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利寺吴和尚,法号悟真,生于1892年,卒于1942年,享年50。一生行侠仗义,乐善好施,素有“太湖济公”之雅称,留下故事不少。
一身武功 少有外露
悟真初入“毛山教”,苦练武功。皈依佛门后,仍精武不休。他“夜行百里”确有其事。1936年6月,他与比丘王秋生去南岳,当夜返程,王惑疑。悟真命王排除杂念,双目微闭,携手同行,果真脚下有如“腾云驾雾”,行至朱亭麻子坪,王问已至何处?怪其言,后悟真失踪。王次晨回寺,却见他已安然盘腿做早课。
某年正月十五夜,两支龙灯因争先后而大动拳脚,有头淌鲜血者亦不下“火线”。悟真见状不妙,跃身旋涡,左右开弓,魔术般地变换了打斗排列组合,使之“自己打自己”,吴和尚趁势建议抓阄论先后解开了死疙瘩。
有一次,邻人好奇,硬逼吴和尚表演“夜开山门”绝活,盛情难却之下,只见他立于门外,第一拳暗拴跳闸,第二拳明栓跳半,第三拳门开到位!
以医以食 救困济贫
悟真广读医书,谙熟医理,自制膏丹丸散,施无痛手术,疑难杂症,无名肿毒,手到病除。甲冲一农妇被不明毒虫咬伤,痛彻心肝,头肿如斗。抬至庙中,吴和尚喷酒洗伤,敷以膏丹,数日痊愈。现年八旬的唐恒光先生,家贫,10岁时,胯下生一“鱼口”,脓血不止,吴和尚在一阵挑逗声中为他作了无痛手术,且分文不取。吴五50寿日,13岁的唐恒光前去拜寿,终身铭记恩人。
抗日战争期间,他在庙中常备包子、稀饭,施予乞讨难民。一个隆冬,一个叫范老汉的衡山人,饿晕于寺前,被悟真救起,次日,又塞给老汉两块光洋上路。范老汉连磕三个响头谢恩,挥泪离去。
说佛教故事 警醒信众
悟真以佛事,善渡众生,警醒信众,今选其讲过的佛教故事两则:
一曰: 古代一贫妇,拿出两文供奉庙中“三宝“(佛宝、法宝、僧宝),大和尚见状,亲自为她“回向”(佛家语:以己功德普施众生)。尔后,这个妇女成了大富人,一日率众女再来寺中供奉“三宝”。不料,大和尚只让小和尚为她诵经“回向”,该妇自感委屈,问大和尚是何故?答曰“你拿二文时是真心,是你的全部财富,我理应为你回向。如今您拥有千万,而“供奉”的却是九牛一毛,故徒弟为你‘回向’足矣!”意在批评贵富假心假意,故作秀态。
二曰:一农夫赶路,迎面遇上一头大虫,农顺藤下滑绝壁逃命。朝下看,波涛汹涌,三条巨龙张口待食。忽又窜出两只大鼠猛啃藤木,农人撼藤赶鼠,抖下串串蜂蜜,尽滴口中。他认为应验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之古训,于是进入了“口含蜂蜜,足荡秋千,其乐陶陶”的梦境,忘却了头上虎视眈眈,脚下巨龙垂涎之危机。故事告诉人们,人生不能只图片刻安乐,忘记危机加害。
至于悟真法师,设坛开讲《玄奘西域留学历险记》一事,早已无踪可寻,记者只能长叹一声!
50大寿 假醉出彩
悟真50大寿,寿宴宾朋。席间,吴致词:“愚僧乐寿之日,略备薄酒斋肴,盼我知己痛饮无妨”,如是出现了数百人的敬酒奇观。吴在大袈裟的掩护下,“杯杯一口蒙”,众人齐呼“大师海量!”他却佯装烂醉如泥。在一阵掌声中,表演了一套“武松除暴安良、醉打西门庆”的得意醉拳。宴毕,有细心者向小厮打听:为何从吴的桌下拖走水洒一大坛?小厮悄悄告之:戒酒,乃沙门“五戒”之一,宾客所敬之酒,全被师父“寄入”酒坛之中。“酒肉穿肠过,佛从心上来”,只是民间戏言矣!
和尚之死 迷雾重重
1942年夏,吴和尚路遇一不明排筏剑客,“讨教”一词刚出,剑客拔剑刺中吴之右肋,吴闪出一飞腿,剑客受伤,夺路而逃。吴返寺中,召西来、演天、如空、王秋生、骆跛子等至床边。一告惨遭暗算详情,并断言剑客不日将死于江边排筏中。二告寺中无解剑毒之药,死期将至,命西来接替开利寺住持一职。
悟真圆寂日,遗体盘坐于高高的火床上火化。火灭,狂风乍起,尘土尽散,方丈西来将师父遗骨放进瓦棺,葬于莲花山上。墓前立吴自制的青石阴刻“五十寿像”。佛门之友,饱学之士周汉生,将含“悟真”的石联置于两旁:
悟彻灵机,凭他满目苍夷,普渡金身施法水。
真多慧果,依我阖宗檀樾,高飞锡仗赴禅林。
注:
檀樾——施主
锡仗——和尚化缘的手仗。上有十二环,可振发声。此系头陀菩萨使用的18件道具之一。
禅林——和尚静息之地。
然和尚和排客之间是比武?是磋艺?还是寻仇?终给人以重重迷雾,至今无人揭晓。
(责任编辑:骆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