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株洲史前考古学文化
席道合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株洲市文物考古界先后开展了三次文物普查,发现了30余处史前遗址,对其中一些重要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丰富的史前遗迹和遗物。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基本了解了本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脉络。
一、破石为器——旧石器时代文化
发现遗址点2处。其中,1988年发现于株洲县三门镇湘江左岸三级阶地的六斗坡旧石器点,石器标本为一件石英砂岩质的刮削器,出土地层为江南典型的网纹红土层,地质年代约20万年,文化年代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期。
旧石器时代的标志是使用的工具主要为打制石器,通俗地讲,即破石为器。有的石器经过多次打击,但没有磨制工艺。刮削器是旧石器时代的一种主要工具,用于对狩猎获得的动物、捕获的鱼类、采集的植物进行去皮毛处理,还可以用于竹木器的加工。六斗坡旧石器地点是湘江流域最早发现的一处有明确地层的旧石器遗址。此后,长沙、湘潭等地陆续有过一些零星旧石器发现。
湖南湘资沅澧四水流域旧石器的地理埋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埋藏于河流阶地的红土层中,另一种是埋藏在宽敞、向阳的石灰岩溶洞中。以第一种埋藏形式最为普遍,说明了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广泛活动在河流两岸的旷野上。六斗坡旧石器的发现,揭开了20万年前,株洲先民在湘江沿岸生息繁衍的历史。
我市的另一处旧石器点发现于天元区长江北路,采集打制石核一件。打制石核是用于制作石器的人工打击过的半成品。这件石核由于城市建设动土,已离开了原生地层,属于地表采集品。从其打击的石头破裂面的特征分析,所处地层可能属于一级阶地的网纹红土,时代可能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另外,2001年,株洲城区人民中路省变电二公司宿舍工地曾发现过5万年前的东方剑齿象化石。东方剑齿象是生活在森林草地的一种动物,从湖南各地发现的同时期动物化石来看,与之伴生的还有大熊猫、巨貘、红面猴、豪猪、犀牛等。
如果把六斗坡的刮削器、长江北路的石核与人民路的东方剑齿象化石联系起来,可以推测并复原旧石器时代晚期株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当时的株洲,蓝天白云下,漫山遍野古木参天、藤蔓密布,林间溪流潺潺、鸟奏和声,河边水草丰美、群鱼欢跳。红面猴攀着藤蔓在林间欢快地荡来荡去,一群群犀牛从河对面结伴缓缓游来,又缓缓游去。林间的空地上,围着一周简陋的窝棚,这便是当时的村庄了。夕阳西下时,晚霞透过树梢,洒在村庄的空坪上。男人们陆续归来了,抬着狩猎而来的豪猪,胜利的喜悦,美在心里,漾在脸上。女人们陆续归来了,挎着采集而来的野果,丰收的话语,挂在嘴上,响在耳边。光着身子的孩子们把大人围在中间,唱啊,跳啊,……株洲的先民便在这种人与自然的和声中,从蒙昧走向文明,走向未来。
二、制陶为器——新石器时代文化
正式发掘的遗址有4处,即湘江支流洣水中游的茶陵县枣市乡独岭坳、渌水流域的株洲县仙井乡磨山、醴陵市八步桥乡下黄土坝和石峰区的仙庾岭镇烟墩冲遗址。
独岭坳一期文化:距今7000——6500年。
以茶陵独岭坳第一期遗存为代表。相当于洞庭湖区皂市下层文化晚期和汤家岗文化、北方的仰韶文化早期和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该遗址于1992年、1996年进行过两次发掘。遗址位于茶陵县枣市乡与界首镇交界处一个叫独岭坳的小山丘上。出土房基5座、墓葬34座、灰坑15个、卵石堆积1个、祭祀坑3个,以及大量的陶、石、骨、木器和动植物遗存,是一处保存较好的史前聚落。
独岭坳一期文化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可以称为“株洲第一稻”,说明株洲地区农耕文明的历史至少已有7000年。陶器烧制技术已较成熟。人们使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陶坯,多数陶胎中加进适量的砂子,以增强抗烧裂的强度,盛食器中也有一些为纯泥质的陶胎。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白陶。陶器为圜底器和圈足器,主要有圜底的釜、罐、盆及圈足的盘和碗,像鼎这样的三足器还没有出现。这也正是它时代早的特征。人们使用丰富的花纹对陶器进行装饰,在陶胎上拍印的绳纹、刻印的斜线、网格、弦纹等。有极少量的彩陶。文化面貌接近湘江下游和洞庭湖区,属于长江中游大文化圈,但又表现很强的地方特点。
