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故乡故人故事 >> 中村邓氏三雄 >> 阅读

中村邓氏三雄

2010-11-17 23:36:53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517

/关 怀

炎陵县中村乡,地处县南偏僻山乡,但青山绿水,风光秀丽。自古就流传有 “左边金鸡叫,右边凤凰啼,前有犀牛望明月,后有魁山把水口,村中龙潭通湘江,庭前狮子滚绣球”的美丽诗句,赞美其自然环境。该乡面积不大,却是全县唯一有汉、瑶、畲三个民族聚居的乡,而且在汉族中绝大多数又是客家人。这个人口不满万人的山乡,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涌现了何家三杰、邓氏三雄、周南英烈、钟姓…… 这里先给大家介绍“邓氏三雄”。

中村有一群山环抱的心田村,村中有一邓姓家族,家族先祖于清朝嘉庆年间由广东兴宁县辗转迁入。邓氏为客家人,但满口讲的是西南官话(也讲客家话)。既是客家人却为何持西南官话?据邓氏族人讲,其支派先祖,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贫困,无奈靠外婆抚养长大,这一口西南官话就是在外婆家学到的。后来这位先祖又娶了一个讲西南官话的妻子,自然而然邓姓后人就将西南官话传承下来了。中村邓氏也是一大望族,当年家业颇丰,人丁兴旺,出了不少读书人,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被称为“邓氏三雄”的邓公玄、邓旭宾和邓澍霖。

名校教授、国民政府高官邓公玄

邓公玄,字光禹,别号太初,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六月出生在中村心田。家有兄弟三人他为老满,其父是清末的秀才,一辈子以教蒙馆为生。邓公玄6岁进私塾启蒙,后就读于客家人办的梅岗书院,之后考入长沙岳云中学。邓公玄在高中阶段就非常崇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所以在1921年考入国民东南大学时,就加入了中国国民党。1925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 1926 年经时任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孙科的推荐,到美国旧金山《华侨日报》工作。不久考上美国丹佛大学法学研究院读硕士研究生。此间,还兼任《少年中国晨报》总编辑,国民党赴美总支部常务委员。1929年学成回国,7月任国民政府铁道部秘书兼交通大学训育主任和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法学教授。

193511月至19499月,邓公玄连任四届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曾参与过宪法的起草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设计委员、湖南战时设计委员、中央组织部设计委员、海外部主任秘书、国民党军委军训部办公室主任和桂林行营少将秘书长等职。邓公玄虽然被授予将军职级,但是个文职将军从未披挂上阵。

邓公玄在从政期间仍不断著书立说,出版了大量著作,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欧美政制史》、《今日之欧洲》、《政治艺术论》、《国际法与国际关系》、《人生价值论》等。他的政治主张是实行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推行宪政,完成民主政治;改善经济制度,解决民生问题;树立法治思想,肃清官僚主义;发展地方工业,实行地方自治。可惜没有被当局采纳。

1948年春,在国民政府”行宪国大”的选举活动中,邓公玄极力为孙科竞选副总统奔走呼号,效尽全力。可终因种种原因,孙科竞选失败。邓公玄从中对国民党内部的尔虞我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由此对国民党的政局更加失望。他改从实业,担任中国纺织品公司董事。新中国成立前夕,何去何从曾一度犹豫不决,后随友人去台,以律师为业兼任东吴大学教授,主编《问题与研究》月刊,并曾任 “立法院党部改造委员”、 “国防研究外交组副组长”、 “中美文化经济协会理事长”等职。邓公玄深感民主、法治已成泡影,不久又迁居美国。1977213仙逝异邦,享年76岁。

为纪念邓公玄致力于国际关系研究及教学,其家属曾捐献新台币100万元,以其利息所得,在台湾大学设置 “邓公玄先生纪念奖学金”,以奖掖家境贫寒并有志进修国际关系的研究生。

毛泽东同班学友邓旭宾

邓公玄的长兄名旭宾,字光岳,早年随父亲在其任教的蒙馆读书,学习勤奋深得父亲钟爱。后就读于梅岗书院及岳云中学。初中毕业后,因脚下有两个弟弟,家庭负荷日重,作为长子的旭宾也想早些踏上社会,与父亲一样执鞭教学,减轻家庭负担,征得父亲同意报考了不用交费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录取入校后被安排到本科8班,正巧与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为同班学友。第一师范毕业后,邓旭宾如愿回到家乡当了一名乡村教师,希望走教育救国的道路。在当时文化水平普遍落后的年代里,父与子同为教书先生被乡间一度传为美谈。

