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辉蜀
本人出身书香世家,父亲初期从教,后期从政,家住朱亭正街五显祠。港街有老宅一处(租住)。我们兄弟五人,前四人均先后在龙潭书院读过书,所以笔者对她有些片段记忆和朴素的认识,今追述如后,以飨读者。
龙潭书院位于朱亭龙潭湾,依山傍水,最初为南宋宁宗年间朱熹弟子钟震(字主一)所建,叫主一书院,以纪念尊师朱熹来此讲学。当时书院规模较大,设有院门、讲堂、礼殿、藏书阁、怡养斋等。书院办学至明代,后毁于战乱。道光26年(1846),湘潭县丞刘友皋主持募银万余两,在原主一书院旧址上,又建有一座更大的书院,依地取名叫龙潭书院。清朝名臣左宗棠书写“龙潭书院”金匾,悬于进门正中。此后,书院再未扩建,至清光绪28年(1902)龙潭书院改名为湘潭县龙潭高等小学堂。后来龙潭书院终因生员减少,无以为继,房舍朽坏殆尽。现朱亭镇政府着手准备重修龙潭书院。
南宋大儒学家朱熹和张南轩在朱亭港街,对面的墟场结草为亭而讲学。后人为纪念朱、张这两位学者,在过小河的地方修有六孔1.5丈宽、16丈长的大麻石桥,起名朱张桥。桥北头建有砖瓦结构能避风雨的凉亭,亭内备有凉茶供过路人纳凉解渴。宽大的桥面上,商贾人员经常晾晒烟叶、药材和南杂食品等。在中间的桥墩上,有上千斤重的铸铁水牛一头,昂首远眺滚滚的湘江;还有一条约6尺多长的铁蜈蚣,栩栩如生,紧紧的贴在另一桥墩上,意在镇守防洪,消灾灭疾(可惜毁于大跃进时期)。
从朱亭古镇过朱张桥,沿湘江河边弯弯曲曲小道,约一华里路程,便到了龙潭书院,所经之地均为渔民、菜农聚居地,活鱼蔬菜随时有买。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的橘子,可能是得天独厚的污积泥土和湘江湿润空气所致,结出的蜜橘香甜可口,清馨肺腑,百吃不厌。
进书院门有不大的操坪,可打篮球、排球,供学生上体育课。整个书院依山势而建,下低上高成梯形,共三大进深,均为土木砖瓦结构,下面右侧为厨房食堂,左侧为浴室厕所。食堂宽大,可同时开二三十桌,学生每月交大米30斤,茶油1斤,菜金XX元,吃围席,八个人一桌,一般二菜一汤,用两个人才能抬起的大木橧蒸饭,许多小学生因人矮还得请别的高学生盛饭。学校用水专门雇请了5个人,每天不停地爬500多级台阶从河里挑水上来,倒入两三个大木桶里备用。缺水时限制用水,洗脸一瓢,洗脚两瓢。由于伙食不好,学生肚子经常成饥饿状态。为了抗议食堂的伙食不好,我记得我们还采取过“打菜碗”、“锯杉木”等过激行动以示抗议。后来为了搞好伙食,学委会还派了采买、监厨等人员参与食堂的管理。
中层是书院较大的一层,老师办公室、学生宿舍左右排列;中间有绿茵茵的花园,栽种了奇花怪木,有石凳和水池,是学生自学、休闲的好地方,在这里,朗朗的读书声此起彼伏。宽大的走廊边有一条三四尺长,原木刻制的木鱼,内空外光,专为起床、开饭、熄灯时敲打,其声粗吭洪亮,同学们经常驻足抚摸。
靠上面一层是四间教室,并列两排,共四个年级,每年级五、六十个学生,教室前后左右均有玻璃窗户,光线充足,两排教室中间有大天井可采光,还有一空间做礼堂,作为做礼拜和院长老师讲话的场所。
历经千百年的办学树人,龙潭书院培养出无数贤能学子。我于1940年入学,记得当时的校长是韩先煦先生,训导主任是肖六池先生,语文老师是唐辉女士,韩校长走后由文雨生先生当校长(小花石人)。
至于当时的同学,大都失去了联系,或已作古,不在人世了。有印象的如金石书画家李立(原名李星职),东北本溪市市长吴竹安,南京部队师级干部张铁牛,知名教授马松英、马英芳、冯晓龄、文政权、胡金堂、文大昆,台湾国民党原军政要人吴××、唐应涛、刘××等等。
当时,在书院大门左侧山坡上住有一老人,名字不详,大家都叫他“夹满老倌”,有老伴和两个女儿。老倌种菜为生,老伴叫“夹满婆婆”,平时靠为学校师生浆洗衣服挣点收入。全家住在一个用树枝、杂草、烂席、雨布等搭成的窝棚里,清平过日。有一天下午,小女孩做饭时不慎失火,火随风势,将窝棚烧个精光,一家人嚎天大哭,悲惨之至。学生师友闻讯捐款捐物,记得我也捐款40文,旧脸盆一个。
(责任编辑:黄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