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历史人物 >> 罗泌和茶陵(一) >> 阅读

罗泌和茶陵(一)

2013-05-10 18:02:41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628


文/段立新


罗泌,字长源,号归愚,吉州庐陵田南(今江西省吉安县云楼镇田南村)人,生于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辛亥年)农历五月十八日,卒于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己酉年)农历三月十二日,享年59岁。罗泌一生不事科举而钟情于史学研究,他有感于史籍对远古史实记之零散、记之甚少,实为史学一大不足,于是,潜心研究,广采《山海经》、《竹书纪年》等多种典籍,乃至于道藏、谶纬之书亦不放过,集数十年之功,在乾道年间(1165年至1174年)撰成史学巨著《路史》。
根据《尔雅》的训诂,“路”就是“大”的意思,“路史”就是“博大的历史”。《路史》记上古三皇到两汉之间长达数千上万年的史事,共47卷,计《前纪》9卷,《后纪》14卷,《国名纪》8卷,《发挥》6卷,《余论》10卷。在史事之外,还涉及到了地理、民俗、氏族、神话等方面的内容,堪称“博大的历史”。书成之后,罗泌的儿子罗苹还特意为该书作了注。罗苹的补注与罗泌的叙述互为映衬,配合得十分默契。《四库全书总目》是这样评价罗苹的补注的:“核其词义,与泌书详略相补,似出一手,殆自注而嫁名于子欤?”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在这里据《路史》的记载来谈罗泌与茶陵的关系时,没有把罗泌父子在茶陵的考察活动及他们的记载和注解分开来叙述。
罗泌在撰写《路史》的过程中,曾经远赴茶陵(当时称“茶陵军”)。当时的茶陵有西阳、睦亲(又写作“睦乡”)、茶陵、衷鹄、康乐、霞阳、常平7个乡,行政区域包括现在的茶陵县和炎陵县。罗泌来到茶陵之后,在当时的睦乡潞水(当时写作“露水”)、康乐乡鹿原陂(就是现在的炎陵县炎帝陵所在地)考察了炎帝陵及有关炎帝的史事,作了如下记载:
(炎帝神农氏)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所谓天子墓者,有唐尝奉祠焉。(见《路史》卷十二)
小帝少也,佚名,盖为政日浅。自庆甲徕(这里不好理解。徕,有的版本写作“来”。如果写成“来”,则中间缺一个“以”字),俱兆(“兆”,就是“垗”, 就是坟墓、陵墓。这里活用作动词)茶陵。(见《路史》卷十三)
罗苹注解说:“今陵山尚有二百余坟,盖妃后亲宗子属在焉。”
露(这里的“露”既指名为“露”的方国和地名,又指露、路、潞三个姓氏)参卢之封。茶陵露水乡有露水山,予访炎陵,稽其始封。字亦作“露”,盖商周间,衍于河东北尔。(见《路史》卷二十四)
罗苹注解说: (路) 亦作“露”。路,今茶陵军露水乡有露水山,高于衡山等,初封盖在此。《元和姓纂》云封榆罔支子(支子,支系,旁系)于露。”
神农之垗,在于茶陵,而潞水之乡,潞水之山,若诸露之名,遍于茶陵、攸邑、衡潭之境,益以是知诸露之始有在于此,殷商之代,衍出上党之郊尔。书其爵土,又书其名氏,又别其种族,徒以见盛衰之不常,其重绝先王之世也。三五而来,未闻有贤狄也(狄,古代北方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据罗泌考证,狄人与露氏、路氏、潞氏同出于炎帝后裔中的露氏一支)。(见《路史》卷二十四)
罗泌父子的上述记载考证了炎帝及其家族与古茶陵(包括现在的炎陵县,以下同)的关系,表述了以下信息:
第一,自庆甲以来,有数代炎帝及炎帝家族中的人安葬在古茶陵;古茶陵是炎帝氏族部落在南方地区的一个重要活动中心。
第二,南迁到古茶陵地区的炎帝及其家族和氏族部落是炎帝榆罔氏家族的一个支系,而分布在古茶陵地区的炎帝及其家族和氏族部落,最初集中在茶陵县潞水镇以露岭为中心的地带。这一系列的史事发生在商代至周代之间。关于这一点,我稍作展开叙述。按照班固的说法,末代炎帝榆罔氏名叫“参卢”。《路史》卷十三在介绍这位炎帝时说:炎帝氏族部落在涿鹿之战后,实力消耗殆尽,无力继续承担北方地区的天下共主,被迫四散迁徙,其中有一支迁徙到山西省潞城一带,当时,这里叫做“路”。这时,黄帝轩辕氏做了一个顺水人情,“乃封参卢于路,而崇炎之祀于陈。”在古代文献中,“路”、“露”、“潞”三个字一度是相通的。这受封的一支以路地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名为“路”的方国,这个方国在周代被封为子爵等级的小诸侯国,这个小诸侯国的最后一代国主叫“潞子婴儿”。同时,这受封的一支的族众又以“Lù”为氏,发展为“路”、“露”、“潞”三个氏。《元和姓纂》叙述路氏起源时,综合上述资料,作了如下叙述:“炎帝之后,黄帝封其支子于潞,春秋时潞子婴儿是也。今上党潞县,子孙以路为氏,望出阳平、襄城、陈留、东阳、河南。”从商代开始,炎帝榆罔氏的这一支和其它支系一样,先后受到了商人、周人的挤压,被迫继续四散迁徙。在这样的背景下,炎帝榆罔氏的这一支就迁徙到了茶陵县潞水镇以露岭为中心的地带,他们以故乡的名称作为迁入地的名称,于是,便把潞水镇住地的一座山也叫做“露岭”了。这就是罗苹所说的“初封盖在此”的原因(当然,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
