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文物典籍 >> 氤氲文化气息的攸县古牌坊 >> 阅读

氤氲文化气息的攸县古牌坊

2012-12-29 09:31:58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684

文/黑 栗


牌坊,为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一般用木、砖、石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用于庙宇、祠堂、衙署和园林前,与楼房相结合的称牌楼。用于街道路口的称牌坊。旧时用以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如贞节坊、功德坊等。据旧县志载,清末民初,攸县县城街道有牌坊41座,乡村牌坊26座。宣扬功绩的,如“百粤保障”坊在县城十字街,为按察使洪云蒸立。标榜科第的,如“三登”坊,在县城十字街北跨街而建,为元进士张公大立。宣扬道德的,如“双旌”坊,在县城北门内,为孝子、文学欧阳再思,同妻孝妇谭氏建;“世受国恩”坊,在县城珍珠巷,为孝子刘仲昭、刘洪珠建;“纯孝”坊,在黄丰桥镇昭村,为庠生文德和建……
此外,在攸县城还有“三座牌坊不见天”之说,即在西街谭家老屋、北街今县建筑公司所在地和东门陈艾云住宅,各有牌坊一座,俱建屋内,牌坊顶端为屋所笼罩,不见天日。
牌坊,氤氲浓厚的文化信息。由地方申请,经朝廷批准,雕刻“圣旨”二字在坊顶端,由名人在正门上端题署牌坊名。有的正门两侧镌刻对联,一般为“品”字形式,下分三拱门;也有的中门为空门,左右两墙为实门(不通)。牌坊的门额、柱、梁都有艺术雕刻或彩绘。牌坊的基脚部较宽,呈梯形往上升。有的雕刻石狮或圆盘以靠住门柱基脚,增强整体艺术,给人安稳感觉。
风雨沧桑,时代变迁,古牌坊保存至今的寥若晨星,这些散落的形形色色的牌坊, 成为坊间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兹录几则,以见一斑。
银坑“旌表义士坊”
攸县人乐善好施,明清以来,受到皇上敕书旌表立坊的义士达十余人,诸如张泰春、陈寿乡、洪忠可、王翰、谢子龙、萧振、陈泗传等等,由于岁月沧桑,风侵雨袭,据查,唯一存在的仅“旌表义士陈兆昺之坊”一座。
陈兆昺之坊在今莲塘坳镇银坑村横铺组虎形山北麓。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由地方衙府攸县知县孔宪典奏请,道光皇帝敕书,为旌表陈兆昺义行而建。陈兆昺,银坑人,例贡生,诰封昭武都尉,重建大宗祠,捐资千串;建兴贤堂,捐租百石;助书院膏火300串;捐育婴堂租100石,对地方公益包括司空山建设多有捐赠。陈兆昺好善乐施坊坐西南朝东北,整体用青石构筑,4柱3门3层,葫芦顶,高10.8米,宽7.3米,周边设围栏,占地面积72平方米。正门第一层横额汉白玉石雕二龙戏珠,珠体透雕,左右二龙生动,上刻“旌表义士陈兆昺之坊”9字;第二层间坊雕八仙人物图,左右两柱坊雕人物故事,中间回字纹空心石雕,上端汉白玉石雕“好善乐施”4字;第三层横间坊石雕二凤戏球,中间竖汉白玉石雕“圣旨”二字,两旁竖“寿”字青石雕;顶端飞檐呈屋宇状石雕,上有宝鼎、龙凤图形。左右门第一层石柱间雕空心回状纹,间人物故事石板,第一层左右柱上端有飞檐雕刻,呈屋宇状,屋脊上竖飞龙。第二层立记事汉白玉石碑,柱上端同样有飞檐雕刻,呈屋宇状,屋脊上竖飞鱼。正门背面有“龙章宠锡”、“圣旨”碑刻。正门和左右门石柱脚有背靠狮雕、脚踏圆球之轮之图。正门前另立石狮一对。整个牌坊保存完好,氤氲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2008年12月,株洲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在旌表义士坊周围,建起了一栋栋小洋房,古牌坊依然斑驳顽强地屹立着,它似乎在告诉人们这块地方的脉博、历史变迁和发展……
