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湘东文化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文/彭宗平
湘东文化内容丰富,源源流长。何为“湘东”,是一个较模糊的地理概念。广义的湘东主要指湘江流域中部;狭义的湘东按湖南省有关资料,除株洲辖区的醴陵,攸县,茶陵,炎陵,还应包括浏阳,平江,汩罗,桂东等县市。而湘东文化从炎帝开始至今盛而不衰,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相始终。在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湘东就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等古帝的栖息活动之地。从距今1000年左右至夏王朝在北方建立,湖南在6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就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中心,如茶陵独岭坳遗址,株洲县磨山遗址,以及闻名于世的茶陵野生稻等古文明,而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贾谊为代表的汉赋,以王夫之,李东阳为代表的湘东文人等使湖湘文化大放异彩,而湘东文化又是湖湘文化的中心。
湘东文化作为在一定地域内经过长期积淀、传承而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湘东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互为支撑。在株洲市湘东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立足文化和经济的“互恋”关系,用战略眼光充分绽放区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育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高度。
一、挖掘湘东文化资源,丰富湘东旅游资源
株洲湘东区域地处湘赣粤三省接边地带,周边青山绿水风景如画.多样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气侯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在培育旅游文化、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立足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和人文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坚持“以文化含量充实旅游内涵,以旅游项目展示文化意蕴,以文化品牌提升旅游层次”,大打“山水牌”、“生态牌”和“民族文化牌”。一是抓紧启动生态文化旅游项目,搞好大京水库.官庄水库.云阳国家级森林公园等旅游设施建设和完成周边公路维护、整修;加快茶陵.炎陵森林公园的建设步伐,完善攸县酒埠江和桃源洞风景区开发利用;大力宣传、推介瑶.苗.侗民族的婚俗、礼仪、饮食、服饰、山歌、神话传说等民俗文化。要结合炎帝陵风景区的开发、扩建,充分挖掘农耕民族文化的底蕴,实现文化风景名胜区的合理利用及有效保护,使之独具特色,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二是充分挖掘旅游经济潜力,在巩固提升度假和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要从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上挖掘旅游经济潜力,积极推出富有汉瑶苗侗特色的芦笙、歌舞、乐器、服饰、对歌.醴陵现代鬼歌等风趣.幽默.生动表演项目,开展有奖对歌、拦门敬酒、合拢围宴、对歌相亲迎亲抢亲、弓弩射击、稻田抓鱼等习俗活动,增加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大力推介具有汉苗侗瑶文化特色的饮食产品,在全区域各茶楼、酒吧重点推出瑶苗侗油茶、糍粑、竹筒饭,在宾馆酒楼推出腌鱼、腊肉、野菜、米酒、红军菜.红米饭,在商业街、商场超市设立民族特色食品专店、专柜,变食品为商品,把“自家小吃”变成“风味饮食”、“赚钱饮食”。三是进一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按照市.县、乡、村.团体和个人等多级分担筹资方式,加大投入,健全境内几大景区.歌舞、朝拜仪式.游艇吃住观赏等的配套基础设施,加大公共休闲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完善文化服务功能。加强对炎陵陵.仙庚庙、灵隐寺、九朗山、文峰塔、云阳庙、渌江书院、中国共产党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旧址、宋朝古街建筑长廊等一批具有典型湘东地域文化特色、较强的传承力和生命力的公共文化景点设施维修、维护,使株州湘东区域呈现出浓郁的古城风味和民族风俗与现代文化风格,在文化的对比中个性特色更加鲜明,成为大众游览观光的好地方。
二、打造湘东文化平台,搭建湘东招商平台
