织筹安会、帮助孙中山解陈炯明叛变之危诸事,在政治的波涛中起起落落。但他先后在北京营救和保护过不少正直、爱国的人士,包括通知李大钊避开抓捕。1929年在上海时,由周恩来批准为中共秘密党员,为革命事业做过许多不为人知的工作。
齐白石与杨度同出王门,关系一直很好。杨度向齐白石学习绘画,齐向杨学习诗文,如切如磋,相得益彰。齐白石定居北京后,两人来往频繁,齐为杨度刻印章多达26枚。1917年,杨度看到齐白石的山水画作《借山图》,为此而作了一首古风《题齐山人<借山图>》,诗中多激赏之句:“淋漓风雨入纤毫,洒落烟云归片纸。箧里寥寥几画图,胸中无数奇山水。”1928年,杨度为齐白石撰《湘潭齐山人自圹志铭》,称:“山人以艺名者数十年,亦专以艺自给。平生游历南北,巨公倒履,未受一日之禄。晚居北京,冠盖满途,决无干请,布袍葛履,踽踽徒行……自劳自食,得人生之正道,可谓君子人矣。”
《白石老人自述》中的光绪二十九年(1903),“三月三十日那天,午诒同杨度发起,在陶然亭饯春,到了不少的诗人,我画了一幅陶然亭饯春图。”
杨度之弟杨钧(1881—1940),字重子,又字仲子;号白心,晚号怕翁。12岁即师从王闿运,1903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在新式学堂任过教。他与其兄走的是另一条路,不涉仕途,以读书、著述、诗文、书画、金石为乐,在书法上造诣尤深。民国初,筑白心草堂于长沙五里牌,以艺事自食其力。著作有《草堂之灵》、《白心草堂金石书画》。
杨钧小齐白石18岁,但友情弥重,订交达30余载。他曾请齐白石刻“书法专宗唐以上”的印章,两人为诗文、书画、金石的同道,故相互谈诗论艺,切磋甚密,取长补短,谦谦如君子。在《草堂之灵》一书中,述及他们友谊并极力推崇齐白石的文字不少,试录几则:
齐白石为余三十年旧交,客馆余斋,年必数月。白石最精刻石,汉碑、秦篆,朝夕讲求,而我亦能捉刀矣。白石极赞余刻,谓有彼所不到者,然余以为终不能过白石,尽可让其独步。近自北京来信云:恨不能插翅高飞,看余作画。乃写二小帧寄去。
余尝笑白石总嫌石小,而白石又笑余总嫌纸小,亦趣闻也。
近见有人刻印,其力量能及白石之七八,然无学识,不知变化,故其所作,粗俗不堪。
其作山水更可骇人,以大笔浓墨倒拖大直,随拖随横,横上加点;再泼以花青水,使浸成一团。于是用赭石以榜笔拖二三大横作地,用花青以榜笔拖二三直为远山,而画以成。
《齐白石辞典》中,还介绍了一位湘潭画梅高手尹金旸,字和伯,又字和白,“早年入王闿运门下,后入曾国藩幕,聘为曾纪泽之师。”他又是杨钧的岳父,齐白石曾向他学习画梅,并在日后的诗文中对他颇为称许。而尹金旸对齐白石亦赞誉有加,曾对人言:“湘绮重赏之(指齐白石),甚不可不一见。”

胡适、黎锦熙、邓广铭与
《齐白石年谱》

以年谱、传记形式,记录、评述齐白石人生履印、艺术轨迹的书为数不少,如由老人自述、张次溪笔录的《白石老人自述》及《白石老人自传》;由齐白石恩师胡沁园之孙龙龚所撰的《齐白石传略》;由戚宜君所著的《齐白石外传》;由刘振涛、禹尚良、舒俊杰等主编,梁小平、文鸣、贺中和编辑,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齐白石研究大全》;郎绍君所著的《齐白石的世界》……还有由胡适、黎锦熙、邓广铭所编的《齐白石年谱》,商务印书馆于1949年3月出版,颇值一谈。
胡适(1891—1962),字适之,为著名学者、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1917年自美国留学归来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历任北京大学、中国公学校长、驻美大使。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白话文学史(上卷)》《胡适文存》等。
禹尚良、罗菡《齐白石年谱长编》所记1946年事略中称:“秋,(齐白石)托胡适试写传记。胡在《齐白石年谱•序》中说:‘民国三十五年秋天,齐白石先生对我表示,要我试写他的传记。有一次他亲自到我家来,把一包传记材料交给我看。我很感激他老人家这一番付托的意思,当时就答应了写传记的事。’”
1947年,“八月,胡适写成《齐白石自述编年》初稿四册,并交白石审查。”1948年,“六月,胡适邀黎锦熙合作编写《齐白石年谱》”(《齐白石年谱长编》)。
胡适在当时的政界、教育界,是有影响的人物,公事私事缠身,却乐意为齐白石做这件立传的事,可见他对老人的人品和艺品是很敬重的。他又邀请与齐白石交往年久且了解详细的黎锦熙合作编写此谱,亦可看出其谦逊、严谨的风范。
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湖南湘潭人,为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其父黎松庵为齐白石的同乡好友,黎、齐两家又是世交。黎锦熙四岁即认识齐白石,10岁时成为齐最小的诗友。他们是心心相印的忘年交,时间长达近60年。他在齐白石诗、词、联、文的收集、整理、结集、出版上,不惜耗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齐白石在《与黎锦熙书》中说:“拙诗集日来文岚簃已送印页来校阅,始知先生费精神不少,可谓字字留心看过。甚感,甚感。”对于胡适邀他合编年谱,自然慨然应允,在完成后的序中说“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黎锦熙在胡适《齐白石自述编年》的基础上,依照他终生未间断的日记实录材料,精细地考订齐白石的事略,并频繁走访老人;同时又增补了大量的资料,使其更加丰满。“其中对谱主本人以‘瞒天过海法’将75岁改为77岁一事的廓清,尤称精核”(《齐白石辞典》)。从1948年7月至同年11月,费时半年之久。
邓广铭生于1897年,比黎锦熙、胡适分别小6岁和7岁,为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著作有《王安石》等。他又应胡适之邀,于1948年11月,对《齐白石年谱》全稿进行校订。同时,他因对齐白石同时代人所写的关于齐的著作阅之甚多,对《白石诗草》亦研读甚深,便以之为参考,对年谱中某些所述进行钩稽和补充,使其更加准确和圆满,并为该谱作跋。
1949年,“三月,商务印书馆印行胡适、黎锦熙、邓广铭编《齐白石年谱》,该年谱止于上年白石八十八岁(实八十六岁),约三万字,编者有序、跋,并附白石诗抄、国画作品” (《齐白石年谱长编》)。
黎锦熙之女黎泽渝,在记者前来采访时,也谈到年谱之事:“1948年的时候,父亲曾与胡适、邓广铭两先生合编了《齐白石年谱》,为使年谱编得准确无误,父亲在下课之后经常去齐家,帮助年事已高记忆已差的齐白石回忆往事,不厌其烦。父亲还在年谱的序中写道:‘参加撰写他的年谱,其所谓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唐弦《六十年世交情意浓——访黎泽渝》)

(责任编辑:黄声波)

相关文章
2017-07-11 17:30:41
2016-09-08 22:23:58
2016-09-08 22:22:49
2016-09-08 22:22:19
2013-11-23 20:12:20
2013-11-23 20:11:10
2016-11-15 16:45:53
2013-11-23 20:09:47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