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铁军
客家,《辞海》作如此界定:依广东方言,有“客而家焉”或“客户”之意。是汉族的支系。西晋末永嘉年间、唐末及南宋末期大批汉人因战乱迁徙渡江,南下至赣、闽、粤等地,被称为“客家”,后相沿成为这部分汉人的通称。
茶陵地处湘东南偏远一隅,东面与江西接壤,南面毗邻广东,“界三路(南宋时湖南、江西、广东三路)之间”。境内峰峦叠嶂,涧深林密,素有“好山千叠翠,流水一江清”的美誉。古代虽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但社会环境相对比较安定,因此成为古代移民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和目的地。
客家人入茶,始于南宋,盛于明清。从元末明初到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烽火连天,兵荒马乱,人民颠沛流离。闽粤赣三省一些客家人辗转迁徙,来到茶陵,栖息于紧邻江西的茶陵江口、桃坑、湖口、严塘及七地、八团等山区地带。人口约2~3万,约占全县总人口4%。客家人较集中的江口、桃坑、湖口三个乡镇,客家人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99%、81%、20%。
由于比“本地人”迟到,肥沃平旷的土地已经被瓜分殆尽,客家人入境时只能聚居在边远山区,寄身于荒山野岭,“开土筑室,以启后嗣”。长年胼手胝足,惨淡经营,不少人竟能渐渐富足,甚至衍成名门大户。桃坑夏乐肖姓始祖肖振坤道光二十五年(1845),单身一人由酃县(今炎陵)马坳迁入。栖身在俗称“上七下八”(上山七里下山八里),时有劫匪出没的婆婆坳山巅一处久已废弃的仙道观中,开山造林,垦荒种地。他年复一年,没日没夜,孤身一人,餐风露宿,开垦出了婆婆坳大片荒山。最后成家立业,在婆婆坳山麓的夏乐建造起了“九井十八围”(九个天井十八个花围),“厢厢骑马栋”(封火马头墙)的房屋,形成里外三道围墙的大屋场,拥有山场18处、山地1900余亩。桃坑邺坑林姓,始祖自福建迁入,在荒山野岭中开荒造林,最后聚积起银圆30余万元。中元罗姓,始祖同样自福建迁入,开荒造林,最后发展到每年产茶油近万斤。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很多客家人就是这样,凭着双手,吃苦耐劳,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家园。
安家落户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发展教育,兴学育人。作为一个坚韧顽强积极进取的民系,客家人不折不扣地传承了1000多年前中原汉族的语言、服饰、饮食、建筑、习俗、信仰等儒家文化和华夏文明的精神,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他们崇文尚武,任侠仗义,忠勇精诚,宗亲睦族,极富家国情怀。从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到新中国建立,许多英雄豪杰都是客家精英:洪秀全、杨秀清、黄遵宪、孙中山、廖仲恺、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等等,数不胜数。一部中国近代史几乎就是一部客家史。崇文重教,正是客家人念念不忘世代相传的一个优良传统。流离失所,四处漂泊,他们依然如故,依然把耕读传家、兴学育人当作光耀门楣、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的法宝,并作为族规家训,不遗余力,孜孜以求。“蟾蜍罗,哥哥哥,唔读书,没老婆。”“生子唔读书,不如养头猪。”“嫁夫要嫁读书郎,斯斯文文进学堂。”这些童谣、民谚和山歌,无一不是他们梦想的写照。“承先祖克勤克俭,启后嗣曰读曰耕。”“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绳其祖武惟勤俭,贻厥孙谋在耕读。”“书为至宝一生受用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耘有余。”“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这些门柱楹联,无一不在诉说他们朝思暮想的期盼。他们每个宗族都辟有专门的学田,作为族产,用作办学育人的专门资金,确保子弟读书能做到“四有”(有老师,有场所,有盘缠,有奖赏)。他们的族群中,还有一个中国封建社会独一无二的宝贵风尚,即男女平等,妇女不缠足,不受歧视。因此,男童女童也一视同仁,一样读书识字,接受教育。