近年来,各地经贸招商活动蓬勃开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将民俗文化与经济活动有机结合,走“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之路。株洲湘东区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以炎帝陵为主体的“农耕文化”是湘东区域及周边十余县市民族历史文化的核心,“炎陵农耕文化”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精神的象征。每届举行的神农文化经贸艺术节,前来寻根祭祖、探究民族文化的“炎黄子孙”后裔、商贾名流及各族群众达数万余人,古往今来,经久不衰。株洲要打好神农文化这张王牌,着重从经济的层面上进行提炼、整合,利用炎陵节庙会的旺盛人气和神农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将之打造成为湘、赣、粤三省边界各族群众隆重的民族风情盛会和以民俗节会促进扩大开放、经贸招商的良好载体。对株洲湘东区域内神农文化.醴陵陶瓷节.醴陵烟花爆竹艺术节. 充分开发宣传推广艺术节知名度,强占国内国外市场份额.沿线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古迹等也要居于这样的目标来精心打造。一要营造招商的文化氛围。积极引导、鼓励区域内外文艺、新闻工作者宣传推介株洲湘东区域人文环境,吸引强势媒体和文化机构、文化人才以株洲炎陵神农文化为背景,加强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制作文化产品和开展大型文艺展演活动,出版系列介绍株州湘东区域沿线的丛书、音像、画册等文化制品,建立《株洲湘东区域文化经贸之窗》网站,不断提高网络视频点击率,充分展示株洲湘东浓郁的历史和现代文化气息、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外招商的重点项目,良好的投资环境、政策和优势,使之成为展现株洲湘东区域文化、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有效阵地,提高株洲湘东沿线境点知名度,拓宽招商渠道。二要优化招商的文化环境,在当前我国全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平等、发展硬环境相似的情况下,谁的文化软环境好、文化软环境实力强,谁就拥有招商引资优势,聚集人才的优势,发展经济的优势。株洲湘东区域要以国家批准重点建设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圈为契机,深入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诚信建设、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营造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高效快捷的办事环境,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将淳朴善良、勤劳勇敢、团结友善、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热情好客的人文道德精神发扬光大,不断赋予湘东区域文化建设新的时代内涵,提升区域整体形象,以独特的人文关怀,集聚“商气”,吸引投资者在这里经商、兴业、居住、扎根,利用文化“软实力”,促进“硬招商”。
三、提升湘东文化品牌,提升湘东产品品味
首先,要重点提升文艺品牌。充分利用“炎陵神农文化”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化遗产的契机,对其进行深度挖掘、整理、提炼、创新,整合升华,强化包装,提升品位,使之具有更大的崇拜性、参与性和流行性,打造成株洲湘东区域的一大“文化名片”和区域经济腾飞的引擎。由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炎陵神农文化艺术节”广场文化艺术节,要以民族文化为依托,作为展示民族风土人情、群众生产生活的平台和各民族交流、融合、联欢的大舞台,常办常新,吸引观众眼球,办成区域群众文艺活动的“经典栏目”。其次,要精心打造饮食品牌。株州湘东境内苗、侗、瑶等十几个民族长期共生共居,民族风味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宝贵饮食财富的经济功能,加强饮食文化研究,打造富有民族文化底蕴的饮食品牌。对醴陵蒸鱼.攸县麻鸭.茶陵三宝<大蒜.白芷.生姜>.炎陵乃犁,等已有一定名气的饮食产品,要加强商标登记、注册和产权保护工作,不断增加其文化内涵,赋予文化意蕴,以独特的口味,精致的包装,专业化的生产,打造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系列饮食名牌产品。对“自我消化”为主的饮食产品,要充分挖掘其市场特性,精心设计开发,提升品质,扩大宣传,打开销路,占领市场,变“自消”为“外销”,创造更多的饮食经济。如茶陵血狗.血鸭.攸县豆腐,炎陵县木耳等绿色食品可作为接特、招揽外地游客、来宾的民族特色饮食招牌,进行资源整合,化零为整,整体包装,隆重推出。再次,要着力打造产业品牌。要注重增加工农业产品的文化元素,将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地域个性的文化理念贯穿其中,打造地域文化鲜明的产业品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可将炎陵传说.茶陵犀牛.灵隐寺故事等捆绑印刷在各产品包装上,增加民族文化的神秘色彩,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竹木加工产品,要附以产地、原料的图片、文字说明,充分展示我湘东区域独特的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打造生态工业品牌。大蒜.红辣椒.木耳、白芷.生姜.及水果、蔬菜、豆腐.粮油等农副产品,要突出绿色、纯正、天然的特性,打造环保农业名品。以此形成颇具市场竞争力的系列产业品牌,加快“产业强民”步伐,促进株洲湘东区域域经济良性发展。
总之,充分挖掘.引导.推介湘东文化,弘扬湘东文化,使之与经济与贸易相辅相存,就一定能繁荣湘东经济,促进湘东区域文化与经济成为示范型和谐社会。
(责任编辑:黄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