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是抗日战争时期改办的湖南省立第二中学(以下简称“省立二中”),确定以茶陵洣江书院为“永久校址”并迁茶陵办学70周年纪念。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机时炸衡阳,为安全计,原按“双轨制”(引进美国的一种学制,既办师范科,又办普通中学班)办学的省立衡阳中学于1938年上期迁耒阳,借几个宗祠上课。12月长沙告急,省政府迁耒阳,要占用上课房,令师范科、高中部搬常宁,借双遵书院、几所宗祠和江西会馆办学,称“本部”;初中部仍留耒阳,称“分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湖南实施分区抗战,也分区设学,“全省划定10个学区”,规定每区“设置省立中学、师范、职业学校各一所”。衡阳中学属省第二行政督察区,分区办学就将其一分为二,师范科改办省立二师,中学部改办省立二中,暂均留常宁,留耒阳的“分部”改称“省立二中一分校”。又将1939年从长沙迁酃县所办的“省立第一临时中学酃县炎陵分校”划归“省立二中”称“二分校”。二分校因房屋分散管理不便,拟请搬迁。1941年6月2日,经“省教育厅约集省立二中二分校及茶攸安酃四县政府开会,商议解决办法”。后“二分校”主任彭晋云(1935年曾任茶陵县长)与茶陵订立合约,将洣江书院及附近公地、民地拨与省立二中作“永久校址”,又“将联立师范学校核准停办,校舍、各项设施、学生均拨与省立二中,师范班办至毕业为止”(“联立师范”系1935年由茶攸安酃四县联合办的乡村简易师范,属四年制初师级)。合约订立后不久,二分校旋即迁洣江书院办学,原一分校改办省立第十一中学,在常宁的“本部”也于年末迁茶。1944年6月,日寇犯茶,省立二中又先后迁蓝山、资兴办学,至抗战胜利,按“复员计划”修复校舍,购置校具,才于1946年2月搬回茶陵。1949年7月茶陵和平解放,茶陵县人民政府接管省立二中,1952年11月8日,省文教厅在完成对全省公立、私立中学初步改造和接管后,厅长朱凡签发通知,省立二中才与全省中学一道,以所在地冠其校名,称“湖南省茶陵县第一中学”。
省立二中在茶陵办学11个年头,共办初、高中班70个,学生4216人。从保存完整的教师名册和学生学籍册可见,师生半数以上来自祖国大江南北,也有少量华侨生(1949年后省外的基本没有了)。它在困难当头坚持办学,既为师生提供了一个避难场所,又让一批学子未荒废学业。
“抗日的烽火使我们与省立二中结缘,老师的教导至今难忘”,是原朱镕基总理夫人劳安之哥劳特夫(兄妹均为校友)于茶陵一中90周年校庆后,相约北京、长沙、印尼几位同窗好友相聚于母校的题词,道出了当时海内外学子在生命都难保全的危难中结缘于省立二中的心声。但是,省立二中在全省又是以学生常闹“风波”与“学潮”而著称,以至教育厅的“视导报告”中常有“素极嚣张的二中学生”之语出现。所谓“风波”与“学潮”实际是自抗战以来学生要民主,要自由,发展到后来反饥饿,反内战的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区军民的作战。也正由于学生“嚣张”,省立二中才有时为“湖南北大”之称号。不过,省立二中也以严谨治学而著称。省立二中治学有“两严”,一是学生对教师要求高。因来自省外城市学生广见多闻,授课老师如果学生不满意可被“挂筒”。即找一竹筒置于进入教室门微开的门页上方,当老师推门进入正掉在头上,喻义打电话,已挂筒,免听。省教育厅因常难以委任校长、教师而伤透脑筋,故认为学生“嚣张”。教师有的长袍马挂,有的西装革履。按82岁校友王大管在回忆中所说:“都是学者气派”,“上课只带两支粉笔,口若悬河地阐述问题在我的脑海中始终是清晰的。”教员原本是逃亡后方的大学讲师、教授。二是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也严,也要求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学习。2005年百年校庆,从上海来的校友、中国工程院士周后元说:“我的刻苦勤奋就是在省立二中训练出来的”;笔者是年拜访海峡两岸知名学者、台大教授颜元叔(茶陵尧水人),问及学校的从严治学情况,他也说:“那时许多学生都是慕这个名而来的。”
参考文献:
[1]《湖南省委•教育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责任编辑:骆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