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故乡故人故事 >> 攸县新市从族塾到现代小学 >> 阅读

攸县新市从族塾到现代小学

2018-07-23 10:48:56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365



                          文/刘富喜        
  一、耕读为本的古老民风
  攸县新市人以耕读为本的民风久远传世。历代至今,新市各姓氏祠堂、各农户家堂,惯来书写耕读为本的堂联。譬如,福寿万村和打鼓堆村的万石刘氏堂联曰:“敬祖宗一鼎香烛克勤克俭;教子孙两条正路曰读曰耕。”观南村的王氏堂联曰:“遵宗祖格言二字曰勤曰俭;教子孙正路两条唯读唯耕。”
  在流传的新市民谣中,最有名的道是:“有书不读子孙愚,有田不种子孙流(打流)”。还有劝乃哩读书的民谣曰:“乃哩读书要攒劲,早晚诵读莫放松。自古读书家兴隆,从来懒厮腹中空……考进士,任三公,光宗耀祖传美名”。
  认“耕读为本”,农耕养家,学而致仕,视文化人为高,是历代新市人的情结和行纲。
  二、薪火相传的古代族塾
  以耕为本需置田,以读为本需治学。古代新市人早就重视学习场所或曰教育机构的设置。在古代,以儿童为主要入学对象的民间教育机构叫学塾,大致有三种形式:民间私立,收取学费的蒙学叫“私塾”;家族祠堂设置,对本族学子免费的称“族塾”;民间设置,坐馆传授儒学的为“教馆”。
  明清时期,新市为攸县繁华之地,族塾体系随着当时的移民潮而衍生、发展、兴旺。元末战乱,相传“血洗攸茶”、“十室九空”,攸县由元朝鼎盛期的10万人口锐减至明朝初年(1368)“民不满万”(县志载),紧接着“四远新来户六千”(攸籍贡士彭友信1371年诗句),也就是说,仅在三年中,“赣填湘”政策移民至攸县达两三万人口。在这移民潮中,不少江西移民选择了新市这“平原沃野”之地,其中一部分的后代椒繁瓜累,成为大姓望族。如万石刘氏、凫溪刘氏、枫林罗氏、新江易氏、罗潭苏氏、界溪丁氏、观东谭氏、吕家陂吕氏、袁家堂袁氏等等。为适应族氏子弟读书的需要,族塾义学逐步发展起来。
  这里以新市万石刘氏为例,简析族塾体系的形成。万石刘氏开基祖刘文翁,是江西望族庐陵刘氏——田南刘氏的后裔,史上“读而优则仕”的不少。刘文翁本人是元朝奉直大夫,长子刘仲柔,元二甲进士、官礼部仪制司郎中;次子刘发祥,官司经局学录;三字刘汉富,官提举司提举,四子刘汉中,元进士、官吏部文选司主事,五子刘汉旻云南澜沧卫千户。万石刘来攸开基之时即是“簪缨家庭”:四个五品官、一个六品官、一个八品官。族谱载:至正年间,刘文翁携长子等从江西永新“迁攸邑万石市(今新市大桥头与福寿万接界处),平原沃野,遂家于斯。”“簪缨家庭”来到耕读之乡,当然重视教育。
  先说长房。明初长房立户开籍在长茹(因元末开基祖“构居墙围”而取地名“墙围”,1951年土改时被南下干部改写为“长茹”),长房户籍主是仲柔长子瑜敬公。族谱载:“瑜敬公,廪膳生,聚收数万卷,开馆以延四方士”。其大弟瑜敷“承军籍”;二弟瑜新“官国子监司业”;三弟存敬“国学生”;四弟继宽“礼部儒士”。
  这就是说,长房户主瑜敬公没外出做官,而是收藏了数万卷图书,在“构居墙围”之处开设教馆,招纳四方来读书的人。他打下了万石刘氏族塾体系的基业。接着,在明宣德(1398-1435)期间长房所在地兴建了“万石刘氏家庙”,在家庙的旁边同时设置了万石刘氏族塾。
  这族塾仅仅长房一系,连续20代出过秀才以上的读书人。其中进士1人;恩进士和岁进士2人;贡士或国学生13人;府县廪生、增生、庠生19人。授予儒林郎、修职郎、登仕郎者13人,当过县令的5人。
  又说二房。开基祖次子发祥公从长茹析出,在新市福寿万开派,其后也兴建二房祠堂和族塾。三世刘福寿读书致仕,“官上林苑典簿”;五世宁远,中“建文己卯科武举”;六世贵宗“官武昌协千户”。
