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历史人物 >> 陈梦元在醴陵渌江书院 >> 阅读

陈梦元在醴陵渌江书院

2018-07-23 11:04:38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480


                         文/陈安国        
  陈梦元(1724—1797),字春江,号体斋,攸县城关镇东门人。乾隆壬戌(1742)年, 19岁的陈梦元始入县学,应府县试列前茅。乾隆癸酉( 1753)年,陈梦元与星沙余存吾同时参加乡试,房考官管公阅看陈梦元的试卷,大为惊奇,以为是“嘉鱼替人”(意为明朝著名才子、清廉官员吴廷举再世),遂乡闱获举。 乾隆十八年(1753),醴陵知县管乐将书院从东正街青云山下迁至西山,正式命名渌江书院,特聘请陈梦元担任山长。此时的陈梦元正是而立之年(30岁),正在岳麓书院读书,因在省级考试中颇有名气,被誉为湖湘才彦。管乐欣赏陈梦元的学识,遂邀聘其为渌江书院的首任山长。
  醴陵县志有这样的记载:“陈梦元,湖南攸县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工诗古文词,与桐城姚鼐、休宁戴震、大兴朱彝尊同名于世。曾于乾隆年间两主渌江书院,前后掌教九年……渌江书院承岳麓书院讲学之风的余绪,所聘掌教山长(院长),都是一时名流。在51位有姓名可考的山长中,有进士12人,举人33人,拔贡、副贡及副榜等只有3人,其中在京城、地方任过官职者大有人在。较著名有攸县陈梦元,湘潭张九钺、罗汝怀,湘阴周锡溥,益阳肖大猷等,都有著作传世。”
  当时渌江书院对择聘山长十分慎重,其《择聘公禀》曰:“培植人材端由庠序,维持风化道在师儒。故立教惟期有方,以言教当以身教,而择师尤所宜慎,求经师更求人师。”虽然薪俸菲薄,但志于正学传人之师儒,仍热心乐于来这里传道授业。渌江书院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渌江书院位于西山半腰,三面环山,面向渌水,风景秀丽。总占地近7000平方米,规模宏敞,布局典雅。首为头门,悬门联曰“恩承北阙,道接东莱”,据说此联系陈梦元所撰。山东曲阜孔庙又称“阙里”,所以这幅门联开宗明义,点明书院与儒学及理学的直接渊源。其次为讲堂,又次为内厅。东为主敬、正谊、明道三斋;西为存诚、进德、居业三斋。东三斋建于唐李卫公祠即靖兴寺原址,而移祠寺于左阜。陈梦元第一次担任醴陵渌江书院山长的时间仅为2年。
  乾隆甲戌(1754)陈梦元进京科考,与王鸣盛(榜眼)、胡绍鼎(会元)、纪晓岚(二甲第四名)、钱大昕(二甲第四十名)同榜考取进士,此四人后来与陈梦元关系密切。陈梦元被选为庶吉士。1755年,陈梦元离开了渌江书院,来到北京,进了翰林院,在纪晓岚领导下担任《四库全书》的编纂分校工作。这期间,他因为丁忧和身体健康原因曾三次离京又还京。1775年南还,先后被邵阳濂溪书院、常德郎江书院聘为山长,时达10年。
  1785年,陈梦元再次被聘为醴陵渌江书院山长,与前一次相隔32年。这时,他已是62岁的老人了。如果说32年前他是初出茅庐,教育教学的经验尚有不足,而这次他不仅有近20年京城官宦的阅历,还有在濂溪书院、郎江书院担任山长的实践经验,可谓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贤达与学者。这年的5月11日,他在《渌上记》记述道:“潇湘水清深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摴蒱(古代一种博戏)。渌水西北流至渌浦,注入于湘。渌讵不分湘之清深以为其澄而不滓,渟洄而不一息者哉?汲者挹者饮者漱涤者盥者濯者涉者渡者,可以鉴发眉,可以洁盘盂,可以沿溯乎上,下于溪谷。葛石藤蔓藻葑,使鲜润浸衣履碧,红纷烂漫,回风云旗,恍惚间湘之上有二妃与屈大夫之灵。湘之清深有二妃之竹与屈大夫之美人公子。而渌之上,灵兮来只渌之清深。竹与公子美人兮,歌只读屈大夫《离骚》与《九歌》。美人公子乎?竹也。竹乎?美人公子也。”在生动描写了昔日的渌江清澈如镜可照人,活跃于渌江之上的人客往来热闹非凡,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之后,他浮想联翩,想到了“湘之二妃与屈大夫之灵”,想到了屈原《离骚》与《九歌》中所描写的“二妃之竹与美人公子”;继而 “窃叹屈大夫又不知寓于渌江之上,临于渌之清深。”他甚至认为屈原如果来到渌江之上,或许渌水的“清深”会清洗屈原内心的怨愤,让屈原得到一些慰藉。
