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薛刚
从明、清两代《茶陵州志》来看,茶陵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知州”为清一色的外省人,任期长短不一。据“官守”记载省藉与任期可列出其表:
明清茶陵知州省藉统计表(表中数字为人数)
朝 省 明 清 朝 省 明 清 朝 省 明 清 朝 省 明 清
江西 8 12 辽宁 0 2 山东 5 5 福建 3 1
河南 3 6 安徽 3 3 山西 2 5 云南 1 1
四川 9 2 陕西 3 4 广东 4 3 广西 1 1
浙江 4 11 北京 1 6 湖北 0 7 贵州 2 2
江苏 7 6 内蒙 0 6 甘肃 1 0 河北 1 2
黑龙江0 1 蒙古 0 2 上海 3 0 不明 1 24
合计 72 112
明清茶陵知州任期统计表
任 期 3-5月 1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 不祥
朝代与人数 明 3 12 14 8 8 6 7 5 1 1
清 6 35 21 13 7 4 3 1 1 1
外省官员如何到茶陵,只能从“循良”“宦绩”“驿站”(含十里一铺)中见到一些概况:官员接到“诰命”后,在本地附近“驿站”乘“驿马”向茶陵方向奔赴。从清同治九年(1870)版《茶陵州志》所绘“州境城铺都分墟市全图”和所设驿站看,进入茶陵分为西、南两处入境。西路从攸县入境,经珠玑铺、蓼塘铺、黄石铺、寒婆铺、文坊铺、山口铺,到达设于“州治”(衙门)附近的“总铺”;南路从安仁入境,经茶陵砻下铺、官铺、大乐铺、界桥铺、头铺,到达茶陵“总铺”。这些“铺”名,除“黄石铺”“官铺”“头铺”延至今外,其它很难考证今地。
同治版州志上有详细“上任”记载,礼仪十分烦琐。“凡新官到任先住崇福寺,谓之宿山”。(崇福寺在“总铺”附近。“宿”,守也;“山”,茶陵为山坵之地,即奉旨为朝廷守卫茶陵)。在此,候择吉日举行“上任”典礼,以示正式进入州署(衙门)主持州政,其程式如下:
新官着朝服(礼服)乘轿经州署“头门”入内,至“仪门”下轿,按司仪:行大礼 “祭仪门” “升堂”(进入大堂)接受“排衙”(州署陈设仪仗,全署官员依次参谒长官);之后行“拜印”大礼“易公服(官服)升座”后有:“开箱验印”(包括“签押”“纳入印箱”“印升架”);接受“叩贺”。最后“新官入内谒灶”(为古代“五祀”之一祭灿神,在任期间新官在此起居生活)。次日入文庙“谒圣”、“率僚属”至“明伦堂”行大礼后,“令礼生宣讲圣谕、训饬士子文;令诸生讲书,照例优奖”。最后“以(依)次各庙行香”,才能“择日阅城,定期放告”。“阅城”为检阅城池安全,古代筑城是为保护地方政权合法性和全城官民安全。“放告”,为发布告示,定每月初五、初十日悬牌,让有冤屈之人到州衙击鼓告状,知州直接受理案件、审理、判决。
新官上任后,是为正式主持州政,按“封印”与“开印”之规定,有两种情况。一是知州卸任,即行“封印”,新官上任才再“开印”;二是年终休假,按清制为岁末“封印”,停止办事,至次年正月中旬才“开印”,开始办事。茶陵州志记载的每年农历十二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四天内照例“封印”,次年正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开印”。至于外省知州任期内的平时生活,从卷十六“循良”(循礼守法之官吏事迹)篇所记明20位、清18位官员的事迹来看,少有记载,仅清涉及二人。“史应选,浙江秀水人,……与民不扰,常单骑履勘,民献蔬菜果酒却之,买二鸡蛋以自供。卸事交盘,剩驴脚、簟席、银两,召各里长给还之,耗银岁计二千两,公仅余八十两,仍合储库备公用”。“高上桂……云南进士……莅任拏幼孙一人以从。征饷减耗火漕米无存留浮收,勘验单骑减从,役夫按日发工食钱,不扰累事主,……耆老接见,必问事有不便于民者否……寿终于署。子,任江西进贤令,闻讣扶榇归,曩槖肃然”。可见异省官员来茶,在任期间很难回家,一切私人开支自理,担任朝廷命官也不是件易事。
(责任编辑:钟莹峰)