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炎黄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融合与复兴提供了重要精神力量源泉。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炎黄文化的研究也在一定层面上,存在方向及重点把握不够的问题。作为炎帝始祖的守陵人,深入准确地把握炎黄文化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
一、研究方向
(一)尊崇史实
炎黄文化研究应以历史传统为纲,以史实为据,尊重历史、尊重史实、尊重祖先,不杜撰、不捏造、不作假,从历史的本原中探索和研究。一是立足文献。文献典籍资料是炎黄文化研究的重要考证资料。关于炎黄二帝及其时代的史籍文献资料,大多零散。科学的搜集、整理这些文献资料,将相关史料放到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印证,将各种相关史料进行比照、辨别,将全部史料进行分门别类,综合分析研究,去伪存真,再现历史本原,是炎黄文化研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二是重视考古。考古发现为炎黄文化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物质实证及文化背景。随着考古发掘及研究的发展,考古新成果不断涌现,将考古成果作为研究的第一手材料,愈发重要。同时,还可将考古发现与史籍文献记载结合起来研究。从史籍记载知晓炎黄事迹及其时代基本情况,从考古发现和考古成果证明典籍记载的真实性、可靠性。三是借鉴传说。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先生明确指出:“实际上任何民族的传说,都不是随便的事,而每每是和一个民族的诞生、形成和发展相联系的”,“炎帝、黄帝的传说,是我们祖先通过他们的认识、记忆、语言记录传递下来,其中有真实的‘素地’”,这表明,传说故事也可作为炎黄文化研究的一个参考依据。传说故事中包括的历史事实是研究古史所必需参考的。同时将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和传说故事合并论证、研判,也有助于研究工作的深入和拓展。四是考察民俗。我国是一个民俗文化十分丰富的国家。每一个民俗,就是一段历史,有着特殊的意义。尤其在与炎黄始祖密切相关的地区,其风土人情,民间习俗与炎黄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因此,民俗也是炎黄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参考资料。在运用民俗学研究炎黄文化方面,目前还有待深入。
(二)服务时代
炎黄文化研究应积极“入世”,而不应“特立独行”,“遁世”和“出世”。如果紧跟时代的步伐,使研究贴近时代需求,就能起到为时代发展和进步鼓与呼的作用。在指导社会建设上,从炎黄文化中,我们可以发掘和寻找诸多朴素有益的原始的思想、意识和理念,这在我们各级党和政府组织在制定和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方略都可以“古为今用”。譬如:炎黄文化中蕴含的和谐、民本、德治、创造意识等等都演化成我们今天鲜活的传统教义,为广大中华儿女所信奉和推崇。在促进经济建设上,炎黄文化研究不仅可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而且可为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人文资源,同时也能为实现“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提供平台和载体。另外,炎黄文化研究还可以整合相关文化资源,完善旅游文化产业链,形成以旅游业发展拉动地方各配套产业发展的良性大循环。在服务政治建设上,炎黄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感情纽带,可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尊祖爱国,数典念祖,共建美好家园提供精神动力。在融入文化建设上,炎黄文化研究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每一个研究发现,每一项研究成果,均是实实在在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贡献。
(三)启迪未来
历史是一面镜子。透过历史,不仅可以资政,而且可以启迪未来。一个尊重历史,善于从历史中吸取力量的民族,才是一个理智而有可能作为的民族,才是一个拥有光明未来的民族。研究炎黄文化这部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古史,显然可警示、帮助和指导未来的发展。从目前炎黄文化研究进展看,或格物致知,或经世致用,而创新致远、启迪未来方面,显然还值得进一步重视和探究。其实,通过研究炎黄二帝之时代、之事迹、之治、之作、之教、之德,研究炎黄思想、炎黄功绩、炎黄精神,可以启迪未来发展的谋篇、布局。今天的决策总是有历史依据和根源的。用炎黄文化的车轮压一压,辗一辗,即可发现历史给我们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从中即能得出一些对未来发展的有益启示。炎黄文化研究于此有所奉益,就能帮助我们的事业,防止穿新鞋,走老路;或是穿老鞋,走回头路。
二、研究重点
(一)发掘整合
由于炎黄二帝所处的年代时间久远,现今能够读到的相关史料,都是古人根据传说记载或其他间接材料推衍出来的,大量分散在经、史、子、集等各类古籍之中。现在,炎黄文化研究的论文不少,但学术著作不多,特别是全面系统地研究论述炎黄文化的权威专著尤显鲜见。因此,我们在炎黄文化研究的过程中,应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发掘,一手抓整合。一方面,在不断发掘推出新成果的同时,应系统的梳理炎黄文化的源流,建立一套以时间为经,以地域为纬,系统而分门别类的学术成果的整合资料。另一方面,还应整合各地的研究成果,实现分散研究,信息成果共享。
(二)开放兼容
当前,由于受功利因素的影响,对炎黄人文资源的经营和纷争一直拉锯不断,炎黄文化研究工作和公益建议中,还存在各自为政,或人自为战,地区壁垒的现象。尽管这些做法可以理解,但这不符合学术研究开放兼容的客观要求,不利于炎黄文化研究事业的深入和发展。对此,有必要建立各地炎黄人文资源融合机制和体制,密切联系,互相沟通,用开放的姿态,大度的胸襟和前瞻的眼光,携手共同推进炎黄文化研究事业的发展。
(三)普及应用
炎黄文化研究工作目前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以专家学者为主的专业研究层面,研究成果也多以通过专业层面的学术交流或专业学术期刊刊发为主,没有真正进入寻常百姓之中,这对炎黄文化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不利的,因而让炎黄文化走出象牙塔,传播到大众中去,通过大众的传播、关注和普及,发挥作用,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可以编辑出版各种类型的读本刊物传播宣传炎黄文化。如通过本土教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普及,让本土人知晓本土文化。另外,可大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炎黄文化的普及应用。运用影视手段,拍摄炎黄文化有关电视剧、电影、动漫卡通;利用网络手段,将炎黄文化知识借助网络进行宣传和普及。同时可通过绘画、舞蹈、雕塑、文艺作品,借助文艺创作进行普及应用,这些都应该是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四)创新升华
炎黄文化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源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孕育和造就了博大精深、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根基。在师承传统的基础上,应不拘泥于传统学说,不照搬照抄,大力创新,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吸取新鲜养分,不断丰富自身内涵,使炎黄文化返本开新,成为体现和服务民族的“亘古亘今、亦新亦旧”的民族文化。在提炼升华上,一方面,炎黄文化应铸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让炎黄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更加牢固地深入人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薪火相传,始终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应发挥炎黄文化穿越时空的影响力,让其成为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尽管学界诸多学说成果已经证明包括华夏族在内的各民族并非单一祖先,但千百年来,各民族一直把炎黄二帝作为中华民族始兴和统一的象征。这种历久弥坚的民族根脉意识与文化认同意识,已经并且将愈来愈成为我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图强崛起,最终实现新的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源泉,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自信和预见。
(责任编辑:黄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