第三,“(炎帝神农氏)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炎帝安葬在古茶陵地区,所以,这里得名为“茶陵”。换一种说法,罗泌解释了茶陵得名的原因。但是,这种解释是不妥当的,尽管在罗泌之后,有不少人在探讨茶陵得名的原因时采用了这种意见。关于这一点,有必要进一步论证。首先,唐代方志《茶陵图经》、《元和郡县志》解释茶陵得名的原因,概括地说,即茶山产茶,以茶山为中心的村落因此而名为“茶陵”;位处茶山西麓,以茶陵这个村落为中心的区域因此而名为“茶陵”;最初的县治(或者政治、经济乃至军事中心)在“茶陵”这个区域,以这个区域为中心的县因此也叫“茶陵”。作为一个博学之士,罗泌对这两部方志并不是陌生的。罗泌有意识地回避这两部方志的记载,可能与赵宋朝廷有关,因为自北宋以来,赵宋朝廷就钦定炎陵县的炎帝陵为国家祭祀远古帝王炎帝神农氏的唯一合法场所。其次,从罗泌开始,“茶乡”成了“茶陵”的一个雅称,后人相沿成习,也以“茶乡”来指称茶陵。罗泌为什么要以“茶乡”来雅称“茶陵”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拙文《茶乡和茶乡之尾》中作了推测,这里不再赘述。我现在要补充的一点是:如此雅称茶陵,显出了罗泌的一番苦心。其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前的《茶陵州志》的编纂者在著录茶陵得名的原因时,并没有完全同意罗泌的意见。翻阅嘉靖版的《茶陵州志》,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记载:“或谓《尔雅》:‘大阜曰陵。’以其地居茶山之阴,故曰‘茶陵’。”同治版的《茶陵州志》(见卷三之《沿革》)除了沿用这种说法之外,还增录了一种新的说法:“茶之称陵,或曰:《尔雅》:‘大阜曰陵’。”以地居茶山之阴,故曰:“茶陵。”’然炎帝葬茶流传已久,自宋析置酃县,炎陵固在望也。”体会著录者的话中之话,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心理:茶陵得名的原因已经说清了,但是,既然有此一说,我们就姑且著录存疑吧。
如果单单是“就事论事”的话,我这里要说的应该已经全部说完了。但是,事情不应该如此结束,还得说一说一个话题:罗氏父子在考证炎帝及其家族与古茶陵的关系时“疏忽”了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疏忽”这个问题?
前面已经说过,炎帝及其家族和氏族部落中的一支南迁到古茶陵之后,最初集中在以露岭为中心的地带,这个地带的潞水、腰陂、虎踞等乡镇成了茶陵县炎帝传说和活动遗迹比较集中的地区。在所有的传说和活动遗迹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炎帝遗葬露岭,因为露岭地底多溶洞藏不住脉气而移葬鹿原坡的传说及传说中的炎帝墓穴,这就是潞水人所说的“天子坑”,至今还有一部分老人能大致说出它的位置。在1994年之前,炎陵县叫做“酃县”。 《酃县志》(版本不明)记载说:“茶陵睦乡有潞水溪,相传炎帝卜葬于此,弗吉,乃归栖鹿原。”这个记载与上述民间传说是一致的,可以互为印证。这就涉及到了炎陵县的炎帝陵与潞水的“天子坑”之间的关系了。在明代的《一统志》中有“古炎帝陵在县(这里的“县”指的是茶陵县最早的县治,即火田莲溪村的茶王城)西三十里”的记载,这里所说的“古炎帝陵”就是“天子坑”。罗泌父子似乎是“疏忽”了这个问题,这很可能也与赵宋朝廷钦定炎陵县的炎帝陵,为国家祭祀炎帝神农氏的唯一合法场所有关系:作为大宋治下的一介平民,是不能指认圣朝之误的。

(责任编辑:骆晓会)
















明版罗泌著《路史》







罗泌著《路史》




相关文章
2010-02-07 17:57:11
2018-01-29 22:09:44
2011-07-18 23:47:35
2018-01-29 22:07:44
2011-07-18 23:46:59
2011-07-18 23:46:05
2011-07-18 23:43:49
2010-04-18 21:52:34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