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揽胜觅踪 >> 雨中登铁瓦仙 >> 阅读

雨中登铁瓦仙

2013-11-23 20:26:40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399
雨中登铁瓦仙

文/叶常青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炎陵县石洲、大院、策源交界处的团苍山,海拔1784米,相传是紫衣禅师的栖身之地,山巅有铁瓦仙。团苍山,要“高度”有高度,要“仙”有“仙”,四方游客不慕名而来才怪呢。
关于铁瓦仙,民间和官方都有自己的说法。民间传说,铁瓦仙处在湘赣粤三省的龙脉上,而且是在龙脉的中心。那么,龙头和龙尾又在哪里呢?据说,龙头在炎帝神农氏的安寝之地——炎帝陵,龙尾在广东的南华寺。这大概就是铁瓦仙灵验的原因吧。还说,铁瓦仙是唐朝敕封的“团苍道观”,宋代始盖铁瓦,并由此而得名。但是,清代同治版的《酃县志》(酃县,今炎陵县)记载:“元至正朝尹文渊建。康熙年间,尹户士俊捐置溅米石田,奉祀香灯。道光年间,尹复茂以崎岖偪仄,偕僧文芳、僧青莲,由祖师坳层峦叠巘,迤逦而上,修路数百丈,并建山门。”因此,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孰是孰非,就尚待进一步考证了。
对于铁瓦仙,我早闻其大名,早就想掀开它的神秘面纱。好几次我从“铁瓦仙”下匆匆而过而未登临,心中的怅惘就可想而知。后来,读到清代诗人李琼吟咏团苍山的一首诗:“崖悬云际万山连,未到峰头屐已穿。读破南华书一卷,何须方外觅神仙。”于是,去团苍山看“仙”的愿望更加强烈。但是,绝对没想到这一次登铁瓦仙竟是在雨中,而且别有一番情趣和感慨。
这是端午节前的两天。早上,我们从县城出发,一路上,雨,淋淋漓漓的。原以为,雨淋漓酣畅之后总有歇息的时候。可是,到了石洲,这雨还是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下了车,风一吹,居然让人猝不及防地感到有些寒意。在好友广东家吃完午饭,赶到“铁瓦仙度假村”稍事休憩。3:30许,雨势终于变小,于是我们向铁瓦仙进发。
撩开灌木、草丛,我们一头钻进丛林深处。一条黑褐色的石块铺就的羊肠小道,在我们的脚下弯弯曲曲地盘旋着延伸着。我们踩着腐烂的树叶,扯断缠绕的藤蔓,拂开挡道的树枝,小心翼翼地走在湿漉漉的山路上。绍兴、新文搀扶着年近八旬的邹老走在后面。我和建林阿叔走在前面,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时地摆弄着相机捕捉沿途的风景。走在丛林中里,水滴从枝叶上掉下来,打在伞面上,山风刮起的时候,密集的水滴打在伞上毕毕剥剥作响。直走,爬过一段陡坡,路变得平缓了很多,我们沿着山腰横走,山回路转,曲径通幽,刚为一棵枝叶婆娑、虬枝盘桓的何树而惊喜,拐过一道弯,又见一道白亮亮的泉水,跳下陡峭的悬崖,撞开突兀的岩石,抖落在我们的眼前。有时,冷不丁地一只癞蛤蟆从涧边扑哧一声挡在道前,瞪着圆鼓鼓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你,吓得你心惊胆战。但是,待你回过神来,它又猛地一跃,窜入草丛中去了。不时,也有受惊的野鸡扑打着翅膀从你的眼前掠过。一路上,我们的脚步很慢,走得格外小心,因为沿途水泥钢筋柱子连接而成的铁索护栏外面,就是令人不寒而栗的峭壁、深渊。走过横路,接着又是之字形的上坡路。几经曲折,几声犬吠打破了大山的空旷,“是来铁瓦仙的吗?”白须飘飘、长髯贴面的黎道长把我们迎进了道观,那只黑狗贴着黎道长的前后转悠,小尾巴随着屁股的扭动也摇晃得格外殷勤。
据说,原先的铁瓦仙巍峨壮观,有九级神殿和观景楼台亭阁,正殿石墙铁瓦,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现在,铁瓦仙虽然没有了当初的气派,但是残存的麻石墙体和锈迹斑斑的铁瓦,仍在无言地讲述曾有的辉煌。在黎道长的引领下,我们依次拜谒了三皇殿、观音殿和三公殿。其中,观音殿的香火最为旺盛,我们也在这里焚香祈祷。邹老和建林阿叔还在这里抽了签,黎道长解签后,他俩连说灵验、灵验。离开观音殿,我们前往三公殿,这里安放着颜、修、李三公的神像。一直以来,人们对他们三人顶礼膜拜,记住了他们的姓却忘了他们的名,我们问黎道长这“三公”叫什么名字,他摇头说不知道,至于为什么要设殿祭祀,他也没说清楚。后来,我在建林阿叔的《寻仙觅胜铁瓦仙》中了解到,原来颜、修、李三人是商贩,在北方做生意,回到团苍山时,饥寒交迫,天色已晚,无处投宿。正当他们绝望的时候,山中的神仙伸出了援手,点燃了一盏灯,让他们找到一户人家,并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翌日,他们醒来后发现自己原来在一个岩洞里,山上并没有人家。这时,他们才幡然大悟是神仙搭救了他们。为感谢神仙的搭救之恩,他们发财后便在岩洞中建造了一座庙宇,也就是现在的“铁瓦仙”。显然,三公殿也是后人为了纪念他们的建庙之功而设立的。三公殿,本身也是一个3米宽、深11米的拱形岩洞,岩壁上涓涓细流汇集成一个小水窠,泉水甘甜清冽、沁人心脾,是铁瓦仙的一道神秘景观,也是长途跋涉而来的信男善女歇息解渴的好去处。离开铁瓦仙时,抬头眺望,只见山顶有一块凸出的岩石,其状酷似人头,据说是“炎陵五子”之一的“铁头太子”的化身,倘若是晴天,还能辨认出他的额头、鼻子、嘴巴等部位来呢。“造化钟神秀”,用在铁瓦仙上真是再恰当不过。
5:30,我们下山。为了安全、快捷起见,绍兴和新文陪邹老走路途较远的简易公路。我和建林阿叔原路返回,然后再开车来接他们。一路上,我和建林阿叔,简直就是脚底生风,疾步如飞,不到20分钟就到了山脚下。但是,我俩都无汗涔涔、气吁吁的劳累之感,只略略感到身体微微有些发热。返回县城,坐在车上,我不禁感叹,这次雨中登铁瓦仙,既有雨趣,又无淋漓之苦,既有登山观景之乐,又无身体疲乏之劳,真是妙在其中,乐在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神秘的铁瓦仙,我终于翻开了它厚重的扉页。


(责任编辑:黄声波)



相关文章
2018-01-29 22:00:38
2018-01-29 21:59:24
2010-03-30 16:27:32
2010-03-30 16:26:58
2012-07-20 16:25:23
2012-07-20 16:24:50
2014-08-10 10:30:14
2014-08-10 10:29:49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