皮佳贞节坊
“贞”为坚定不移的意思。贞节,为坚贞的节操。旧时指女子不改嫁或不失身。封建社会推行“三从四德”的礼教,对于三贞九烈的贞贤达妇,予以立坊竖匾以资表彰。于是,在乡村、街坊,由朝廷旌表之坊林立。清同治《攸县志》载,题名“旌表”、“旌节”、“贞节”的牌坊,有16座之多。著名的有“双节”坊,为生员陈六礼及妻朱氏立,在钟佳桥牌楼前;“旌表”坊,为欧阳永景妻夏氏立,在学城内;“旌节”坊,为陈上简妻刘氏立,在杜口;“贞节”坊,为廪生文鼐妻贺氏立,在东乡昭村;为蔡伊妻谭氏立,在北城……随着时代变迁,贞节坊多被摧毁或倒塌。皮佳贞节坊是攸县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牌坊。
皮佳贞节坊,在今鸾山镇皮佳村,距县城55公里,砖面结构,中间正墙高6米,拱门宽1.7米,坊基宽8米,正墙上层呈倒梯形,中刻“贞节”二字,顶端成梯形,盖瓦。上层中墙为底宽二分之一。正墙两边为品墙,高4.5米,宽2.5米。牌坊厚1.33米。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为旌表刘某之妻皮氏而建。1932年,红军在鸾山皮佳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为纪念因战争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当时的少共书记唐尧将贞节坊改为革命死难烈士纪念坊,并题写坊名。1982年,攸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县政府拨款10万元进行维修。
满江百岁坊
《攸县志》清光绪至民国版载,明清至民国,年满百岁的寿星有6人,其中年岁最高者为清乾隆至咸丰年间的陈其焕,男性,享年106岁。6人中有5名百岁老人由朝廷旌表建坊。乡大宾,昭村谭泗本之妻(1599~1698)建“贞寿之门”坊;李成生之妻萧氏(1694~1794)建“贞寿之坊”;寿官陈其焕(1749~1854)授“升平人瑞”匾;职员罗先正妻任氏在长沙府学建“贞寿之门”坊;监生洪开适之妻皮氏(1774~1875)建“百寿坊”。5座百岁坊匾中,现仅存满江“百岁坊”。
“百岁坊”在今攸县黄丰桥镇兰村地区的满江村。县志载:百寿坊始建清光绪初,为旌表监生洪开适之妻皮氏而建。皮氏上事祖翁7年,祖姑15年,事姑翁40年,与丈夫洪开适夫妇齐眉74年。生子7人,膝下见孙38人,曾孙45人,玄孙2人。亲见7代,五世同堂。牌坊砖石结构,成品字形三墙。中间正墙高3.5丈,宽1.2丈,上端垂“圣旨”二字;中间署“百岁坊”三字,正门宽5尺,墙厚3尺;左右品墙高1.8丈,宽9尺,整个基宽3丈。碑身各刻绘花纹,巍峨壮观。2003年,洪氏子孙洪长青等集资修饰一新,可供参观。
沙陵陂贤德坊
贤德坊,在上云桥镇沙陵文家大屋境内。2008年,由乡人集资兴建。高13米,宽12米,四柱三门,中门横额书“贤德坊”三字,为湖南南华大学校长文格波题。两侧对联为“枕神岭,望仙峰,天宝蕴物华;襟雷塘,牵丽水,地灵出人杰。”概括了该地四面环山,一水穿流,人才辈出的美好形胜。
贤德坊选址在雷公山下,为沙陵地区中心点,文氏聚居的发祥地。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古今仁人志士、爱国英雄、慈善人物、孝亲典型层出不穷。文氏后裔为表达对先贤的崇敬和深切怀念而建此坊。
贤德坊与新近建成于境内的“抗日志士纪念碑”可谓双星辉耀。是攸县改革开放后兴建众多牌坊的佼佼者。

(责任编辑:钟莹峰)

相关文章
2017-07-13 10:28:06
2017-07-11 19:41:59
2017-07-11 17:34:16
2017-07-11 17:33:06
2014-02-14 10:01:58
2014-02-14 10:01:07
2019-05-30 10:15:58
2013-11-23 20:24:10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