  再说三房。开基祖三子汉富公从长茹析出,在新市打鼓堆开派。其后在新市镇攸水桥头处兴建三房祠堂和族塾。在这风水之地,“读而优则仕”者络绎不绝。譬如:四世元卿“官内阁中书舍人”,昌汉“恩进士,本县训导”;五世刘俊“官锦衣卫副千户”;六世如隆“官兵马司指挥”,鲁初“宣德壬子科举人官长洲训导”,体趯“官詹事府录事”,刘直“官宣抚司经历”;八世习灌“由郡庠入国学…升鸿胪寺寺丞,敕封儒林郎”;九世刘锐“嘉靖丙午科举人官江南池州府清阳县知县著《三台草堂集》”,刘丙“岁进士官襄阳府南漳县训导”,刘宁“由拔贡官琼州府临高县知县”,刘愈“官税课司大使”;十世嘉鹿“官北京管务军门哨长”,嘉化“官重庆府荣昌县主簿”,宏化“万历丁酉举人庚戌科进士…晋大理寺正卿,诰授通议大夫”。
  在明清年代,万石刘氏数千人丁居于新市河东打鼓堆、长茹、大桥头、福寿万“平原沃野”一带,有“万亩麦浪”,系“南楚望族”(明初封疆大吏熊廷弼为万石刘族谱序语)。三房分别兴建祠堂和族塾,经科举中进士4人,举人5人(其中2 人与进士重复)。官阶中有三品1人,四品2人,五品7人,六品3人,七品11人。这对“耕读为本”作了很好的诠释。
  居于新市地带的其他大姓望族,无不重耕兴读,厚重人文,明清时期族塾兴旺。其中有名望的如钟佳桥凫溪刘氏族塾义学,罗潭苏氏族塾义学、新江易氏族塾义学、丁家垅界溪丁氏族塾义学、桐梓荣氏族塾义学、吕家陂吕氏族塾义学、观南王氏族塾义学等等,遍布新市一带攸水河畔。
  三、破茧化蝶的现代小学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社会变革,教育跟进嬗变,新市地区的族塾义学摇身一变,成了现代小学。
  仍以万石刘氏族塾为例。民国初年,万石刘氏家庙旁的族塾被命名“万石刘氏大桥头国民学校”,二房族塾被命名“万石刘氏福寿万国民学校”,三房族塾被命名“万石刘氏步武国民学校”。后者为何取这名称?笔者揣测:万石刘三房祠堂连族塾,是设施完备的四合院,又有面积较大的操坪,更处于水陆通衢,很可能在当年被当作乡丁、团防训练的场地,故有“步武”之称谓。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淡化了族姓称谓,所以,20世纪50年代初期,万石刘氏的三所族塾分别被命名为“大桥头小学”“福寿万小学”“新市完小”。在20世纪50年代,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六年,分为初小四年、高小两年。老新市地区被称为一个辅导区。在整个辅导区内,只有一个完全小学,即初小连着高小,简称“完小”,其他的都是四年,叫“小学”。因为“步武”条件好,全辅导区就选择这里做“完小”。那时初小生经过考试录取才能上高小。笔者1956年考高小的作文题是“我最高兴的一件事”。我可没有什么最高兴的事,不过,今天来考试,倒是最高兴了,因为考上了就还可以继续读书。就这样写。回家路上,问堂兄,堂兄写的是:到外婆家拜年,有鸡腿吃,最高兴了。我当即懊悔,自己怎么没想到呢!开榜那天,我发现自己是榜上第三名,在80个录取名单中,竟然找不到堂兄的名字,让当时的自己大惑不解。
  如今的新市镇合并了原来的大同桥镇、钟佳桥乡。原来的这三个乡镇在20世纪50年代,设立过三个辅导区:新市辅导区有上述的新市完小;大同桥辅导区有罗潭完小,地址就在苏家岭下的苏氏祠堂和族塾义学内,胡德怀当年就在这里当过完小校长。他就是从这里边工作边学习考上湖南师大的,后来当过攸县教育局长、株洲教育学院副院长。钟佳桥辅导区有凫溪完小,地址就在协塘凫溪刘氏祠堂和族塾义学内。新市其他的族塾也纷纷改办起了小学,譬如新中小学(新江易氏族塾处)、桐梓小学(荣氏族塾处)、界溪小学(丁氏族塾处)、观南小学(王氏族塾处)、吕家陂小学(吕氏族塾处)等。