妇女持家,相夫教子,也竭心尽力教育子弟读书上进。读书人在社会上地位高尚,邻里请客办酒,必请读书人,并作上宾款待,礼遇之隆,长官不及。考取功名者,必在其祖屋门前高高树立一对石桅杆,以之树碑立传,光宗耀祖,激励后人。他们崇奉“三得”(写得讲得打得)之准则,遇事必先礼后兵,先以礼相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万不得已,才以“打”自卫。土匪强盗拦路抢劫,不得抢劫读书人和私塾先生。如有误抢,必须如数奉还并赔礼道歉。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些风俗习惯无一不昭示出客家人对兴学育人兴家旺族的渴望。茶陵古代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客家人不能入茶陵户籍。这条莫须有的规定蛮横地剥夺了茶陵客家人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扼杀了他们通过科考入仕出人头地的希望,使自尊自强的客家人因此备受歧视,仿佛与生俱来低人一等。他们怎样打拼,都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和权力。这种打压,激起了他们更加强烈的崇文兴学奋发图强的愿望。他们首先力助宗族开办私塾,“私塾遍布全乡”(《茶陵县江口乡志》);之后或者迁入邻近的酃县、宁冈(今井冈山市龙市镇),或者同境内的同姓宗族“联宗归祖”取得茶陵户籍,求得子弟入学读书。在家里,妇女穷且益坚,倾力教育子弟发奋读书,自强不息。邺坑张氏,“其夫既失,家徒四壁,耕织度日,艰苦备尝,教子成立,有孟母风。”张氏在她的丈夫去世后,含辛茹苦,义方训子,教其成人。“迄今其裔安富尊荣,循循有诗书气。”清同治二年(1863),茶陵客家人不能入籍的陈规陋习终于被打破,客家人兴学育人的积极性更加高涨。蕉坪罗姓,人口不多,却出过庠士、贡生10人,家族成为书香门第,名噪一时。桃坑邺坑民国初年兴办的私立小学,成为茶陵县内最早的新学堂之一。坑口罗友坤捐献银圆1029元兴办学校,受到湖南省长公署授予三等金色褒彰奖。
经过多年的酝酿积累,茶陵客家人做出了一个旷古未有的壮举。道光二十年(1840)始,他们联合酃县、宁冈客籍绅民,捐款集资,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在江西宁冈龙江之滨创办了一所跨境书院——湘赣客籍绅民最高学府龙江书院。三县客籍绅民共计捐田100余亩,谷1000余担,以茶陵客家人捐助最多。
书院为砖混结构,穿斗梁架,封火硬山墙,阴阳瓦屋面,中轴递进,左右对称,由前后三进,左中右三组建筑构成。前院为门厅,中厅“明道堂”为授课场所,后进“文星阁”为藏书楼,其间依次以天井相连。文星阁高三层,斗拱挑檐,恢宏壮观;阁顶藻井饰以双龙戏珠雕绘,栩栩如生。左右回廊与厢房相通,分别设有启秀斋、珍席斋、锦心斋、报功祠、漱芳斋、梯云斋、步月斋、崇文祠。书院前置泮池,筑“状元桥”拱跨其上。书院四周筑以围墙,东西设两隅门(侧门),东名“道德藩”,西称“诗书圃”。书院共有建筑9井18厅,房屋100余间,曲径回廊相通,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朴实工致,宏伟壮丽。
书院以《书院章程》为规范,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士子师儒以科考功名为宗旨,以修齐治平为准则,管理得当,治学严谨,定期派出生员赴鹭州、豫章书院学习。短短几十年间,培养了成百上千客籍士子。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来到宁冈,在龙江书院开办了第一期军官教导队,谭震林、陈伯钧、贺敏学、陈士榘等150余人入院学习。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等率领的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暴动农军来到龙市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毛泽东和朱德在书院会面,诞生了著名的“井冈山会师”。龙江书院因此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院校的摇篮”“朱毛会师圣地”。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江书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钟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