独岭坳一期文化的生产工具有石质与木质之分。石器以磨制者居多,有少量的打制石器。种类有石斧、凿、锛、刀、弹丸、网坠、打磨器和砾石。房子遗迹包括柱洞和灶坑,从地面掏挖灶坑的现象看,应为地面建筑。房子平面多呈方形,少量为圆形,面积在10至20平方米。墓葬有大坑与小坑、一次葬与二次葬之分。大坑墓长2米、宽1米左右,均为一次葬。小坑墓长1米、宽0.5米左右,多为二次葬,个别为小孩墓。一次葬墓随葬完整陶器和石器,二次葬墓随葬残破陶器陶片或根本不见随葬品。一次葬墓的葬式均为直肢葬。卵石堆积呈圆形,直径70厘米,上面覆盖5厘米厚的灰烬,明显不属于灶坑之类的遗迹,应与某种祭祀活动有关。
磨山早期文化:距今6500——6000年。
以株洲县磨山遗址第一期和独岭坳第二期遗存为代表。相当于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黄河流域的的仰韶文化中期、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时期。出土了房子、灰坑、灰沟等遗迹和大量的陶、石器。
磨山早期文化较独岭坳一期文化有很大的进步。房子出现了双间连房,可以称为套间。这也是独岭坳一期文化所不能相比的。套间房的出现,意味着家庭结构和婚姻状况的改变,一夫一妻制此时已经出现。
磨山早期文化的陶器种类更加丰富,最大的进步是出现了像鼎这样的三足器。制作精美、纹饰繁缛的白陶盘也是这一时期的精品。其它器类还有釜、罐、盘、碗、钵、杯等。彩陶在这一时期有一定数量的增加。陶器的制作在手制的同时,开始使用慢轮修整。陶器的文化面貌与洞庭湖区大溪文化具有一致性,属于长江中游大文化圈。但鼎的丰富多彩似乎与皖南及赣江地区同时期文化有一定联系。表明大溪文化时期,湘东地区已是长江下游浙赣地区与中游地区文化交流的纽带,醴萍通道作为文化与交通的走廊6000年前就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下黄土坝文化:距今5500——5000年。
以醴陵下黄土坝遗址为代表。相当于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时期、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晚期。有房子、灰坑、墓葬等遗迹。
下黄土坝文化的陶器一改以往两湖地区文化的风格,陶器的造型表现出与浙赣地区惊人地相似。器物的主要类形为鼎、釜、罐、豆。有子母口浅盘瓦足鼎、锥形足鼎、釜、罐、豆形器等。其中,最具特征的瓦足鼎、锥足鼎与江西樊城堆文化的同类器如出一辙。陶器的文化面貌与江西樊城堆遗址非常一致。这种现象在湘乡的岱子坪遗址下层文化中也有发现。这一时期湘东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属于鄱阳湖大文化圈,西界可能在湘乡、湘潭至衡阳一线。由此可见,在距今5000至5500年前后,湘赣两地的原始文化在湘东地区曾发生过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的拉锯战,这些不起眼的陶器原来也能揭开埋没久远的史前历史。
磨山晚期文化:距今4500——4000年。
以株洲县磨山遗址晚期墓葬为代表。相当于长江中游石家河文化、黄河流域龙山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时期。出土24座墓葬和大量的陶、石器。
磨山晚期文化的陶器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器类——鬹,也是其突出的时代标志。这种器形是夏商时期重要的礼器青铜鬹的直接前身。其它陶器还有鼎、釜、罐、壶、豆、盘、杯。器物制作更加精良,轮制已普遍使用。冲天流的鬹、高竹节柄的豆是其精品。在陶器上拍印方格状的纹饰成为新的艺术风格。生产工具中的石器出现一种先进的有段、有肩的石斧和石锛,其段部、肩部可以安装木柄,既省力,又能提高生产效率。
磨山晚期文化的丧葬习俗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墓坑多为狭窄的竖穴浅坑,流行二次葬。这种葬俗是在人死后,先将骨骸置于或埋于别处,然后从其它地方取来后二次埋葬。故墓坑的长度普遍只有1米左右。墓坑底部多遗留有灰烬和骨头残渣,应是在二次埋葬时举行了火祭或焚烧的某种仪式。墓葬形制与随葬品与洞庭湖区同时期遗存一致,具有两湖地区石家河文化的典型特点,说明此时环洞庭湖地区文化已强势向东南推进,将此前进入湘东的环鄱阳湖地区文化挤出了本地区。
揭开尘土掩埋的历史,我们能看到一个文化久远的株洲。20万年前,古人类开始在这一片土地上生息繁衍。此后,在历史的演进中,本地文化不断地得到了革新、融合和提升,最迟在距今7000年左右,形成了以种植水稻为特征的农耕文化,其发展过程与华夏大地上其它史前文明同步。株洲地区的史前文化,尤其是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化无疑是华夏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系株洲市文物局局长,研究员;责任编辑:刘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