  新中国早期,从新市地区小学毕业,后来考上大学的,笔者熟悉的就有:易端山(北京大学)、周燕瑞(湖南师大)、邱建平(湖南师大)、王道生(华中科技大学)、顔乐成(哈军工)、颜福成(湖南师大)、谭香娟(湖南师大)、罗林(湖南大学)、丁宗娥(湖南财经学院)、周锡云(湖南大学)、罗长庚(湖南大学)、罗爱新(湖南师大)、刘富喜(湖南师大)、苏悟生(湘潭大学)等等。
  新中国早期,新市地区以祠堂族塾为基点的小学格局,大致稳定了十余年,此后至本世纪初,小学布点格局发生了两次大的变动。
  第一次布点调整是上世纪70至90年代初。因建国后的生育政策至小学适龄学童连年增长,这期间中国向世界承诺实行义务教育,这两个因素促使攸县学山东经验——“小学不出村(大队),初中不出乡(公社)”。在兴教之中,村村办起了小学。原来在祠堂义塾基础上的小学格局被打破。譬如大桥头小学原校舍万石刘氏古老家庙和族塾全部拆除,分别另建了简单砖瓦结构的大桥头小学和长茹小学;新市完小校舍即万石刘氏三房古老祠堂拆除后建了简单的砖瓦结构的打鼓堆小学等等。如今,整个新市地区的老式祠堂义塾基本上成了没有遗迹的历史。还保留祠堂的只有丁家垅小学,但也不是原貌,而是在祠堂院落中间另建了教室之类。
  第二次小学布局调整发生在本世纪之初。缘由是生育政策的大变化导致小学学龄人口的大变化。由于1980年起实行最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至1998年以后学龄人口连年锐减,到2002年学龄人口降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谷。生源剧烈萎缩导致大批村小消亡。原新市镇河东9个村小只存续两个:大桥头小学和桐梓小学。其他如山门小学、龙家场小学、打鼓堆小学、观塘冲小学、长茹小学、福寿万小学、吕家陂小学统统撤校。至此,人口生育进入稳定微增期,小学布点稳定。义务教育步入均衡发展阶段。
  在此,需特别简介一下从族塾保留至今的丁家垅小学。明天顺8年(1464),高枧北江丁氏析出一支,迁至界溪(罗潭与界江之间)立派,即界溪丁氏。因这里丁氏人丁兴旺,1961年成立大同桥人民公社时,正式命名为丁家垅大队。此地历来崇尚读书,重视后代教育。清同治元年(1862)创办了界溪丁氏义塾。清光绪庚辰年(1880),丁氏家族新建祠堂,内设族塾,凡愿接受教育的丁氏子弟,都可免费入学。民国丙辰年(1916)倡新学,改办为私立丁氏聚书国民学校。1981年,丁家垅全体村民勤俭节约,建成两层楼房,计八间教室,四间办公室,把丁家垅小学改造成丁家垅完小。1994年冬,全体村民出钱出力,建成三层楼教师住房并装饰校门,学校建筑外墙全部嵌镶磁板。该村自上世纪90年代起,设立奖学制,凡考取大学者,村奖励每人200~1000元。丁家垅学校百年来虽几易校名,校舍却从未动迁破败,崇文重教精神从未颓废。因而,丁家垅重教硕果累累,全村培养岀副科以上干部150人,其中副处以上18人,正副教授8人。村民丁鹏程家培养4子,长子为黑龙江大学教授,次子为北大终生荣誉副校长,三子为南开大学校长,四子为湖南省招商局长。丁家垅村民既重教育人又敬重老人。2013年,村筹资150万元,建成农村图书室“聚书堂”,兴办了约20公顷的“天虎堂”休闲山庄。庄内有老年人活动室,上年纪的村民可入室读书、看报、下棋、健身。村腰鼓队、秧歌队、龙舟队也可在山庄内排练。
  以上来自《攸州网》,系主编刘国柱提供。丁家垅小学的简介,辑录了龙世贵先生文章中提供的资料。
    (责任编辑:易小斌)
相关文章
2014-02-14 10:10:13
2014-02-14 10:09:42
2017-07-11 19:53:37
2017-07-11 19:52:16
2010-03-30 16:33:11
2010-03-30 16:32:29
2017-07-11 17:40:36
2017-07-11 17:39:40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