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作家与作品 >> 地方城市文化遗产现代传承研究的力作 ——评陈卫华等新著《株洲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 阅读

地方城市文化遗产现代传承研究的力作 ——评陈卫华等新著《株洲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2015-01-06 18:59:06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261

 


                                       文/冯 峰


    湖南工业大学陈卫华博士、株洲市社科联周文杰教授、刘毅教授合著的地方文化研究专著《株洲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一书,新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据笔者所知,这几年他们都在从事该课题调研,频繁往返于株洲几县市区,三年磨一剑,其成果终于和读者见面了。细细浏览,墨页飘香,笔者觉得,这是一部值得关注和重视的地方城市文化现代传承研究的力作。
一、株洲历史文化资源传承研究的及时跟进
    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现实意义重大。对现代城市来说,文化资源的区域差异性是城市特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文化资源越悠久越丰富的城市,其城市特色往往也越鲜明。与此同时,作为文化产业领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资源特别是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与否与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有着很大的关系。文化资源正是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成为了关注的热点。具体讲来,其可以鉴史,可以育人,可以兴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目前,相对于一些历史名城轰轰烈烈展开的文化资源领域研究,株洲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开发研究还处于萌发状态。如何合理保护、有效利用株洲历史文化资源刻,刻不容缓地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该著应和时代这一需要,通过具体的文化资源开发研究,为形塑株洲城市特有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打造株洲特色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平台”,贡献了一份成绩。
二、株洲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的全面问诊
    一个好的研究,一定建立在扎实的数据调查和问题分析之上。该著作者通过到醴陵、炎陵等五县市区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调取、核实市文物局、旅游局的相关数据,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确认了株洲市历史文化资源数量、分布以及类型模式,以此归结株洲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特征和地域风格。根据他们的研究,株洲历史文化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初步形成“古、红、蓝、非遗”四大板块体系,但这些资源点品第参差,呈“丁”字状态分布;整体分散,局部集中,在地形结构上呈哑铃型布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株洲文化资源开发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该著通过诊断分析,认为株洲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缺乏总体规划,各自为政;二是精品项目缺乏,组合产品优势不强;三是开发模式单一、特色不明显;四是文化产业规模小、经济拉动作用偏弱。问题的准确诊断是下对药方的前提,在这一点上,该著对株洲城市文化建设从文化资源开发的角度指陈了弊端,提出了警示。

三、株洲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总体布局设计和模式探讨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是个大题。大题如何大作,用什么样的结构和方法去驾驭,而且如何做到既注重相关理论的研究,又重视实地考察,从政策引导、发展规划等多元角度提出建议,是课题研究的难点所在,该著在这一点上有所破局。
    该著作者用市场的经济的眼光分析资源产业化开发的价值,看到株洲历史文化资源呈现下属特点:种类多类型齐,但同时小、多而且散,适合组团开发;而整体地形上的“丁”字格局,一枝独秀,适合集中力量打造龙头老大文化精品;工业文化资源丰富,尤其红色文化资源的全区域分布,与井冈山连绵一体,适合跨区域连片开发。于此,该著作者结合株洲市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状况、交通网络和行政区划等因素,精心构思,巧妙布局,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开发利用总体方案,将株洲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总体布局设计为:“一廊两圈”结构开发。所谓“一廊”:红色景观大道,红色风景线,贯穿株洲市和五县,将分散的各县区红色景观点连接贯通;所谓“两圈”:北部文化圈和南部文化圈。可谓一揽全局,笼盖四野。
    株洲资源开发项目众多,现已出台的举措各有差异。该著在在总体方案的宏观统摄之下,借鉴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文化古城开发利用的经验、文化资源开发经验,归结出相应的系列开发模式,比如,文博会展模式、社区博物馆开发模式、主题公园模式、文化表演模式、创库社区建设模式,等等。而与之配套接应,该著作者对醴陵、攸县、茶陵、炎陵、株洲县各县市区的资源分布,也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思路。与此同时,该著作者还对交通、住宿、饮食、文化旅游商品、资源解说系统、旅游线路、广告宣传、投融资路径、人力资源等文化产业开发要素,也进行了切实的规划设计。
    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理论研究的长期投入,我们期待作者在此基础上,对株洲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更上层楼,也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投入这一课题研究,为繁荣我们的株洲城市文化添光增彩。

(责任编辑:黄声波)



相关文章
2018-12-27 18:15:38
2013-05-10 16:53:52
2013-05-10 16:53:23
2016-01-10 10:41:59
2013-05-10 16:52:44
2016-01-10 10:41:21
2013-05-10 16:51:02
2016-01-10 10:40:46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