  我们虽然无法看到陈梦元在渌江书院的日程工作表,但从陈梦元在渌上写下的诸多诗文中,可以窥见他在任上的敬业爱岗和教学管理上的勤勉用心。他在《渌上逢杨学博瑞赠赋》一诗中道:“频岁科目悭李杜,学礼规格议禘袷(古代祭祀之礼)。作家书满文徽徽,词翰堂升坐帖帖。资湘涟邵俱泳游,石廪天柱穷磼嶫。迩来玉貌浑未亲,飘瞥春风随步屧。泛棹渌水何澹恬,池上披襟一融洽。含情楚雨聊寄意,散帙香清玉案裛(书套)……盍各相免在日新,文章更老得心惬。事业无穷属有念,端策拂龟筮咸颊。”诗中表现了他对事业的孜孜以求,对文章的潜心用意,对书院的管理都是严格按照朝廷的“学礼规格”来实行,其自己的读书修养更是从不懈怠。
  他对书院学生的读书要求甚严,期望很高,在《渌上寄诸同学》一诗中写道:“记遍群书不记年,主人高谊我心镌。从来造士虚前席,苟可求鱼便弃筌。味入安能如啖蔗,岸遥即欲问归船。淹中柱下寥寥雨,闻说匡诗自喜联。”
  乾隆壬子年(1792)9月20日,陈梦元写了一篇《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的文章示渌江书院诸生。这篇文章通过列举禹、稷、契、皋陶、伯益等五人辅佐舜帝治理天下,强调“才德并重”的人才观,并通过“舜尝历试诸艰,故明达为最大”的治国经历,教育渌江书院诸生“劳勤心力”“顺天地之纪”,方可“敦敏聪明”。要求书院诸生应“先正规矩,谨守之”。
  陈梦元在渌江书院写下的《课诸生》一诗,寓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于一体,涵盖着丰富且深刻的思想内涵:
  苍凉出朝暾,照槛射高栋。四座秋气深,微香寒花送。攻文吾徒乐,固学成章重。摘义自瑟僩,怀古见伯仲。杂家道可观,利涉泥所恐。岂不在穷经,出门在致用。圣人秉明哲,元后实天纵。儒生爱陶钧,讨论得折衷。愿毋袭虚渺,率尔矜磨砻。荡平皇极归,敬慎德隅颂。有闻善相示,有过知乃讼。璠玙自莹然,玉汝他山共。
  剖析这首五言律诗,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学习与借鉴:其一,专心致志读书,皓首“穷经”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 “岂不在穷经,出门在致用”。这句诗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书院教育、诸生读书的目的是“经世致用”。“出门在致用”非常形象地反映了学生求知走出“院门”即可用于社会,有一种时代的紧迫感。陈梦元将这条作为校训,要求诸生“谨守之”,是一种高瞩远见。其二,读书攻文要有乐趣。“攻文吾徒乐,固学成章重”强调的是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寓学于乐的教育教学观念。在和美的环境与愉悦的心境中完成学业。其三,读古人之书要善于明晓精义。“摘义自瑟僩,怀古见伯仲。”“瑟僩”即庄敬宽厚。读书可以使胸襟开阔,陶冶性情,使人变得庄敬宽厚。读古圣贤书,与古圣贤为友,可以成为圣贤人。这是陈梦元从读书的深度向诸生提出的要求。其四,博览群书,要善于博采众长。“杂家道可观,利涉泥所恐”。阐述的是读书要“杂取种种”(鲁迅语),不拘泥于一家,不局限于一时。陈梦元的学问也是通过“杂家道可观”而获取的,所以他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局限于“儒术”一家。这是从读书的广度对诸生提出的殷切期望。其五,求真务实,勤奋苦练。“愿毋袭虚渺,率尔矜磨砻。”这是对诸生一种求真务实、勤奋苦练的学风与文风要求。“圣人秉明哲,元后实天纵。”陈梦元认为,圣贤哲人的理论是苍天赋予他们智慧的头脑和身体力行而形成的。