斗转星移,19283月中旬,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从井冈山出发驰援酃县的 “三月暴动”,然后命令部队和农民武装到中村集结。毛泽东利用短暂休整的时间,在中村上政治课,召开 “军民诉苦大会”,对部队和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在中村又亲自组建了 “中共酃县县委”、“酃县赤卫大队”和 “中共中村区区委”,并派出工作队到中村道任发动群众,开展 “插牌分田”运动,革命斗争如火如荼。

毛泽东在中村的革命活动不仅吓坏了国民党当局,同时也惊动了一位酃县人,这人就是时任县教育局局长、毛泽东一师8班的同班学友邓旭宾。邓旭宾从县城回到中村想去会唔11年前的老学友,又担心毛泽东不肯见他这个不同道的同学。他找到三师毕业生,且是农运骨干份子的何伯刚(又名健础,解放后曾任中央民族学院办公室主任),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何健础决定陪同邓旭宾去会见毛泽东,并声称保证邓的安全。

军民诉苦大会那天,邓旭宾长袍马挂一副士绅打扮,和其他入场的群众一样,手里拿着一面三角小红旗,在何健础的引导下站在会场进口处一侧。不一会,远远看见毛泽东在一帮人的簇拥下往会场走来,何健础快步迎了上去,请示毛委员能否抽点时间会见一位一师的老同学。

毛泽东停下脚步,稍为思索了一下说,在一师的同学,酃县只有一个邓旭宾,难道是他来了?何健础回答:“正是他,正是他!

毛泽东说:“见,一定要见,他现在哪里?

“就在会场台边”,何健础回答。

毛泽东说:“走,你带我先去见见这位老同学。”

这样,就在军民诉苦大会会场的后台边,毛泽东与老同学邓旭宾见了面……

不久,邓旭宾以照顾家小回乡任教为由,辞去了县教育局长一职。据说邓回乡后还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位不公开的中村区委委员。

农民协会英烈邓澍霖

邓旭宾有个堂弟,名澍霖,是其叔邓秀卿之子,190696出生,曾就读于酃县笫二高等小学校(客家子弟学校)1925年岳云中学毕业后考入湖南省甲种工业专科学校,同年经夏明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中共湖南省委派他到广州“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学习结束后参加北伐军,任北伐军第二军某营政治指导员。1926年秋奉命参加武汉党的代表会议,会后留任汉口少共书记。因积劳成疾,1928年回乡治病。

在乡治病其间邓澍霖与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后,参与和领导农民协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等革命斗争。但不久因本地劣绅告发,1928年冬被敌人逮捕。时任国民党政府县长肖骥怜惜邓澍霖英年有才,遂起测隐之心,慢慢放宽对其管束,还允许其妻到监室伺候和协助治病,后来甚至想将他送到外地去避难。但不幸被人上告,肖骥被冠以“通共”、“容共”的罪名撤职调离。新来的县长曹修礼立即对邓澍霖实行严刑拷打,企图从他的嘴里扩大线索,达到把酃县的共产党组织一网打尽立个“大功”。但澍霖英勇不屈,视死如归。曹修礼无计可施就于1930912月下令枪杀了邓澍霖。邓澍霖牺牲后,农会干部以其亲属为名,经多方“打点”,将其遗体运回心田村,安葬在松柏环绕的山头上。

邓旭宾对堂弟的被害,心里非常悲痛,他深知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手段,如果不想个妥善的办法将来坟墓还会被人刨挖。左思右想后,则用暗喻的手法,采用模棱两可的双关语,写了一篇纪念邓澍霖的墓志文。然后以自己的声望恭请县内鼎鼎有名的县团防局局长、县议会议长、东乡客家人孙秉文手书,再请人镌刻在石碑上。这样,共产党烈士邓澍霖的墓庐和墓志碑,通过邓旭宾巧妙的手笔和借用酃县国民党要员孙秉文的“声威”,竟躲避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三光”政策,保存至今,可见当事人的良苦用心。你若想欣赏这篇墓志奇文,那就请到中村来!

(责任编辑:骆晓会)

相关文章
2017-07-11 19:53:08
2017-07-11 19:51:27
2017-07-11 17:40:07
2017-07-11 17:38:57
2010-02-07 17:59:58
2011-11-10 10:06:07
2011-11-10 10:05:31
2016-11-15 16:50:20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