“儒生爱陶钧,讨论得折衷”。“陶钧”比喻治国的大道,“折衷”即调和各方面的意见使之适中,用中庸之道教诲学生要懂得兼容并蓄。其六,互相砥砺,互相切磋。 “有闻善相示,有过知乃讼”。学问是在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批评的过程中完成的。闻过则喜,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玉汝他山共”一句是“他山之石,玉汝于成”的浓缩。也是讲借助他人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帮助自己成功的道理。其七,注重道德修养,虔心敬重“慎德”。“荡平皇极归,敬慎德隅颂。”“荡平皇极归”是摘引宋朝诗人熊禾《观洛行》的诗句:“ 在道久分要统一,皇极一建趋荡平。”这虽是站在帝王治理国家的高度言以德治国的重要意义,同样也是每一个学生为人处世的圭臬。应该说,这是作为山长的陈梦元对诸生的苦口婆心的诚恳忠告。
  在第二次担任渌江书院山长的7年中,陈梦元遭受过老年丧子的悲痛。儿子陈畹在家乡攸县患重病久治无效,这成为他萦绕于怀的心病。醴陵与攸县虽相隔不远,可是他不能常回家看望,只好用诗文表达自己的牵挂与思念,在《得家书再示畹儿》的诗中写道:“维鱼入梦水中潜,吉语闻同妙药兼。桂老烹煎知性辣,家贫匄贷向人甜。我才不挂能青眼,醉态或狂张怒髯。昆季笑啼差足慰,唫(闭口不言)成颠倒秃毫拈。”不久,畹儿病逝,年仅20岁,这对年逾花甲的陈梦元来说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儿子常常在梦中与他相见。这种哀子情怀在《渌上念畹儿》《自渌还攸途中念畹儿》等诗中亦可见一斑。他将这种人生最大的哀痛埋藏进心底,依然尽心尽力、勤勤恳恳服务于渌江书院,直到任期结束。
  陈梦元在担任渌江书院山长期间,除了管理书院、主讲课程之外,还参与一些社交活动。如参加朱子生辰祭祀活动和祷告城隍神活动,并写有《告醴陵城隍神文》《祷风神文》。他与城南书院的杨宗岱山长很有交情,有十几首诗相赠。他与醴陵的文化名士也有交往,并留下了诸多序言、墓志铭和诗篇。如为鄢画村先生写过《故明经鄢画村先生墓志铭》,为彭植三写有《赠彭植三》,为张蔚齐写过赠序《赠张蔚齐序》,为赵贵览写有《双寿诗为赵明府封翁作》,为杨瑞写有《渌上逢杨学博赋赠》,为汪辉祖写有《王徐两太孺人双节诗为汪明府作》等。另有《渌上讲舍赋雪》《渌上九日有感作》等40多首,这些诗文都收进了他的诗文集《春江诗集》。陈梦元与醴陵名绅多有交往,并流下了一些碑文墨迹。2010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醴陵市黄泥坳街道办事处华塘村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一块清朝乾隆年间墓志石碑,墓志主人为醴陵清朝名绅彭之冕之子彭拱岩,这份碑文就是陈梦元撰写。据悉,墓主人彭拱岩家族显赫,数代为官。其父彭之冕是醴陵历史上有名的乡绅,他为纪念其母修建的袁氏牌坊至今保存完好,是醴陵仅存的唯一一座古牌坊。墓志详细记叙了彭氏家族情况、陈梦元与彭拱岩交情等情况。
  清乾隆御史、书画家钱沣在《春江文集题后》中评价陈梦元“专力教授学徒,以著述为楷模。日锻月炼,不主故常,古所谓与年而俱进者,岂独以其识哉。其声音色泽,亦且与之俱异,如良木之在深山,经历百千岁,其轮囷盘魄,郁屈支离,有自极其所之而非可意为之妙,亦不独以其坚实强韧、无复满溢槁暴之患为能也”。从陈梦元两次主讲渌江书院的情形看,这种评价是非常中肯恰切的。
    (责任编辑:骆晓会)
相关文章
2011-02-05 13:34:23
2012-04-27 08:29:49
2011-02-05 13:32:49
2012-04-27 08:29:10
2017-07-13 10:39:39
2014-08-10 09:34:16
2014-08-10 09:33:43
2014-08-10 09:32:12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